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天蟾舞台被冠上逸夫的名字,今天是逸夫舞台开台10周年庆典的第一天。香港邵逸夫先生为内地的文教事业捐资甚巨,项目不少,据说他自己的评价是:逸夫舞台是投入较少,而影响最大的。对此,我们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反映。
一部分人认为“便宜了邵逸夫”。10年前为天蟾改建而邵逸夫捐赠600万元,所占全部建设款额的比例是三分之一,其他资金是政府的,凭什么要冠以逸夫之名?此番逸夫舞台翻修,千百万资金全部来自政府,为什么还要让“逸夫”继续冠名?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冠名逸夫是我们当年的书面承诺,必须遵守协定,况且,让爱国的港澳台同胞扬名,有什么不好?我同意后面一种意见。除了邵逸夫,还有刘浩清、还有已故的包玉刚等香港人士,以慷慨解囊帮助内地建设为己任,更应鼓励。他们的“投资”是没有经济回报的,而名誉上的收获则有大有小,逸夫舞台效果好,归功于经营得法,能让邵逸夫的古道热肠得到一次较好的报偿,也是大家的愿望。
热心捐助民族文化的香港同胞中,还有一些是身体力行者,自己要粉墨登场。像这次为祝贺逸夫舞台十周年庆典,前来主演的李尤婉云女士,将“妇唱夫随”——由丈夫李和声操琴,与梅葆玖在《凤还巢》里同演主角,并有谭元寿、马长礼、叶少兰等名角助阵。李和声先生是中国京剧基金会的主要捐助者之一,他们夫妇对京剧艺术情有独钟地钻研了大半辈子。他们在香港办京剧票房,也为大陆赴港的专业演员和乐手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今晚诸多名家与他们同台,表明一种尊重和承认,这也是很有意义的。平心而论,这样的香港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陈竹)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