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剧众多流派中,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所开创的王派拥有很大的影响力。王派的声音形象潇洒大方、老少咸宜,符合最广泛的大众审美观,类似越剧小生中的尹派、京剧青衣中的梅派;王派的戏路也比较广,从稚嫩少年到成熟男性、或痴情专一或浪荡不羁的多种形象都能胜任。不仅沪剧小生出现“十生九王”的局面,目前沪剧舞台上的大多数常演剧目,男主人公的唱腔也往往以王派为主。王盘声为沪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分析王盘声的艺术经历和王派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示。
最初学戏时,文滨剧团集中了当时申曲界一批最优秀的演员,王盘声在其中毫不起眼。有长达五六年时间他没什么戏演,只能大量观摩前辈同行的演出。正是这段时间为王盘声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戏基础,似酿酒时漫长的“发酵期”,“王派”就是这样耳濡目染,浸润而出。
将王盘声视为沪剧的革新家并不为过。王盘声原本师从高亢脆亮的“施派”,但他自己更偏爱“文派”的儒雅柔糯,因此他的唱腔受“文派”影响更大。演《刘智远敲更》时,王盘声感觉原有的唱腔似乎还不足以表现刘智远孤身流落异乡、思念亲人的悲凉苦闷,就对板式作了重新处理,放慢节奏、丰富旋律,上台一试,大受欢迎。由此可见,流派是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而产生,是结果而不是目的;流派以“流”为生命力,不可为流派所拘束。
王盘声始终强调在台上要演人物,我们说王盘声等老一辈演员有设计唱腔的能力,并非仅指音乐的创作力,更在于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找到合适的技巧手法去表现。从人物出发,只要不离其宗,尽可万般变化。著名沪剧老生演员汪华忠,虽然根据自身嗓音、形象条件主工解派,但内心始终更钟情王派,在塑造一些比较年轻的人物形象时,就会在唱腔中巧妙融入王派的因素。
沪剧的特点在于自然和生活化,既富于美感,又不露痕迹。王盘声曾这样教导后辈——沪剧要“说得像唱,唱得像说”,此言揭示了沪剧韵味的关键。唱,看似轻轻松松地随口道来,吐字运腔却蕴藏功力。然而现在沪剧舞台上一些新编戏的唱腔正日益丢失自然的日常表达状态,不再像“说话”。演员往往煞有介事地拉开架势,仿佛在宣告:“要唱了!要秀高音了! ”这就陷入了“为唱而唱”的怪圈。上海方言本已富于韵律,沪剧念白更是充分发挥了方言的音韵美。 “文革”期间,王盘声曾主演过根据京剧演出本改编的 “样板沪剧”《红灯记》,以交响乐伴奏,曲调几乎完全依照京剧,但经王盘声的处理,观众听来,仍然觉得他演的是沪剧,这就是方言的魔力。而在上海话里有大量鲜活生动的独特用语,植根于上海文化,是沪剧不可替代的元素。离开了这些独特表达,即便字正腔圆,也像隔着一层,味道就没有了。
图为王盘声与戏曲界后辈在一起交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