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流派竞纷呈

沪剧出身于山歌小调,是一种从歌曲发轫、演变而来的戏曲剧种,从“东乡调”、“西乡调”到“本滩”、“申曲”,这些名称都与音乐、歌唱密切相关。在沪剧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视“唱”为生命。

上海开埠以后,城市经济日趋繁荣,花鼓戏在清廷查禁和城市诱惑的双重力量下陆续进入城区。在经受了一段流落街头、四处卖艺的艰苦生涯后,终在茶楼、书场站住脚跟,进入了本滩时代。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获得进入游乐场演出的机会,在与各路戏曲剧种的交流融合中不断丰富发展自身唱腔。

对于原有“长腔长板”,本滩艺人不断进行加工、丰富,使之从上下两个乐句对仗的单一结构,演变成为具有起腔、平腔和落腔组合的复式结构,从而拓展这种基本调的旋律感和表现力。与此同时,本滩艺人开始借鉴、吸收其他滩簧剧种的曲调来充实自己,特别是对方言较为接近的苏滩借用更多。比如苏滩的“太平调”被用于本滩《庵堂相会》中的男女对唱,改其名为“阴阳血”,后在此基础上创出“反阴阳”,“柴调”被改为“迷魂调”,“费伽调”改成“汪汪调”……而“绣腔”干脆连名称也不换,直接搬到本滩之中。另外还有取自苏州文书的“玲玲调”、取自徽剧的“拨子调”……外来曲调的广泛采用、不断打磨、持续更新,让本滩迅速丰富了自己的唱腔系统。于是有人将滩簧腔称为沪剧的“第二基本腔”。

唱腔的丰富、曲调的多样,直接催生了个人演唱风格的兴起,出现了以邵文滨、施兰亭两人姓氏命名的两大唱腔流派。邵文滨擅唱《十八押》《辕门赋》等剧目,前者以“三角板”为主,节奏明快,清新流畅;后者以“赋子板”为主,由缓渐紧,一气呵成。邵文滨的唱讲究吐字清晰,音韵丰厚,对于节奏的把握和处理则较为缓慢,从而形成了软糯、儒雅的演唱风格。

施兰亭演艺精湛,生旦丑行皆能,尤擅正生与老生。他为人厚道,处世温和,艺德高尚,被人尊称为“兰伯伯”。施兰亭的唱润泽明亮,爽朗刚健,与邵文滨相比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采。邵文滨、施兰亭既是本滩的两位名家大师,又是沪剧演唱流派的开山鼻祖。此后但凡沪剧生角的流派唱腔,无论千变万化,都可归于二人的渊源谱系—即“不归于施,即归于邵”。

申曲时代的著名男角筱文滨,原名张文俊,17岁时拜邵文滨为师。通过勤学苦练和尝试摸索,筱文滨继承了邵文滨的“道士腔”,又据自己的嗓音条件作了调试,逐渐形成自己的“文派”唱腔。在长期演唱生涯中,筱文滨不断吸收其他剧种名角的演唱精华,如将京剧“谭派”的润腔、京剧“马派”的咬字、评弹“俞调”“一字九转”拿来为我所用,还细心揣摩中华诗文的吟诵节奏、声调,终使“文派”发展成为一种既潇洒舒展、又醇厚柔和,讲究音韵且富有书卷气的演唱风格。因此,筱文滨及其班社的演出被称作“儒雅申曲”。

筱文滨主演《陆雅臣》,将一位堕落公子的悲惨遭遇演得真切动人,尤其是一曲《叹五更》,他用“文派”唱腔将陆雅臣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心态揭示得入木三分。比如唱到“得着一只凤凰鸟”时,筱文滨另辟新径,将“凤凰鸟”的转腔节奏放慢、拖长,一字一拍且带哭音,既表现了人物追悔莫及的心情,又不失世家子弟的风度。

堪与“文派”唱腔功力悉敌、平分秋色的,就是施春轩开创的“施派”唱腔。施春轩的唱腔源于他的伯父施兰亭,学有所成后,又根据自身条件作了发展。“施派”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刚柔相济、节奏明快;白工注重抑扬顿挫,字字清晰,声声入耳。与以“糯”见长的“文派”唱腔相比,“施派”唱腔更为清脆、爽朗,听来如同品尝檀香橄榄,吃时松脆爽口,吃后余味无穷。施春轩戏路十分宽广,享有“全才”美誉。他不仅精通小生、老生,而且擅演丑角;演悲剧能催人泪下,演喜剧又让人笑痛肚皮。施春轩善于观察社会生相,并将各自的典型特征融入表演之中,从而一针见血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演浪荡公子陆雅臣赌输回家的场面时,主角向来的演法都是在腰间束根草绳以示穷愁潦倒。施春轩却认为陆雅臣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公子,即使再穷也不会丢这个面子,因此取消了草绳。《陆雅臣》中原有句唱“稻柴园里簌生能”,意为在稻草窝中躺了一夜。施春轩认为这与人物性格身份不符,改唱为“那旁来了陆雅臣”,同时故意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势,显出陆大少爷的昔日气派;接着又在妻子面前颐使气指,从而将一个打肿脸充胖子的败家子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筱文滨和施春轩各自创办了申曲时代两个最大的演出团体—文滨剧团和施家剧团。作为各自剧团的主演和当家人,他们不仅显示出迥异的演唱风格,而且据此呈现出各自的剧团演艺风格,更是引领和带动了许多有思想创意、有演艺实力的演员更加重视个人风格的发挥、形成和发展。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变异、优化,新的唱腔流派不断涌现、逐渐成形。当申曲时代进入沪剧时代,也即“西装旗袍戏”的鼎盛时期,各种演唱流派可谓纷呈多姿、争奇斗艳。解洪元师从申曲名家侯国廷,他的嗓音宽宏醇厚,加上早年学过京剧,将京剧的唱作功夫融入申曲表演,因此动作节奏分明,说白抑扬顿挫,形成了豪放、壮美的演艺风格。在根据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改编的《银宫惨史》中,解洪元设计的新腔《太子哭坟》风靡一时。1949年1月《沪剧周刊》在观众中发起“沪剧皇帝”评选活动,解洪元获此殊荣。

邵滨孙师从筱文滨,是“西装旗袍戏”时代的中坚演员,曾先后主演过《秋海棠》、《骆驼祥子》、《叛逆的女性》和《大雷雨》等。邵滨孙深受周信芳“麒派”艺术的影响,拜周为师,重视角色形象的塑造,唱腔高亢激越、刚直奔放,表演真切自然、质朴传神。

王盘声师从申曲名家陈秀山,由于长期在文滨剧团演出,深受筱文滨“文派”唱响影响,并作出了新的创造。王盘声以《新李三娘》中的《刘智远敲更》和《碧落黄泉》中的《志超读信》两段演唱而声名鹊起,他的唱腔善于通过旋律、节奏、速度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人物感情的细微变化,吐字清晰而又潇洒飘逸,细腻而又舒展大方。

也就是在这段时期,沪剧的女声唱腔流派也开始出现。筱月珍原名叶月珍,曾在17岁时拜本滩艺人曹掌生为师,又先后受到孙是娥、沈桂英等申曲名家的指点。筱月珍拥有一条好嗓子,咬字清晰,铿锵有力。通过与筱文滨的长期合作,筱月珍逐渐形成了一种嘹亮刚劲、质朴纯真、节奏分明,时而略带乡音韵味的独特唱腔,人称“刚腔”。每逢筱月珍演出时,剧场门外总会聚集起不少黄包车夫,这是因为他们在场外,照样能将筱月珍的唱听得一清二楚。

王雅琴原名洪根娣,8岁开始便随本滩名家王筱新学艺,16岁时正式登台,在《铁汉娇娃》、《魂断蓝桥》和《碧落黄泉》等剧目中扮演女主角,还曾主演沪剧史上的第一部电影《贤惠媳妇》。王雅琴扮相端庄秀丽,嗓音清亮明媚,表演注重真情,尤其是文静亲切、幽雅圆润的唱腔别具神韵,征服了大量观众。1937年友谊电台发起一个征集听众评选“申曲皇后”的活动,王雅琴当选“申曲皇后”,一时风传沪上。石筱英本姓潘,自幼父母双亡,9岁开始跟随申曲艺人石根福、石美英夫妇学艺,16岁正式登场,主演《黄慧如与陆根荣》、《阮玲玉自杀》《叛逆的女性》《大雷雨》和《杨乃武与小白菜》等。石筱英的唱腔自然柔和、优美清新、韵味醇厚,自成一派。

顾月珍13岁拜师从艺,在《空谷兰》一剧中以演唱《良彦哭灵》出名,又在《西太后》、《红楼梦》和《甜姐儿》等剧中扮演重要角色。顾月珍的演唱清新隽永、柔中有刚,其代表曲目为《西太后》中以“反阴阳”演唱的《冷宫怨》,影响深远。在这一时期的沪剧女演员中,丁是娥、杨飞飞、汪秀英和筱爱琴技艺日升,风格初显,在稍晚的上世纪50年代逐渐成形、成熟,并以各自的代表作呈现在舞台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12月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