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戏从哪里来?京戏的源头应在何处?在一个素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帝制国家里,草民百姓从传承文化中得到了什么启迪?从讨饭耍歌,怎么会渐渐发展成为一门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京剧。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有趣归有趣,笔者斜襟安坐,仍以戏谑文章。看官有意则看,无意且转,老丘八笔挂梁上,任点点滴滴,生命在于运动,雷打不息!
各派歌喉齐张口 供气实力何处有
京剧行有各派,各派有各派的歌喉,各派歌喉要张口容易,张口这底气嘛,煤气甏尔今只只都空。京剧行当家的,煤气甏充气,只乐意充足三只:“锁、四、龙”,余下充得有气无力。这一来,各派歌喉要齐张口只能张着,要发声气不足。有时候这边草民戏看得津津有味,煤气甏气没得了,宫里煤气甏气足,赶紧赶宫里去唱。演员挺辛苦,草民也挺窝囊。宫里头觉得挺应当,外头人觉得挺怨命。南边人知道了,觉得皇城里的怪事就是多,恰似北人下饺子,锅盖未盖好,小锅里的饺子跳到大锅里去了,也挺滑稽有趣的。
京剧行当初那么多戏呢?这是现成话,就不要讲了。笔者本文谈京剧的源泉,启发于偶尔搜得一文,正是笔者所要的。真恰似辛弃疾词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般让人欣喜。
看京戏,看到过的看到了,该看到没看到的,再也看不到了。现今的戏看不看也无所谓了。将心比心,除了少数的神道,余下大家都是人,要今天人家《2012》、《阿凡达》的,我们还有人背上插四面旗的,脚上穿一双松糕鞋的,手里拿一把木头枪的,在台上瞎转悠的,这些演员真不容易!
笔者甚至还想,唱大花脸的身上一身装备,外加胖袄,展开其平方面积,以时下扳开屁股见裤叉所需,真够武装一个加强连的。京剧与现实差距实在太远,笔者幸好不吃戏饭,换至当今,吾宁愿去挑水烧火,也难为情上台的,所以也实在不忍苛求当今这些京剧演员的。
问号老是打不息 知道太少直可惜
所以,以笔者辈胃口,不再想“暴饮暴食”,只想回味一下过去的戏,再想想过去这些演员的戏都是怎么个寻觅得来的?而笔者一联想到元杂剧的兴旺那个时代,就会纳闷直打问号,为什么元朝出了那么多杂剧名家?为什么这些杂剧名家能写出那么多散曲和剧本?为什么这些杂剧名家在外族坐庄时活得下去?而且非但活得下去,还敢烧汉高祖屁股一把茅草?这是元朝。
到了明清就不得了了!为什么一到明清就只剩得小说呢?为什么明朝的高启因为写了一篇《上梁文》(盖房子上屋梁的祝文)而被腰斩于市呢?为什么清朝文人写“清风不识字,无故乱翻书”的诗句就被认为是讥刺清朝而招祸斫头呢?为什么乾隆有闲功夫找一个江南老书生的诗文集来翻翻呢?『《东华录》乾隆上谕说得很清楚:“徐述夔所作逆词,若非刘墉据实陈奏,几至漏网。”』没错,这个刘墉,正是被“戏说”为一代名相的刘罗锅。哦,我们尔今又真该问问京剧以外,为什么他们崇尚的,总是与草根作了对头的,也总以为老百姓是最好愚弄的。结果,也有轻狂者让头脑清醒的草民批了颊的!
有的教授混饭吃 有的教授当真的
而真才实学的学者,将笔者这么些个问号,深入浅出,用文字连贯起来,让人明白了其所以然。知道了致所以元朝戏曲兴旺的来龙去脉。笔者赶紧发于坛台,希望与诸君共享。后发觉这坛上除少数似门里门外辈先生,与笔者一般孤陋寡闻而惊有感叹外,余人少为所动。应证坛上闻人见识深广,怪不得平时颇多圣叹遗风。笔者辈实属浅陋,少见多怪,宜加强学习!
笔者通过学习辽宁师大梁归智教授《元曲的人文精神》这篇长文,思考从历史的长河中看来,本民族的汉唐宋元各朝与后来的明清大不相同,这不相同的源由多了去了,只与民族文化戏曲识,每朝的管治模式,似乎决定了戏曲兴衰的实质原因。明清的紧束,写小说可悄悄留存,甚或发表宣泄于后世,似《红楼梦》一书。而诗词曲文章节,即时之作,在明清时代风险就大得多得多了。明朝有东厂、西厂、锦衣卫,清朝有血滴子、文字狱,都煞是了得!
回到近二百多年京剧,联想上述历史因果,产生京剧的源泉,联想梁先生文中言:『元曲之后,就是明清两代的通俗小说和戏曲的繁荣,几乎所有明清小说中的故事都在元杂剧里搬演过了,从《东周列国志》到《两汉演义》到《说唐》、《说岳全传》,薛家将、呼家将、杨家将,一直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元杂剧可以说就是明清小说的“满汉全席”,而且其思想意识往往是元杂剧里更少束缚,更健康,更有人性的光彩。』
联想元杂剧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笔者“京剧源泉的冥想”,说京剧得力于元杂剧的影响,谅一点不觉得过份。而京剧艰难的诞生,笔者觉得录有元杂剧的印记,因此称谓为“京剧——元杂剧的延续”这样一个命题。
本贴由鹧鸪天于2010年3月06日00:07:05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