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记者见到了自治区文联主席艾坦木·玉赛音,他给记者讲述了上世纪他们演出维文版京剧《红灯记》中的一些趣事。
1972年的一个夏天,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门的剧场前格外热闹,千名观众拼命往剧场大厅挤,其中有白胡子老人、孕妇,还有刚学会走路的幼儿,有来自乌市郊区、吐鲁番、鄯善等地的农民,还有很多人想买高价票,他们在剧场门前徘徊着……原来,他们是想观看维文版京剧《红灯记》的首场演出。
舞台上,身穿布满血迹的白衬衫、军绿色马裤、长筒靴,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的男主角李玉和(艾坦木·玉赛音饰演),银发老人李奶奶(著名的维吾尔族演员阿依夏木·艾合买提饰演),长辫子姑娘李铁梅(著名演员吐尔尼沙·萨拉衣丁饰演)等人激情地传达着每一句台词,用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绝妙旋律和声调演唱着每一首歌曲,台下的观众纷纷说:“演得棒极了!他们唱的那些歌呢,好像汉族同志唱的柴比亚提、纳瓦、拉克(十二木卡姆中的几种木卡姆名称)木卡姆似的……”
当时,维文版京剧《红灯记》震惊了全国。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浩亮(原《红灯记》里扮演过李玉和)对它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从此,在新疆也掀起了历史上少有的京剧热。无数个年轻人就在《红灯记》的演出中
认识并恋爱,很多优秀演员就在《红灯记》的演出中成长并成熟。总之,它影响了一代人、鼓舞了一代人、培养了一代人。 艾坦木·玉赛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1971年,我们团(当时的新疆话剧一团,现在的新疆歌舞团的前身)接到了文化部关于‘从8部样板戏中任选一部,不能影响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以及不改变动作、细节的前提下,将样板戏用维语演绎出来’的通知。通过多次协商和讨论,领导们终于选中了京剧《红灯记》。”作品选定了,但用维语唱出整个一部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艾坦木·玉赛音告诉记者,当时,团领导要求把中央民族出版社翻译的《红灯记》的对话、歌词等部分,按照舞台剧的要求重新翻译出来。这工作由他和诗人阿布杜萨拉木·托合提、穆哈木得·夏吾东完成。作曲由新疆颇有声誉的葛亚斯丁·巴拉提、周吉等著名作曲家来担任,他们将十二木卡姆里最精彩的组曲引入到话剧里。为了练好京剧的手势、旋转、武打等主要基本动作,新疆歌剧团、乌鲁木齐市戏剧团的汉族同仁们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汉族同仁们一天到晚跟着他们跑,纠正他们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部维文版的京剧《红灯记》终于面世了。
在乌鲁木齐演完第一场之后紧接着在塔城、喀什、吐鲁番、阿克苏、库车等地演了几十场。在库车县城内的中心广场临时准备了舞台。原本可容纳4000——5000人的广场顿时变成了人海。上万名群众就像洪水一般往演出现场拥。后来得知,好几个孕妇因人多、特别拥挤而提前分娩。其中有些人还为刚生下来的孩子起了赛乃提(艺术的意思)、麦迪尼亚提(文化的意思)等名字。
1975年,北京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革命样板戏汇演。汇演开始的前几天,新疆参加京剧维文版《红灯记》演出的演员们在北京西苑饭店就餐。就餐期间,有一群妙龄演员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好像在想这些高大粗壮的新疆人到这里是来干什么的?这群人是上海芭蕾舞团演《红色娘子军》的演员们。当天晚上,演出非常成功,演出结束时,观众们的掌声都连连不断。整场演出结束以后,那群曾以轻蔑的眼光看他们的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主动跑过来向他们表示祝贺。当时,首都的各大媒体也纷纷报道了此事。他们认为新疆歌舞团演出的维文版京剧《红灯记》被改造得非常成功。
维文版京剧《红灯记》也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革命样板戏汇演的第一名。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了这部维文版的《红灯记》艺术片。
维文版京剧《红灯记》获得了如此高的荣誉,给当时新疆的文化艺术事业打开了一条通道。此后,新疆的一些艺术团体陆续演出了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像《艾日甫——塞乃木》、《帕尔哈得——茜仁》、《白毛女》等歌颂祖国、歌颂爱情的优秀作品陆续与新疆的观众见面。艾坦木·玉赛音告诉记者,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经常给他打电话、写信,与他一起回忆那些演出的日子。那个年代他们充满男子汉气概,对新时代、对事业、对爱情充满激情,充满幻想,因此,他们中间发生过许多感人的人间真情故事。(记者
米丽班·买买提明)
(摘自 《新疆经济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