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一位又一位京剧前辈的去世,大量的传统剧目“戏随人去”,濒临失传——经典老戏为何流失快于抢救

近来,东方电视台戏曲频道为筹备一台春节京剧晚会,重现昔日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红”、“四剑”、“四妃”的12个舞台形象,请来了一批活跃在京剧舞台或京剧教学第一线的流派传人。
可这些剧目大部分已久未在舞台亮相,一些演员不得不“现学现演”,赶在晚会录制前向自己的师长去学戏。 随着老一辈艺术家渐渐老去,传统剧目大量流失。这样的困境,不单京剧、昆剧有,越剧、滑稽戏等各个剧种都“同病相怜”。

走一位大师,就丢失一批剧目

江苏省京剧院院长陈霖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戏曲的‘玩意儿’都是在演员身上的,如果不尽早把这些东西留下来,演员一‘走’,这些‘玩意儿’就再也没有了。”
几年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去世时,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就曾表示:像袁先生这样的大师去世,对中国京剧艺术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艺术的传承靠的是人,尤其是表演艺术的传承。如果能够尽早地去挖掘、抢救、传承,这个艺术可能就活下去了;如果不重视抢救保护工作,那么走一位大师,就带走一批剧目、丢失一批剧目。”
这次京剧晚会的策划人、东视戏曲频道制片人柴俊为说:“虽然几年前上海启动了抢救优秀舞台艺术工程,但我们对传统剧目的抢救速度远远跟不上自然规律‘抢走’老艺术家的速度。”
去年,东视戏曲频道曾有意请北京京剧名家刘秀荣和张春孝来复排《虹霓关》,可是两位老艺术家在家中试排后,都觉得已没有精力演这出大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量的京剧骨子老戏正在老艺术家们的肚子里慢慢“烂掉”。

同一出戏,可以演出不同风格

有一种说法:京剧传统剧目中大部分并非精品,不符合现在观众的审美情趣,所以没必要都拿来恢复。
一位圈内人士反驳道:“现在不是有没有必要恢复的问题,而是大量剧目‘戏随人去’,已根本没有可能恢复了!”他表示,传统剧目中的确有些戏比较“水”,但其中优秀的作品数目也极为可观,即使是那些并非精品的作品,往往也有闪亮点,也有值得保存的部分。现在中青年演员对传统剧目的继承往往只是有限的那几出戏,大量的优秀作品没有列入他们的学习计划。“创新固然是必要的,”那位圈内人士说,“但传统戏则是基础。”
京剧不像其他艺术种类,作家阅读前辈的作品、画家临摩前辈的画作都只是一个学习过程而不是创作,但京剧演员在台上演绎传统剧目却可以加入自己的创造而成为“自己的作品”。比如一出《定军山》,谭鑫培演的和杨宝森演的就不是一个味儿,张文涓来演又是一种风格,再换了关栋天那又不一样了。所以,传统剧目的继承对于演员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往往也能成为一种创作。

“重新编、轻传统”愈演愈烈

据柴俊为介绍,恢复一出传统大戏,最多需要10万元左右,而去年戏曲频道在上海大剧院推出的两台旨在鼓励挖掘、继承京剧传统剧目的“抢救演出”总共花费不过9万元,这比起近年来京剧舞台上动辄百余万甚至数百万的“大制作”新编剧来讲,不过“九牛一毛”。
但是,由于现在不少高规格的评奖,都规定参评剧目必须是“原创”,也就是说必须是新编剧,这使得各戏曲院团投排新编剧目的热情空前高涨,而对传统戏挖掘、整理、演出的投入则往往少得可怜。另外,一些地方规定必须是新编剧才能得到政府的投资,也使得“重新编、轻传统”之风愈演愈烈。
如果说前辈大师当年限于技术条件不可能把自己的艺术完整地记录下来,那么在家用摄像机已经普及的今天,把老艺术家的“玩意儿”留下来其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难道我们非要等到本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的经典老戏迫不得已用“音配像”来克隆,等到那些优秀的剧目“戏随人去”无可挽回时,再后悔吗?(记者 王剑虹)

相关链接

“音配像”留住京剧老剧目

为了抢救和振兴京剧艺术,从1985年起国家启动了京剧音配像工程,至2002年全部完成。在17年里录制京剧355部,制作光盘582张。音配像的剧目大部分是上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京剧舞台上的艺术珍品,涉及京剧各个行当、各个流派,基本囊括了近代京剧黄金时代大部分名家的代表作。
京剧音配像选择京剧老艺术家最佳的录音版本,聘请高级录音专家在老艺术家或其弟子、后人的参与下,进行录音编辑、整理。然后选择适当的配像演员,从表演风格、演唱技巧、形体特征、动作节奏乃至心理创作状态,认真地学习,反复地排练,按照录音对口型配像,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示和接近各位老艺术家的流派特色,以体现他(她)们的唱腔美、形体美、语言美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