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
几年前在津谢世的孙老乙先生,少年时候在天津中南国剧社等票房学演京剧,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拜苗胜春为师,继续深造,很快成为当地票界的名人。1947年上海组织京剧界工会,他被公推为会长。当年他广泛结交戏曲艺人,与众多名家过从甚密,发表过不少戏曲评论文章,出版有《海上名票集》、《当代名伶传》等专著。十多年前,孙老乙先生从上海迁居天津,与笔者成为忘年之友。我从孙老那里得知许多他眼见耳闻的梨园掌故和内幕细节,其中包括杜月笙与姚玉兰、孟小冬的京剧情缘。杜月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黑社会的巨头之一,与黄金荣、张啸林并列齐名,而且后来居上。他生于1888年农历七月十五,因这一天皓月当空而得名月生,后改为月笙。
杜月笙喜好京剧,有"天下头号戏迷"之称,他曾兼任多家票房的理事。他自己开设的恒社,专门设有平(京)剧组,名伶马连良、高庆奎、谭富英、叶盛兰,名票赵培鑫、赵荣琛、杨畹农等人,都是该社门徒。杜月笙戏瘾很大,不光爱听爱看,他还请专人教授,学会后就到票房里走票。他第一次登台是1922年,在无锡荣宗敬(荣毅仁的伯父)50寿辰的堂会上,此后便经常粉墨登台。人们记忆最深的几次大型演出,如1924年为齐(燮元)卢(永祥)战争的难民组织募捐义演,杜月笙和张啸林合演过《连环套》。193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开幕时举办的义务戏专场,他和张啸林合演过《打严嵩》。1931年上海中华贩济会救济长江水灾募捐义演,他和张啸林合演过《骆马湖》。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张慰如主演《玉堂春》,他和张啸林分别扮演蓝袍和红袍。
杜月笙喜欢结交戏曲界人士,京津沪的京剧界名人,大都与他有来往。教他戏的老师是天津德胜魁科班出科的苗胜春,此公除了不演旦角,其他行当无所不能,在梨园界得“戏包袱”美誉(会戏极多的意思),伶票两界无论长幼,一概尊称他苗二爷。杜月笙虚心向苗二爷学戏,以师尊之,以礼待之。苗二爷平时教他演戏和他票戏时,苗二爷为他扮戏化妆,为他把场。杜月笙不是科班出身,基本功浅薄,在台上拙于做功,苗胜春在行头上出新花样,以弥补其表演不足。如他演《连环套》里的黄天霸,先后4次出场,就为他设计了4身相当考究的苏绣褶子,出一次场换一身。他戴的盔头,加了许多水钻作点缀,灯光下熠熠生辉。因为水钻的分量沉重,戴在头上很不舒服,他在台上常因此忘记台词。这时,负责把场的苗胜春便捧着小茶壶走上台去,借给杜月笙饮场的机会,在他耳边悄声提词,把忘词的尴尬掩饰过去。有一次,杜月笙回到后台,自我解嘲说:“唱一出戏实在太累,不亚于生场病,我这才是苦中作乐。”
在魏绍昌生前所著《艺苑拾忆》里,有这样一段逸文:杜月笙唱戏改不了他那浦东方言,尤其他善演的《打严嵩》,那段[西皮流水],咬字发声最为浓重,被独脚戏名演员王无能编到滑稽段子《杜月笙打严嵩》里,到处表演,在市民中广为传笑。此事传到杜月笙的耳朵里,在一次杜公馆举行堂会时,杜月笙差人送柬,请王无能来演这个节目。王无能心惊胆颤,又不敢不到,无奈之下,硬着头皮表演了一回。唱完,他加了一句话“我唱的是杜派,杜先生已经自成一派了。”杜月笙看得很开心,听得也舒服。不但未加怪罪,而且连说蛮像、蛮像,出手赏给王无能现大洋200块。
旧社会,绅商大吏讲究举办堂会,这在杜月笙家习以为常,其中几次,论规格,南北各地的私宅恐怕无人能比。譬如,1931年杜家为祝贺浦东祠堂落成举办的堂会,除余叔岩未能到场外,其他如旦角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演员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谭富英,武生演员杨小楼、李吉瑞,小生演员美妙香、金仲仁,老里演员龚云甫,丑角演员萧长华、马富禄,以及南方名角麒麟童、刘奎官、赵如泉、小杨月楼等京剧名家,全都荟萃于一堂,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的堂会。又如1947年,为祝贺杜月笙60寿辰举办的堂会,连演十天,又是京剧名角毕至,女老生孟小冬专程前往演了一段《搜孤救孤》。此前十多年前,孟小冬只在抗战胜利后欢迎蒋介石抵达北平时登过一次台,再就是这次为杜月笙祝寿又演了一次,此后再不登台表演。所以这次她登台献艺,成为京剧舞台的广陵绝响。杜月笙堂会如此风光,是任何私宅堂会绝难企及的。更足以令杜月笙自豪的是,他自1913年在上海结识梅兰芳以后,梅总是有求必应,杜宅每次举办堂会,梅兰芳有请必到,而且还陪杜合演过《四郎探母·坐宫》,这是花多少钱也难以买到的荣耀。
杜月笙有五房妻妾,其中的两位为专业戏曲演员。1921年,成名于天津的第一代河北梆子、京剧兼工的女演员小兰英,带领女儿姚玉兰、姚玉英姐妹到上海黄金剧院演出,经黄金荣的夫人李志清从中说和,将姚玉兰许给杜月笙为侧室。杜月笙婚前兑现不让姚玉兰同住华烙臬路杜公馆的许诺,在辣斐德路另建一所新宅,婚后出入新宅的客人以戏曲界居多,这使喜好京剧的杜月笙得识不少京剧界的名流以及爱好京剧的票友。按照婚前的约定,姚玉兰婚后不再从事演戏职业,她只在1931年的一次赈灾义演演了一次《刀劈三关》和《辕门斩子》。为了排遣姚玉兰的生活寂寞,杜月笙约来文武场面(乐队)到新宅,组织家庭内部排戏吊嗓,这座新宅几乎变成一所票房。1936年孟小冬到上海做短期演出,就和她好友姚玉兰一起住在这座新宅。后来著名女演员章遏云拜杜月笙为义父,认亲仪式也在这里举行。杜月笙的最后一位夫人孟小冬,出身于梨园世家,她的祖父孟七是清朝同光年间很有名气的演员。孟七的五个儿子也都唱戏,孟小冬的父亲行四,叫孟鸿群,唱老生。孟小冬生于1907年农历腊月十六,所以取名小冬。她幼年学戏,家学渊源深厚,1938年拜京剧早期"四大须生"之一的余叔岩为师,为女老生魁首,同行尊称她“冬皇”。她与姚玉兰是好朋友,因此她也成了杜月笙的好朋友。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杜月笙派专机把她从北平接到上海,从此,她成为杜的家庭成员。不久,姚玉兰、孟小冬随杜月笙避居香港。此时杜月笙患病卧床,杜公馆的事务由姚玉兰全面执掌,孟小冬则单纯服侍杜的饮食起居。1950年,病中的杜月笙与孟小冬在香港杜宅补行了婚礼。一年后杜月笙病逝。他死后,姚玉兰定居台湾,孟小冬先是滞留香港,后于1967年也移居台北,1977年5月因病去世。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2005.11)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