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是70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12岁的孩子。最初盖好的是百忍堂和后面的五间厢房。爸爸、二姐和我最先搬进了房子。这房子也说不上什么时候才建好的,因为一直都在建,我们建这个房子就跟小鸟啄食一样。没钱了,爸爸又带着我们去跑江湖,赚了钱再还债,再建。这房子是爸爸一滴汗、一滴血造出来的。
父亲在世的时候, 我们小辈就曾经立下誓言,以后爸爸不在了,燕南寄庐还是把它原模原样地保存着,所有的物件还是照爸爸在世时候的样子摆着。父亲许多的艺术精髓都是在这里创作出来的,燕南寄庐不但是父亲磨炼自己进行艺术创作的场所,也是我们小辈艺术成长的场所。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多名人都曾到过燕南寄庐,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都曾来过。
“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就是陈毅元帅在燕南寄庐赠予爸爸的。
爸爸是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他善于观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小时候爸爸带我到西湖边玩,看见杨柳随风摆动,他就创作出风摆杨柳的身段。那时候燕南寄庐周围都是一些农家,家里养的小鸡很容易被老鹰叼走,一次爸爸看到老鹰捉小鸡时俯冲的那一阵势,就创作出了鹰展翅的身段。爸爸经常教育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里面有学问,生活里面有老师。只要是对艺术有帮助的东西,爸爸总喜欢买回家来。他在古玩市场看到了一个竹子做的醉加官,买回来揣摩研究,后来就创作了《醉打蒋门神》这一出戏。
那时候,父亲对我们可严了。在生活上,不管我们闯多大的祸,哪怕是一个古董花瓶打破了,他也从来不打我们。可是在练功和传授技艺上,父亲一丝不苟,严加管教。他总是说名师不一定出高徒,严师才能出高徒。我那个时候练功可不像现在的孩子,地上铺着地毯,房子里有空调。我们就在水门汀上,父亲传授手、眼、身、法、步,唱、念、坐、打。练功是从早上6点就开始了,一直练到中午12点,三伏天的时候整个人都跟泡在汗里似的,用手掐一下都不知道疼了。
之所以取燕南寄庐这个名字,是因为燕南是爸爸的号,我们是北边来的,暂时寄住在这里。燕南寄庐这几个字是后来请马一浮老先生题写的。这3亩地盖起来的青瓦白墙的房子,现在交给政府来管就好了。我们相信政府能把它管好。父亲说过的“生我者父母,识我者共产党”这句话现在也是我们张家小辈的为人之碑。
我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故居的修复,很高兴。小辈们把正在修葺的燕南寄庐拍成录像,拿给我在上海的那89岁的老姐姐看,她也很激动,许多往事都历历在目,当年家里面的那些家什每天可都是她在擦拭的呀。我觉得整个故居以旧修旧是最好的。那些物件也按父亲在世时候的摆设就好,可能有的东西已经破了,但是我坚持不要修补,这些旧物一修补就不真了。我记得原来的百忍堂那个条案上,一端摆的是个立镜,一端摆的是个大花瓶。现在花瓶还在,镜子他们可能去买了。你知道摆这两样东西是什么意思吗?就是“平静”呀,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智慧。

记者手记:

张二鹏先生是矍铄的。他饱满的精神和伶俐的口齿,使得我在听关于燕南寄庐的往事时,甚至可以感到它们就在眼前鲜活地跳动。盖叫天先生一生的铮铮铁骨,都在张二鹏先生口里变成字字诤言,“父亲总是教导我们,要认认真真演戏,规规矩矩做人”,“要严格做人,每天都要严格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些格言更成了张家小辈为人恪守之道。
张二鹏先生说故居即将开放面对世人,他认为这里不仅是纪念盖叫天先生一生辉煌艺术成就的地方,也是发扬京剧艺术光芒的地方,更是提倡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场所。

(摘自 《每日商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