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生兄:

您为京剧现状“忧心如焚”,“泣天长啸”,实令人敬佩。 那些反对你我观点的好心朋友以为他们才是最关心京剧命运的积极分子,视吾等为守株待兔的消极者,甚至说蒋锡武先生“观点是迄今为止最糟糕的”,是“比较典型的空谈者”。“话不投机半句多”,“人各有志不能强勉”,我真不愿同他们去费口舌争论了。

回顾京剧之往日,八年抗战、十年内战并未使其败落,上世纪50年代还是繁荣昌盛的,64年提倡现代戏以至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传统京剧受到的重创自然是有目共睹的,多少艺术家的黄金时代甚至生命被断送!更严重的是文革的后遗症:京剧接班人和观众均出现一个断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传统京剧还是有过短暂的复兴。可现今的状况确实是每况愈下,奇怪的是党和政府越是提倡“振兴京剧”,京剧越是不景气。症结在哪里呢?

先把话题扯远些,举两个与京剧毫不相干的实例。1、我女婿是电机工程师,原在一家国营电机厂供职,因厂子效益不佳应聘去了一家乡镇小厂任总工兼付厂长,生产同样的产品效益却非常好,小厂办的蒸蒸日上,兼并了别的厂,规模越办越大,而原来那家国营厂早已停产靠卖地皮勉强发工资。2、我所在的济南市原来几家规模最大的国营百货公司先后已倒闭,外资或台资的超市却在短时间内红红火火地、接连不断地办了起来。这两个实例说明,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国营的体制出了问题——总是让外行去导内行,在计划经济时代还能混得下去,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就逃不脱被淘汰的命运了。

不便把话说得太白了,京剧落到这步田地,难道与剧团上面的“婆婆”们无关?我曾当面问过某京剧院的副院长兼主要演员:“你们这出戏(新编历史剧)靠演出能收回成本吗?”答曰:“我们排演此戏并不为演出,原是为了参赛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参赛就要搞得不像京剧呢?显然是“婆婆”引导的结果。听听那些“婆婆”们喋喋不休的唠叨:“京剧要适应现代青年观众的口味”;“京剧节奏太慢,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改变一桌二椅的陈旧设施”;“京剧音乐太落后,要引入西方交响乐”;“锣鼓太喧闹,应少用”;“韵白大多数人听不懂,应改用普通话,取消上口字”;“京剧要以表现现代题材为主”;“脸谱、挂髯口脱离生活现实”;“…… ”。

如此“振兴”下去京剧岂不名存实亡!我觉得如果用“揠苗助长”来形容那些在“振兴京剧”口号下大刀阔斧“改革”京剧,劳民伤财搞“大制作”的人们似乎还不够恰当,他们简直是在“挂羊头卖狗肉”而且“拉大旗作虎皮”,不惜败坏京剧而往自己脸上贴金——改革猛士之金字招牌。此类人目前有权有势,吾等势单力薄,绝无与之较量之可能。小弟想得开,不值得为此生气伤神,现今对策是对“大制作”一概不看,偶尔瞥之,只当游戏,不必认真。要紧之事是尽量多储存前辈大师之音像资料,有朝一日无真正名副其实的京剧可观时,坐在家中听听录音看看录像度过晚年可算无悔矣!

本贴由撕边一锣于2004年11月01日17:42:52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