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网消息据<<大公报>>记者 张帆报道: 相比京崑越,沪剧属于一个小剧种,谈起这次能够登上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文艺演出的舞台,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很高兴,她在办公室接受访问,笑着向记者强调,演出只有四分钟左右,但这是“不能小看的四分钟”。一来是为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盛事而唱,二来作为一个地方戏曲演员,这也是推广本土文化的一个难得契机。在她看来,每一次的演出活动,都是一次机遇、一个载体,能让更多人认识和喜爱沪剧。
语言非赏剧障碍
沪剧,顾名思义是用沪语演绎的戏曲,也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剧种。茅善玉介绍,前些年,上海沪剧院曾多次赴港演出,对香港戏迷的热情仍记忆犹新。在她印象中,香港有很浓的戏曲欣赏氛围,加上有很多港人祖籍江浙沪,所以每次演出都会有不少“老乡”捧场。
在香港演出时,除了著名的折子戏唱段,上海沪剧院的很多经典保留剧目也都曾整场演绎,如《雷雨》、《杨乃武与小白菜》、《庵堂相会》、《罗汉钱》等等。对他们演员来说,也期待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在港的老上海人听一听乡音,一解思乡之情,或许还能萌生返乡一睹家乡变化之念。
茅善玉说,此次赴港挑选的节目自己很满意。是选自沪剧《敦煌女儿》中的著名唱段〈守望理想〉。这部原创大型现代剧主要描写了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从上海小女孩成长为敦煌学大家的传奇人生。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每逢在喜庆的场合演出,沪剧的曲目通常就是《罗汉钱》中的〈燕燕做媒〉,取其欢快。但茅善玉认为,不能总是“老调老唱”。她向记者介绍,〈守望理想〉不仅旋律很优美,其中的曲调、韵味又带有明显的沪剧特徵。虽然《敦煌女儿》是近几年的新作,但这一唱段已被沪上很多戏迷熟悉和传唱,希望这“新调新唱腔”经过更多的传播和打磨成为新一代的经典。
茅善玉还有一个观点,因为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一个戏曲剧种并不可能被所有观众熟悉,但却会因为一个唱段、一齣戏而获得更高的知名度。有些观众可以不知道沪剧,一生也不会完整看上一齣沪剧,但却会爱上一段演唱,一位演员的表演。因此,作为演员的她就是想从小小的一段唱开始努力。
推陈出新“守望理想”
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沪剧,从上海浦东的民歌乡调逐渐发展到江浙沪地区一个流行的剧种,经歷了近二百年的沧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鼎盛时期,江浙沪一带的沪剧团遍地开花,甚至几岁的孩童都能随口哼上几句经典唱词。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带来娱乐文化活动的丰富,人口大量流动导致沪语的式微,种种原因让沪剧逐渐萎缩。
在沪剧不景气的时节,上海沪剧院几乎是硕果仅存的专门院团,茅善玉也是少数在艰难中坚守的艺术家之一。她认为,沪剧有其独特的价值,就像老上海的“活态”博物馆。上海这座城市始终在日新月异,这里的建筑、文化形态、市民生活形态乃至语言都不断在变化,以至于要一窥沪语最初的风貌、沪人过去的生活状态、老上海的文化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一切都可以在沪剧舞台上找到。“沪剧承载着上海的城市记忆”。
自担任上海沪剧院院长开始,茅善玉还一直在思考沪剧的传承和创新。她为记者归纳出十八个字“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她说,在题材上,沪剧基本以现实主义为主,这为新剧创作带来了难度。但因其很强的包容性,不少世界名著名剧一经改变成沪剧,也能成为新的名作,如《魂断蓝桥》、《蝴蝶夫人》、《大雷雨》、《寄生草》等等。同时,一些已有的经典,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修改和补充,否则就容易与时代脱节。
还有一件工作是茅善玉十几年常抓不懈的,就是人才的培养。她回忆,任职之初可谓焦头烂额,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没有人,特别是符合条件又愿意学习沪剧的新人很少,两年才招到二十八个人。茅善玉说,对于他们的教育可谓不遗馀力,包括她在内,沪剧院的名家都愿意手把手传艺,也不吝啬给他们登台的机会,使得他们在艺术上更快走向成熟。如今,这批九零后已能撑起沪剧院的台面─这几年推出的大戏几乎都是他们唱主角。如刚刚在台湾演出大获成功的大型歷史剧《邓世昌》,如果没有这些新人是很难撑起来的。
明年,新一批二十八个新人又将结束实习正式进入剧院。在茅善玉看来,他们都是沪剧未来的希望所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