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观有则先生的帖子阐述了戏曲“雅俗之争”的演变,在下也曾以“再现当年花雅之争”为题略陈己见。有人把京剧的式微认为注定消亡,并归咎于自身的凝固与不俗所致,未必切中要害。对于京剧的未来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800多年中国戏曲的历史长河,其实就是剧种的轮换更迭史。从戏曲形成之前的歌舞戏、参军戏、说唱艺术至唐朝的大曲,进入12世纪初,南戏终于在温州的永嘉兴起,即“温州杂剧”(至今温州仍有永嘉昆剧团)。元朝的南戏和北杂剧传至明清被传奇所取代。明初正德伊始便形成了余姚、海盐、弋阳及昆山四大声腔。到了明末清初,昆曲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清后期,昆曲过度到梆子,再到京梆两下锅,最后被京剧所取代,
这就是戏曲转换史。
不过,有一点是要肯定的,昆曲仍在流传,同样,梆子也在流传。这就是高雅的东西是不会自行消亡的,正像五经四书一样,只是为少数知识阶层所青睐而已。把京剧和赵本山的二人转相比这是对京剧的亵渎。小品也并非始于赵本山,由相声发展成小品这是曲艺艺术的进化。曲艺代替不了戏曲,二人转只是地方曲艺而已,虽然为某些大众喜爱,但他仍不属于高雅艺术。有的朋友讲“但它大多反映社会问题”而“京剧不能反映人民心声,就注定没有生命力”,其实不然。二人转的小帽信口开河,越低级下流越受欢迎,真是俗不可耐。如果去掉这些,它还有何生命力?它的人民性在哪里?请朋友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更不要把观众喜爱小品和二人转相提并论。
回到京剧,鹧鸪老有一句话发人深思:“每朝的管制模式,似乎决定了戏曲兴衰的实质原因”。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回想一下,老一代的毛泽东喜欢京剧,给了梅兰芳应有的社会地位。当然,后来又搞了封杀“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样板戏”横空出世,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再后来,前政治局常委李某某参与了京剧的振兴,有了天津青年京剧团、音配像。今天又有了前政治局常委朱某某关注了福建省京剧院的工作,使其得到突出发展,只可惜,这种关怀并没有形成一种气候!
说到“京剧不能反映人民心声”,《生死恨》、《抗金兵》、《荒山泪》、《明末遗恨》、《义责王魁》、《三娘教子》等等,这些艺术精品哪一出没有人民性?至于京剧现状是何原因造成的?因素很多:有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原因、有当权者的原因和外来因素、更有大众文化素质和传媒的原因、也有百姓生活水准的原因,当然京剧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方面。有一点必须相信,既然流传600年的昆曲至今仍未消亡,比她更具活力的京剧自然也不会在短期内消亡,(只是受众面较前小些罢了)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自身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自然规律。但这绝不是短期内完成的。戏曲的长河还要滚滚向前流动,京剧要适应必须改造自身。相信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大气候的变化,京剧未来是光明灿烂的,只是时间来的早晚而已。
本贴由波浪于2010年3月06日19:25:32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