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知道方荣翔是看“样板戏”《奇袭白虎团》见他扮演的王团长,而认识他是在1979年11月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第一次相见方先生是在全团召开的预备会上。遵照领导的安排,由我传达了大会的议程,开法和要求。我敏感地发现,六十多位代表听传达,尽管大家心情振奋,议论纷纷,但笔记者甚少,惟见一人坐在后边认真记录,默默无语。此人看上去五十多岁,个头不高,胖墩墩脸蛋和尚头。会散了,大家相继离开会议室,那人却凑到讲台边,非常和善地说:“袁秘书,我记得慢没记准,请您再和我对对议程表。”他不厌其烦地从11月1日,逐字逐句地对照,补充到11月17日大小会议全部结束。对完,谦恭地说:“耽误您的时间了。”您看,这就是第一印象:方荣翔。
第二件事,方荣翔是文代会大会半月时间里,惟一一个始终坚持练功的“名角”。从四楼到六楼,从山东到上海,大作家、大画家、戏剧家、大导演、电影明星,京剧界的名生、名旦、名净、名丑可谓群星荟萃。早晨刚刚起床,就听到楼西头方荣翔那高亢的京腔声练,每每听到这宏亮的“喊嗓”,人们都不禁驻足眺望,后来他怕影响别人,就早起到北边动物园墙边,或跑到西边西苑旅社对面小公园,嘴里叫着“板”,脚上走着“步”,一练一个多钟头,直到浑身出汗。已是深秋初冬时节,方荣翔穿一身蓝色运动装,并无半点寒意,宛如一个二三十岁小伙子。面对群英会,我是个“征求签名”迷。有一天,走到方荣翔的房间里请他签名留念,见他正在趁讨论会休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练功,一条腿搭在床上,将身子矮矮地蹲在地板上,上上下下好多次;见我来了方才停止。听我说明来意之后,他看了看纸上的签名:周扬、冰心、巴金、马少波、白杨、张瑞芳……“不行,我不能签!他们是领导、名家,我是一般演员。”后来,在我再三“强迫”下,他反复掂量,恭恭敬敬地在周扬名下、马少波名后端端正正签上了“方荣翔”三个字。这使我意识到,他是在小心找准自己的坐标和位置;在中央文化界老领导的领导下,在老前辈戏剧专家们的带领下,方荣翔要为京剧艺术事业不懈地努力。
在四次文代会上我还发现,方荣翔不仅自己是个京剧名家,而且还是一个善于博采众长的“戏迷”。文代会每晚都安排三场晚会:电影、歌舞、戏曲。戏曲以京剧为主,共计演了近十次京剧专场,除一次方荣翔亲自演出《将相和》外,其余专场,他几乎场场不落。当时由我控制全团戏票,我也是个京戏迷,方荣翔都是提前和我打招呼,特别是袁世海、张君秋、关肃霜等名家的演出专场,他都约我一同去看戏,每逢看到听到妙处,他如获至宝,眉飞色舞,回来的路上赞不绝口。
一次回来已是夜间11点多钟,大会上为工作人员备有夜餐,我拿出两张夜餐证,请他一同进餐。吃罢饭回房间的路上,他硬把一元钱塞给我:“夜餐是给大会工作人员准备的,我是大会代表,吃了就是自己掏钱。”对此这般“分明”我难以接受,这一元钱一直留在
了国招一所四楼会议室里,可见方荣翔清澈干净的脑海,一尘不染。
(摘自 原《梨园周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