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么改革,京剧特有的唱念特色是不能改掉的:样板戏是普通话,但光听念白时,跟话剧还是大不一样。可以说,京剧怎么改都不能把念白都要上韵--不是押韵,是指那种特殊的韵味。用普通话唱京剧,既不尖也不团的,但你唱"春秋亭"的"秋"时,必须把q-i-u的组合过程给唱出来,就像现在的男歌星们,一定要把字咬得像发嗲的女孩才叫唱流行歌曲的歌星--这是表明身份呀!听过文革时的交响音乐《沙家浜》吧?那不是京剧,谁都知道的。
京剧要有"味儿",这是最起码的前提。舍此而奢谈改革,就会弄成个招人厌的怪物。"奶奶,您听-我-说!"这是普通话,但却是京剧中才能有的普通话,生活中谁这么说,可就要人命了。抛开政治因素不谈,样板戏的改革是很难逾越的高峰:用普通话念,用普通话唱,唱腔、板式有极大创新而又不离传统韵味。样板戏之后,《审椅子》《红灯照》《苗岭风雷》也都不错:新腔迭出而皆能不失京剧韵味。后来出了不少新编京剧,大多以流水板迎合所谓"快节奏"之呼声,水平太低,不足为法。以后的京剧改革会是什么样呢?可以断言:不可能成功了。样板戏是多少人力、多长时间弄出来的?那个时候全国人民都听京剧;现在的京剧团,哪有那份力量?现在的中国人有几个还怀着那么大的期待?这就是说,京剧改革的观众基础和物质基础(也包括做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基础)都消失了,京剧改革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这些喜欢京剧的傻瓜们,就把京剧当成唐诗宋词一样抱着欣赏罢!别指望京剧还有繁荣的一天了! 其实这也不没什么了不起的。如今是信息时代,不可能再有完全民族代的东西能获得大多数人的喜爱,加上西风东渐,年轻人更喜欢物质文明发达国度的流行文化,这是生存状态的优劣对比造成的结果,谁也无力改变。童祥苓跟毛阿敏同台演出,他的出场费还只有毛阿敏的百分之一,而且宣传单上他的名字印得很小,只有毛阿敏名字的五分之一。我们看了会愤愤不平,但观众觉得很正常。最红的于魁智,出场费又能有多少?余叔岩十二、三岁时每月包银就三千块大洋了,那也很正常啊!
但总会有人喜欢京剧。这里的小门门不就是年轻的学生么?只是再也不能指望京剧突然又繁荣起来了,奈何!其实,元杂剧、明传奇、现代的昆曲,论剧本的文学性,京剧根本不能与它们相比,可它们如今在哪里?一个时代总有占主流的艺术样式:唐诗、宋词、元杂剧、明传奇和小说、建国前后的京剧、如今的影视和流行歌曲。谁也不能改变客观规律。
简言之,京剧改革的前提条件已基本不具备了,起码不能改得超过样板戏的高度,那么,还谈得上什么改革呢?改革干什么呢?
本贴由迷迷于2001年9月09日22:05:18在《文苑京剧社》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