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伊主张
首先为先生的诸多意见和文风鼓掌,既有鲜明的观点,又有客观的态度,言语中充满体关爱京剧、关爱演员之情,当为我之榜样。
不过大作里总觉哪有点不对劲,细思之,感到不能完全同意先生的“这出戏,张慧芳没必要学”的结论,我认为张慧芳《谢》剧非常必要学,此次和李维康老师学的好,学的及时,学的很有成效。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生主要的理由还是想强调基础的重要性,万物归源,传统剧目、传统技法根底打扎实了,新编戏自然融会贯通,水到渠成,这是非常正确非常值得重视的。然而,不知先生想过没有,《谢瑶环》做为“新编戏”,只是相对传统戏、现代戏而做的分类,它的“新编”有几层不同的涵义,对张慧芳这样的青年演员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学习取向。
第一,“新编历史戏”不等于“新戏”。
当一名演员在创演自己的新剧目时,扎实的传统技法基础和舞台经验是实现的源泉。而张慧芳演的《谢》剧,既不能说是她的新剧,也不能说是中国京剧舞台上的新剧,确切说它是“成熟的新编剧”。杜近芳老师首演时,《谢》是全新的新编戏,奠定了该戏经典地位;李维康续演时,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扩大了影响,可以说在推广“新戏”;而到李胜素这辈演出,《谢》已诞生40余年,更多起到的是承接一部经典戏的意义,如同承接《白蛇传》、《野猪林》这些经典新编戏一样。当然也存在自我丰富、自我创造的因素(任何戏都存在),但随着岁月的积淀,为人所熟知的程度,《谢》已逐渐定型,越后来的演员自我创造的程度相对而言越小,更多的是继承。这时候,新编戏和传统戏在某种意义上一致了,都已经是京剧宝库中成熟的一分子,新编戏也带上了“传统”的色彩。张慧芳在有这么多珠玉在前的情况下抓紧时间继承下来,学到手,难道不是很必要很及时的吗?
第二,“新编戏”这种剧类该不该学。
传统戏要学,而且学的越厚实越好,这是大家的共识。那么,新编历史戏青年演员要不要学呢?以我的浅见,新编戏与传统戏有两点很大的区别,使人们对其“另眼相看”,似乎很自然的不能学。
一是思想内容的不同。新编历史戏是“借古喻今”,披着古代的外衣,讲今人的现实问题、性格、价值取向。比如尚长荣的《廉吏于成龙》、耿其昌的《瘦马御史》都讲今天的热门话题“反腐”。《谢瑶环》与传统戏的不同——塑造的女主人公,是个独立自主、身许国家、惩恶扬善的“高级女干部”,对爱情也是建立在人格平等、有共同理想追求的基础上,这样的人物性格在传统戏女性身上绝少看到,那里大多是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女性格操,即使出些花木兰样的女“英雄”,也是偶尔的封建制度下的“奇”女子。那么有着鲜明“现代”内核色彩的新编历史戏能不能学呢?我以为完全可以:既然传统骨子老戏里颇多封建的、腐朽的内容大家都可以宽容,新编戏的更进步的思想内容为什么就不允许学呢?这里“学”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这个新编戏是不是个成熟的、经过考验的艺术品,正在实验、磨合阶段的新编戏当然免了。而如我上个问题所说,《谢》剧是成熟的新编戏的经典之一,年轻演员该学。
二是表现技法相对于传统戏的不同。不可否认,传统骨子老戏的四功五法、声腔程式,博大精深,是一切后来京剧的营养库。但是,新编历史戏,特别是现代戏,在音乐表现和表演上有独特之处,更加个性化、综合化,在遵守传统戏板腔规范和表演程式的基础上,着重根据剧中具体的叙事情节、人物性格、矛盾冲突、情感氛围等的发展变化来创作,强化此时此地此人的特定心理过程的具体显现形式,有些戏甚至大胆吸收话剧、歌舞等新艺术可用成分,表演更讲究准确和谐,在保留唱念做打气韵、技巧的同时,呈现新的观赏价值,如京剧《沙家浜》“智斗”一场,尚长荣的《曹杨》等。这种变化我以为是较传统戏的不同之处,有些也是传统戏的表现技法替代不了的。那么新编戏的技法、表演特点青年演员要不要学呢?
我以为非常必要。前几天看电视,介绍中国戏曲学院在排一新现代戏,女主角扮演者就说演贯了古戏,现在演现代角色,走路、说话都不会了,找不着状态。如果她接受过新编精品历史戏、样板戏的锤炼,大概不会这么窘迫吧。花脸勾上脸谱,是一种象征化的表演,如果卸掉,象袁世海先生那样把鸠山刻画的入木三分,象尚长荣那样“清汤挂面”地把于成龙演的那么饱满深情,只关注传统戏的青年演员行吗?《谢瑶环》这出中,特别是前半场,唱段不多,念白就极为重要,演技、塑造人物就更显的重要。我也对照了张慧芳和李维康老师的《谢》剧录像,比如大堂上谢审处二恶少,李老师的情绪连贯性,节奏、轻重的把握就更老到,这样观众在没有唱段的情况下情绪也不会断;杖责武宏后一声“且慢”留下内心爱慕的袁行健,擦肩而过眼神的准确、干净而且劲头做足的感觉,张慧芳还需提高。“花园”一场“对明月蹙娥眉数声长叹”那一叹,李老师仿佛把胸中万千积绪吐出来,而慧芳的叹“单薄”许多等等,这些难道青年演员不该学吗?她学了,戏路会拓宽,刻画人物的能力必会提高。
除非京剧不需要反映现代人的生活、心灵和审美趣尚,只把几出传统老戏原封不动的“克隆”就够了,只做为趣味性的精致古董就够了,那么新编戏、现代戏可以不学、不创,否则继承新编戏和创作新编戏就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更重要的收获:继承新编戏和演好传统戏并不是对立的,可以说掌握了新编戏的表演手段反过来会提升你对传统戏的演绎能力。艺术是触类旁通的,艺术创造更是在不断的比较、鉴别、举一反三中成熟起来的,一个演员不同种类艺术见的越多,学的越多,知己知彼,才能对他们各自的独特特征把握的更准确,进的来出的去,驾轻就熟。看当今声望最高的老中艺术家,杜近芳、李维康、耿其昌、尚长荣、李柄淑、刘长瑜、张学津等等,哪个不是传统戏、新编戏、现代戏样样拿的起来,而他们大多数不仅青年时代就开始演现代戏、新编戏,而且在戏校打基础时,就学习大量的现代戏如《四川白毛女》、《黛诺》等。所以张慧芳学习新编戏一点不早,戏校时能学就更好了。
第三,青年演员到什么阶段才能学“新编戏”。
有一种论调,说演员要“先继承后创新”这本身没错,但后面又加个条件,要继承几百出老戏后才能“创新”,恨不能把祖先会的戏全学遍才有资格搞自己的戏。我以为这实际是不愿承认京剧在发展变化的现实,而且社会环境、条件对青年演员来说也不可能。那么,怎么让青年演员在有限的时间尽量多的继承传统京剧精华呢?有选择的学习精典传统戏和经典新编戏是一个办法。老先生的戏有好有次,选择经典传统戏,其艺术内涵、质量更高,可以起到学一出、顶十出的作用。同样,经典的新编历史戏,如《谢瑶环》、《白蛇传》、《杨门女将》等,他们很大程度上既保留了传统戏的声腔、行当、做表的精华,又在剧本、人物设计、音乐创作上有更高明之处,并且他们是成熟的、经受了考验的新编戏,青年演员继承他们,可能学一出,就能全方位的开窍。况且,张慧芳在河北戏校与李胜素同班,年龄相差不大,李胜素学了、也演了《谢》剧好几年了,大家不也挺接受吗,张慧芳现在学、演,同样很好啊。
没想到一下罗嗦了这么多,其实,在下同青龙桥先生的观点本质上没有分歧,具体学习策略的区别罢了,懂的确实少,妄说这么多,望批评指正。这次张慧芳的《谢瑶环》带来空前热烈的讨论,说明《谢》这个新编戏是好戏,说明杜近芳老师、李维康老师的影响之大,还能如此激动人们的神经。杜近芳老师真可说是美丽的不老传说啊。也说明青年演员张慧芳演出总体上的成功,祝愿她取得更大进步!
本贴由维伊于2005年10月30日19:14:49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