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陆锦花创立。陆锦花师承张福奎,又受马樟花影响,熔铸吸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艺术。擅长扮演儒生、穷生、巾生。她的演唱不尚华丽,不喜雕琢,朴实清丽,自然流畅,其塑造的艺术人物有《珍珠塔》的方卿,《彩楼记》的吕蒙正,《盘夫索夫》的曾荣,《劈山救母》中的刘彦昌,《情探》的王魁等。代表性唱腔有有《珍珠塔》中的"前见姑"及《劈山救母》中"宿庙题诗"等。她的曲调没有大幅度的跳跃,很少用高音,不以气势取胜,却以清晰明丽见长。其中,最能体现陆派唱腔特色的主要有:一、清板平而不呆,稳中有变。陆派唱腔唱腔善用清板,几乎每曲必"清",且板眼清楚,行腔稳准。她的清板,旋律都在中、低音区进行,上句大都通过低音6与5推到低音3,下句大都落到低间5音。平稳的行腔,常常通过上下句旋宫换调的手法形成变化。二、落调简朴大方,韵味淳厚。陆派的落调,具有巧而不花、简而韵长的特点。一般以落"低音5"音的尾腔较多,在情绪激动、活跃的中板中,也使用落"1"的尾腔。三、吐字清晰遒劲,润腔委婉柔顺。陆锦花的嗓音柔和,发声常用鼻音和后脑音,配合补充喉音。在运气上调和通顺,故而其演唱窄而能远达,即使坐在剧场最后一排,听了也字字清晰,顿挫分明。
陆锦花的艺术表演风格,具有温文儒雅、真切动人的特点,她擅于准确生动地运用各种舞台表演手段,来刻划人物。一招一式,一举一动,虽朴素淡雅,却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例如在《珍珠塔》"见姑"与"试姑"两场重头戏中,她的表演,始终准确且层次分明地把握着人物感情变化发展的脉络,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在步入兰云堂见姑,他郑重其事地整冠掸尘,对姑母毕恭毕敬地躬身一拜;听了姑母的冷嘲热讽以后,他一个跌坐,瞠目结舌,表现方卿欲作解释而不能的神态;以及愤慨之下,他用了一个抓袖撩褶的强烈动作,后又愤愤地走出兰云堂,但走出几步忽又戛然而止,欲返身走回,复又停步,再微微地摇头,慢慢地退步,直到愤而走出,这一段表演,有对比,有发展,动作、神态都有丰富的内涵。《后见姑》中方卿扮成走江湖、唱道情的道士,三次试姑,那富有强烈喜剧色彩的戏,陆锦花在表演中始终把握分寸,寓庄于谐,保持洒脱的风度,不油滑、不浮泛。通过这一系列表演动作,将方卿这个人物既单纯,天真未泯,又自尊、自信、心高气傲的性格,刻划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陆派传人主要有曹银娣、陆文治、许杰、夏赛丽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