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院复排的现代戏《红灯记》、《杜鹃山》,未演先热刮起了“红色旋风”,本周这两部戏的内部彩排就吸引了很多戏迷前来先睹为快。因为维修中的人民剧场并没有充足的座位,不少后到的观众是站着看完全剧的。包括《平原作战》在内的这三出现代戏,从6月21日起将在北京展览馆剧场陆续演出。彩排后,记者分别采访了两出戏中的部分演员。

耿巧云:对“铁梅”感情最深

现在人们只要提起刘长瑜,就必定会想起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李铁梅。那充满稚气而又对革命满怀信念、坚毅刚强的艺术形象,早已铭刻在广大观众的脑海里了。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的刘长瑜虽已进入了花甲之年,但她的大弟子、有“小刘长瑜”之称的耿巧云,已经稳稳地接过了老师手中的“红灯”,正活跃在京剧舞台上。
耿巧云演过很多角色,可她说,感情最深的角色就是李铁梅。一是因为,京剧《红灯记》她已演过100多场了,对铁梅这个人物已经烂熟于心。其二是因为,李铁梅这个形象是她的老师刘长瑜精心塑造出来的,对恩师的情感也深深地融进了角色之中。
耿巧云是青岛人,她出生的那个年代,也就是在京剧《红灯记》诞生的那个年代。刚刚到刘长瑜身边那段日子,是她终身难忘的。白天,刘老师一段戏一段戏地给她细抠,表演上的劲头、演唱时的气口,耿巧云这出戏里所有的表演、唱腔都得自于真传。晚上,她和刘老师同台演戏。终于有一天,刘长瑜把《红灯记》中李铁梅的担子,压在了耿巧云的身上,就如戏里唱的一般,她也到了“应该挑上八百斤”的时候了。学会这出戏不久,耿巧云赶上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恰逢1990年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演出,《红灯记》原排的黄金组合再度登场,刘长瑜提议让弟子和她各演半场。能够和大名鼎鼎的袁世海、高玉倩、孙岳、刘长瑜同台,令耿巧云既兴奋又担心。临上场,高玉倩老师还安慰她:“别紧张,我带着你,你看着我就进入角色了。”耿巧云的头次亮相就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王润菁:从小就渴望演柯湘

曾在现代京剧《杜鹃山》中饰演柯湘的杨春霞,在此次复排中出任艺术指导,接她班的,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的外孙女王润菁。
杨春霞的成功演绎使柯湘成为京剧舞台上的经典。她说,因为当年身处那种浓厚的氛围之中很容易接受这个角色。但怎样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她却下了很大工夫。她不会忘记当年流行的“柯湘头”,她也明白,改动经典是一个慎之又慎的过程。今天,当她看到新一代“柯湘”王润菁打扮成自己当年的模样,唱出那些她熟而又熟的唱段时,杨春霞心里由衷地感到宽慰。她说:“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今天的青年演员塑造革命人物可能体会不如我们深,演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数百场演出之后,王润菁一定能把柯湘这个角色演得更好。”
作为京剧张派第三代传人的王润菁,她是看着《杜鹃山》长大的。演《杜鹃山》从小就是她的梦,还在幼儿园时,小不点儿的王润菁就把自己捆绑起来,一心一意学柯湘在敌人面前那种凛然的劲头儿。上了中国戏曲学院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以后,有了自由择师的机会,她自然而然地拜在了杨春霞老师的门下,一心一意学起了柯湘。
调入中国京剧院之前,王润菁在哈尔滨京剧院最后排演的一出戏就是《杜鹃山》。为排好这出戏,王润菁特意请杨春霞、高牧坤去给她指导。对她而言,《杜鹃山》的演出也是她告别哈尔滨的演出,场场爆满给王润菁在冰城的艺术生涯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成为她进入中国京剧院的一个新起点。
王润菁深有感触地说:“并不是传统戏不讲究情,只是老戏的表演是比较收敛的,现代戏则讲究感情要喷薄而出。”相对而言,王润菁的传统戏比较稳、比较柔,所以这次再演《杜鹃山》,对她来说也是一次锻炼与挑战。

顾谦:边刷牙边哼雷刚唱腔

其实,对于此次排演,每位演员都有段难忘的故事。在《杜鹃山》中扮演雷刚的顾谦觉得,比起演传统戏要“自由”一些。排练初期,为了演员不累着嗓子,乐队的伴奏比平时压低了两个调门,顾谦摇着头直说:“太压得慌了。”那一阵,顾谦真是“曲不离口”,甚至连刷牙的时候也不忘哼着雷刚的唱段。
在《红灯记》中扮演李玉和的李文林是最“扎眼”的,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他魁梧的身材、高亮的嗓门儿,以及不怒自威的气度,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李文林说,他曾两度出演《红灯记》。第一次是他15岁刚刚进入包头京剧团那年,就被指定扮演了李玉和。他笑着说,那时自己是“照猫画虎”,老师怎样教,他就怎样做,塑造的人物难免有些脸谱化。第二次是1995年中国京剧院恢复排演《红灯记》,那时他已经成为中国京剧院三团的顶梁柱,40岁的他再度出演李玉和,在陕西演出李玉和赴刑场时,一位老观众竟喊着“李玉和是好人,不能让他死”,硬要上台去阻拦。
而《红灯记》中李奶奶的扮演者毕阳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却深得高玉倩、王晶华两位“李奶奶”的真传。所以毕阳扮演的李奶奶,从行腔到做派都能看出高玉倩当年的劲头儿。(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