1949年1月,创刊伊始的《沪剧周刊》举办了“沪剧皇帝”评选活动。虽然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上海民众对于沪剧这一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热情丝毫不减。在这一次评选中,34岁正值盛年的解洪元荣登“沪剧皇帝”,这一称号也整整陪伴了他一生。
试将新火煮新茶
将一辈子奉献给沪剧事业的解洪元并非出生梨园世家,投身“沪剧圈”纯属“意外”。14岁那年,孤身一人从上海来到苏州的解洪元偶然看了草台班的一场京剧演出,被台上的表演所打动,遂拜花脸演员杨奎官为师。这一段短暂的京剧学艺经历,也为他之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不久后,解洪元拜在申曲名家侯国廷门下,之后又跟随申曲名家夏福麟。三四年间,跑遍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嘉兴各个码头,逐渐成长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沪剧艺人。1937年秋,解洪元在上海演出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改编的《银宫惨史》。剧中,解洪元饰演王子哈姆雷特,他大胆创新,设计了“太子哭坟”的新唱腔,一时风靡上海滩。
“创新”,是贯穿解派艺术诞生、发展的关键词。而这种创新,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解洪元的创新,一源于传统,二源于生活。三个月短暂的京剧学习生涯,使解洪元拥有了一笔其他沪剧演员没有的财富,解派唱腔中就运用了不少西皮二黄的元素。除了京剧外,评剧、锡剧等剧种的曲调长处也被解洪元吸收,加强了唱腔速度节奏的变化,注重音调与音量的相辅相成和唱腔的整体布局。
解派的另一个创新源泉,就是现实生活。早在解放前,解洪元就非常注重排演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上海屋檐下》,以及他自编自演的《皆曰可杀》、《镀金少爷》等皆属此类。解放后,为宣传新颁布的《婚姻法》,沪剧排演了提倡自由恋爱的《罗汉钱》,此剧还被拍成电影。解洪元扮演一个疼爱女儿,却固执保守的父亲——张木匠。在沪剧传统戏里面,小生也好、老生也好,富商也好、书生也好,都有一定的程式可以借鉴。但张木匠这类人物,在过去的沪剧中还真没有过。为此,解洪元深入农村,去体验农村小手艺人的生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农村生活之后,他终于抓住了诠释张木匠这个人物的关键。
千人千面不雷同
演什么像什么,是解派艺术的特色之一。解洪元塑造的人物,可谓“千人千面”演哈姆雷特,就是年轻英俊的王子,演陈天民,就是机智沉稳的地下工作者;演《借黄糠》中的“李俊明”,活脱脱又是旧社会一个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贫苦老人。不仅演正面形象、演主角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年龄感、生活状况和性格。演配角、反面人物,解洪元也总是能在有限的表现空间中,迅速而准确地抓到人物的特点,不仅为全剧增色,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洪元的女儿谢惠芳曾在回忆文章中提到这样一件往事。沪剧电影《星星之火》拍摄时,解洪元饰演的是剧中反派角色——日本大班。当时,解惠芳还在上小学,学校组织学生观看这部电影。看电影前,年幼的小惠芳兴奋不已,到处向同学炫耀:“这个戏是我爸爸演的。”没想到,电影一开场,解洪元演的日本大班就“激起了民愤”。散场之后,不少同学跑到解惠芳面前,指责她“你爸爸怎么可以这么坏?你也是坏人”。还有她的好朋友表示要和她“绝交”。为了这件事,解惠芳还和父亲闹起了脾气,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肯和解洪元说话,令解洪元哭笑不得。孩子们是单纯的,他们往往不能分辨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区别,但这也恰恰说明了解洪元的成功表演有多么逼真。
《星星之火》解洪元饰日本大班
珠联璧合心曲随
1953年,上海人民沪剧团成立,聚集了当时上海滩众多沪剧名家和流派创始人。其中,丁是娥、解洪元是一对令人称羡的艺术伉俪。《罗汉钱》中的小飞娥与张木匠、《雷雨》中的繁漪与周朴园。丁派表演细腻而富有层次感。解派则是自然潇洒,又不乏爆发力。两人在台上一柔一刚,相互互补,创造了一出又一出经典剧目。
他俩虽然生活中相亲相爱,但只要一涉及艺术问题,都丝毫不肯退让。1962年,解洪元夫妇同台演出《雷雨》。为了这出戏,夫妻两人没少争论。曾经在家研读剧本的时候,为两个人物该如何定位争执不已。到了排练场,常常也是排着排着就争论起来,两位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一样的急脾气、直肠子,经常把边上的演员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艺术火花的碰撞往往能激发出完美的作品。更可贵的是,这样的争论并没有影响夫妻感情,且艺术间接也在争论中获得共鸣。《雷雨》也在一次次争论中成长为沪剧舞台经演不衰的经典。
《雷雨》解洪元饰周朴园,丁是娥饰繁漪
61年《雷雨》剧组
化作春泥更护花
提起解洪元,无论是已入耄耋之年,曾和解洪元同台的老演员;还是如今沪剧舞台上的中流砥柱,曾经受教于解老师的青年才俊,都对他赞不绝口。而这种发自内心的赞美,很大程度来源于解洪元对于搭档、晚辈的关心和无私提携。“沪剧皇帝”在台下不仅毫无架子,而且甘为春泥,培育新花。
沪剧界曾受惠于解洪元的演员不在少数。1958年,上海沪剧院排演现代沪剧《芦荡火种》,该剧讲述抗战时期,郭建光等18名新四军伤病员在地下党员阿庆嫂掩护下与胡传奎和刁德一的“忠义救国军”进行的斗争。当时,《芦荡火种》是作为重点打造的剧目,聚集了全院的力量。作为“头牌小生”的解洪元理所当然地成为男一号郭建光的扮演者。1963年,该剧进京演出,解洪元的郭建光也是大获好评。然而,回到上海后,为了培养接班人,解洪元主动提出将这个角色让给了青年演员张清,而自己则改演剧中出场机会并不多的陈天民。排演过程中,解洪元一方面认真琢磨塑造自己的角色,同时还给张清的表演提供了不少帮助。而陈天民在剧中的一段《开方》,唱腔沉毅舒展,张弛有度,成为全剧的亮点,直到今天还在被广泛传唱。
解洪元形象好、悟性佳,解派唱腔宽洪醇厚、豪放壮美。解洪元似乎生来就是一位受上天眷顾的“沪剧皇帝”。然而,命运之神并非总向人展露慈祥面目。1978年,刚经历了十年浩劫,在舞台上抓住最后青春的解洪元不幸患上了声带癌,这对视艺术为生命的解洪元而言,无疑晴天霹雳。切除声带之后,解洪元只能遗憾地告别舞台。但是这也丝毫没有消减他对于沪剧的热爱。患病期间他还是一样教导着他的学生们唱戏,为74届沪剧班(茅善玉、孙徐春这批学员)上课。著名解派传人汪华忠对此感触颇深。他是解洪元老师家的常客,一有重要演出,或是要排新剧目,都会上门向老师讨教。而这时,解洪元也总会拖着病体,一遍遍为学生示范,微弱的发音结合着肢体和文字传授要点。如今,汪华忠还在为沪剧艺术的传承认真耕耘,对他来说,这也是报答师恩最好的方式。
解洪元与家属合影
江水不竭艺常新
1990年12月7日,解洪元与世长辞,按照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入了黄浦江。这位享有盛誉的“沪剧皇帝”选择了用一种最朴实而深沉的方式,回归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解洪元留给我们的,有那些至今在沪剧舞台上常演常新的经典剧目和角色;有高亢铿锵的“解派”唱腔及表演艺术。解洪元,留给今日沪剧乃至整个传统戏曲界的更宝贵的财富,或许是他那种为时代而创作、为普通百姓而创作的精神。
无论是解放前改编莎翁名作,尝试全新的演唱方式;排演时事剧,大胆反映现实;还是解放后尝试农村题材、塑造反面人物。解洪元的每一次创新、尝试都不是贸然的举动。对他而言,舞台上扮演的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但故事背后反映的社会、人生却是真实的。也许,正是因为心中装着百姓,眼中关注着时代,才有了广受人们喜爱,从不落伍的解派艺术吧。
今天,当我们被那些经典人物一次又一次打动的时候,难道不应该更为老艺术家的这种精神所感动吗?这,也是解洪元先生留给今天年轻的沪剧工作者最宝贵的财富。
敬请关注沪剧院微信/微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