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青岛的年近花甲的作家吕铭康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约有25 万字的短文集《缘分》,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共鸣。前不久,《光明日报》刊登了署名潘楠的书评《〈缘分〉一书受关注》,认为:“人的一生充满各种缘分,然而要深刻参悟这些缘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并指出:“吕铭康对缘分做出了堪称数字化的分解。”我与吕铭康有30年的交往,对他的诸方面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我非常赞同潘楠的观点,所以也要谈谈吕铭康其人以及他的《缘分》。
我认为,严格意义上说吕铭康是位“杂家”。正如著名作家苗得雨先生说:“他对事业执著扎实,并且显示了有多才多艺的本领。”说他“杂”,根据有三:其一,年轻时写过儿童诗,且诗的质量上乘。说上乘也不是空话,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全国一流的《朝霞》等刊物上常有他的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选编的《公社添新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一代更比一代强》等多部儿歌集收入他的儿童诗。已故著名儿童诗人刘饶民就称赞吕铭康的儿童诗很有特点。其二,80年代以后,他醉心于写人物专访。他的人物专访独树一帜。有评论家说,他的人物专访“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很耐读。”翻开《缘分》一书,有近半数的作品是人物专访,虽不能说篇篇是珠玑,但每篇专访人物特点抓得准,内涵丰富,写法老到,读后留下深刻印象。其三,他以节目主持人著称,集编、导、播于一身。他为青岛电视台编拍《今日青岛》栏目的电视专题片就有近二百部之多,有多部获奖。其中的《陈国贵的“风味”》获1997年全国优秀电视人物短片展播奖,有两期《今日青岛》获山东电视台《山东各地》一等奖。他还在电视台的30期经济评论节目中担任出镜的主持人。他对京剧很有研究,见解独到,并且一直能唱花脸。他从1993年起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京剧节目,迄今已有十年,收听率始终很高。他为青岛电台撰稿并主持的广播戏曲专题节目《漫谈京剧“坐寨”唱腔》,获2000年第一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文艺专家奖(戏曲节目)二等奖;他的京剧评论和京剧研究享誉海内外。为此,他成为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从上世纪末开始到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他更是如鱼得水,几乎是不遗余力地倾其所长,他兼任过近两年的山东《老年生活报》副刊主编;由他主编的《"2000青岛儿童文学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已于2002年3月获团中央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他又于2002年10月与许评共同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主编《新世纪艺术散文选萃》(35万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正鉴于此,他还是山东省作家协会和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和青岛市电影电视家协会理事。他现已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卷)》(第三卷)、《中国专家名人辞典》等等。
其实,吕铭康写散文随笔历史很长,可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1965年他的处女作发表在《青岛日报》副刊上。首次见铅字时年22岁,这对他不啻吃了一副兴奋剂,其受鼓舞可想而知。他在《书缘》里写道,当时虽然“30.50元的月薪,既要吃还得穿就所剩无几。”但他还把“三块钱的稿费用了一块零五买了本《朗诵诗选》,还专门在书上兴奋地写上‘稿费留念"。”这也许是吕铭康走上创作之路的奠基石。这篇文章虽已失传,笔者没有见到,但这是吕铭康写散文随笔最值得纪念的一篇。由于“文革”,他惧于“三家村”挨批,搁笔转行。杜工部说:“转移多师为吾师。”吕铭康的确如此。“文革”虽然对他刺激很大,但他对文学痴心不改。70年代初,他借在文化部门帮助工作之机,在那文化荒漠年代里在岛城德县路、中山路拐角办起了街头诗画,为岛城开辟一角文化绿洲,为作者提供一块创作园地。他在繁忙的编务中不忘在儿童文学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直到党的三中全会之后,文艺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吕铭康才开始重操旧业--写散文随笔。当时的代表作是《需善于做活眼》。这篇文艺随笔主要是谈“含蓄”的文字,他没有从正面去写含蓄,而是独辟蹊径,从谈画画入手,提出画画需要“藏”和“疑”,做到含而不露,给人留有“揣摩想象画外之意。”也就是需要做“活眼”。然后笔锋一转,切入文艺作品也需要“善于做活眼”。并列举毛泽东、杨朔、刘心武等名家作品为证。此篇发表在1979年3月16日《青岛日报》副刊上,当时引起不小反响。此文不仅有较强的艺术效果,而且为岛城文坛注入一种新鲜的空气。同年又写了《伤痕文学与文学伤痕》、《春兰秋菊,不同芬芳》、《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等篇。这些篇什对“拨乱反正”扫清“文革”遗风起到到擂鼓作用。
如果说80年代吕铭康主要热心于文艺随笔和影视评价的话,那么近几年吕铭康的散文随笔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其风格朴实、真诚,笔法辛辣、老到。那些“美女”作家用身体写作,而吕铭康是用生命写作。他以真挚的感情写他所经历的人和事,字里行间渗透他的喜怒哀乐,凸现他的品质和人格。他的散文又如田园式的水墨画,以朴素的文字,大写意的手法,构筑出诗情画意,朴素中隐含炽热,平淡中流露真情。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近几年的散文,对“缘分”感悟颇深,对人生解读透彻。潘楠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缘分〉一书受关注》说:“他笔下的人缘、财缘、戏剧、书缘、茶缘、车缘等被描写得十分独特、生动而细腻,给人以耐人寻味之感。”此话不谬。例如,吕铭康在《书缘》写道:“我之所以爱书,是从孩提时代看小人书开始。那是50年代初,我记得最早看的是张乐平的连环画《三毛流浪记》,上小学时就用大人给的零花钱买小人书,日积月累得用大纸箱装。”正因为作者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所以读书达到痴迷程度。“在难忘的‘三年灾害"时期,那年放寒假,我可真是着实体会到‘饥寒交迫"的滋味了。幸好对门就是一家大医院,走廊上有几排长椅供人候诊,还有暖气。我便接连几天抱着一本《东周列国志》,混充病号候诊,用精神食粮充饥。”这与古代萤光读书,映雪读书何其相似乃尔。在这里作者没有挥洒浓烈的色彩,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言,而是用白描手法,把与书结缘写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吕铭康读书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和培养的兴趣,那么与戏结缘则更有意思。因为他是广东人,1943年生于上海,1950年底举家迁来青岛,现在他已在青岛生活了50多年,至今还能熟练地讲广东话,还会上海话,而他平时是说标准的普通话,因此他能够做节目主持人。他在《戏缘》里说:“那是50年代初,梅兰芳大师来沪演戏,父亲带我看的是《霸王别姬》”,“我们举家移居青岛后不久,梅兰芳于1952年7月也光临于此。父亲还带我照看不误”。“事后,就央求父亲去买京剧花脸唱片。”“就这样,父亲和比我16岁的哥哥都给买唱片。”就这样,当年的一个南方小孩就与京剧结上了缘。他1956年13岁时参加全市少儿文艺汇演,因清唱京剧花脸而获得了一等奖。也正因为吕铭康有这些经历,才能在若干年以后,既写出了大量的戏曲评论文章,又长期在电台主持戏京剧栏目达10年之久,而且年近花甲,仍然主持这个栏目。
至于说茶缘、酒缘都是特定的环境,偶然的机会与之相识、相知、乃至迷恋。这里茶、酒只是引子,关键是结交一批朋友,共同的志趣、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品茶饮酒,读书衡艺,成为人生一大乐趣。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鲁迅的话是至理名言,纵观古今有几人能成为真正的知音和知己。被传美谈的也就春秋时代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正如《列子》所记载的“伯牙善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须得之。”其实,吕铭康写饮茶、写喝酒是“醉翁之意不在茶、酒”,而是在写人。例如《饮酒忆旧》说:“文友老侯也有此爱好,我俩就隔三差五的,不是他家就是我家,有时甚至一块咸菜两人啃,喝着散白酒,侃诗词还真的津津有味呢!”(文中的“老侯”就是我)写到这里,朋友的真挚情感跃然纸上。这就是写人缘。这正体现“文学即人学”这一根本原则。
其实缘分是佛学用语,但并不神秘,也没有迷信色彩。照实说,人的一生充满各种缘分,然而要深刻参悟这些缘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然而,作家吕铭康对此有较深的感悟。他说:“我觉得自己来到人世间这58个春秋,总量与‘缘分"这两个字有关。千万别误会,我可是无神论者,从不相信什么‘命运",只是相信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然而缘分倒是实实在在有的。不过,自己的能力是内因,是关键;而缘分是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也就是说,你自己不努力,缘分只能与你擦肩而过,最多也是昙花一现而已。”不需要再解释,他对缘分参悟是何等深刻。
吕铭康近期的散文显得境界更为高远,思索更富哲理。这种提升,决不是偶然的,这与他的曲折经历和坎坷人生道路分不开的。他常说:我是在夹缝里求生存的。这是实话实说,毫无夸谬之词。吕铭康13岁丧母,16岁丧父,为了谋生不到15岁就到工厂做钳工,那时他长得又瘦又小,恐怕没有钳工台高,他也要像成年人一样工作。凑巧又赶上1958年“大炼钢铁”,常常连班干,一干就是36个小时,连成年人都受不了,何况是15岁的孩子呢!不久又去上高中,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不到17岁又去当代课小学教师,后来再去读高中,靠助学金读完高中。不久就到一所区办业余学校做教师。由于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写点杂文之类的稿子,“文革”一来,他又被贴上了50多张大字报,被上挂下连,打成“三家村”的孝子贤孙。1969年作为“臭老九”又被下放一一所区办集体制工厂“劳动改造”。可以这样说,1978年之前,他被所谓的“家庭出身”和“集体所有制”两块巨石压得喘不过气来。明明他有多次机会可到新闻单位或出版部门工作,但由于那两块巨石的作用而与新闻、出版部门擦肩而过。其烦心、苦恼可想而知。古语云:不经过严冬的人,不知太阳的温暖;同样,没有经过苦难的经历,没坎坷人生的体验,就不会感悟到缘分来之不易,也不会对缘分倍加珍惜。正是因为吕铭康在苦难中磨炼,在坎坷中挣扎,如黄山的迎客松在石头夹缝中“咬住青山不放松”,才能长出千姿百态的树冠,造出众人折服的胜景。这就是吕铭康的散文;他对缘分的参悟,对人生的解读,之深、之透,唯岁月与苦难、观察与思考,才能够给予。

2003年元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