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院《王子复仇记》丹麦热演启示录

张裕

《王子复仇记》赴丹麦演出获得成功,载誉归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祝贺上海京剧院为使京剧艺术走向世界作出开创性的成功尝试,希望认真总结经验,使国粹京剧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多作贡献。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指出此举颇有新意,对如何弘扬民族文化很有启发 当中国的国粹京剧遭遇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故乡所产生的巨大“艺术化学反应”,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7月24日至8月4日,上海京剧院赴丹麦参加第24届“哈姆雷特之夏”艺术节,演出根据莎士比亚著作《哈姆雷特》改编的京剧《王子复仇记》。4台演出的戏票早早售完。在观众的热情要求下,主办方只得将彩排票以半价出售,短短两天内,也被一抢而空。演出时,观众响起了近30次掌声。演出结束后,观众又以热情的掌声表达他们对这一从未见过的京剧“哈姆雷特”的喜爱。很多丹麦人激动地用“很东方,也很莎士比亚”来形容《王子复仇记》。还有观众说“京剧本身的魅力如此强烈!它给我们已经听得有点腻味的莎士比亚对白带来了新意。”丹麦的媒体更是前所未有地一致给予《王子复仇记》“五星”的评价。
上海京剧院新编京剧《王子复仇记》赴丹麦演出获得成功,载誉归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祝贺上海京剧院为使京剧艺术走向世界作出开创性的成功尝试,希望认真总结经验,使国粹京剧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多作贡献。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指出此举颇有新意,对如何弘扬民族文化很有启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要求上海的文艺院团认真学习贯彻市委领导指示,努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只占全球总量的0.3%、国内文化贸易逆差缺口日益增大的今天,“哈姆雷特”唱着京腔回归故里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呢?

成功创意,针对需求制作剧目

京剧《王子复仇记》在丹麦的两大文化遗产之一——露天的克隆城堡内演出。深蓝夜空和满天星斗勾勒出城堡的轮廓,烘托着舞台上的华丽多姿的京剧表演。隐约传来的海浪拍岸声,海鸥的鸣叫声与城堡报时的钟声,与舞台上的京剧演唱碰撞在一处,营造了难以言说的戏剧气氛。“在哈姆雷特生活过的城堡,用中国京剧演绎莎士比亚,这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创意!”丹麦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前驻华大使白慕申激动地说。
这个创意最初与中国驻丹麦大使甄建国有关。去年2月,甄建国在考察了国内几家主要京剧院团后,希望上京能排演京剧版《哈姆雷特》,参加丹麦“哈姆雷特戏剧节”。
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当即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哈姆雷特》是西方经典名剧,与中国京剧相结合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将带来中西方文化的一次碰撞。
在很多老外眼中,中国的京剧或许只有《闹天宫》、《盗仙草》、《三岔口》,也许只留有满台精彩打斗的印象。国内的京剧院团也经常赴海外演出,但摆脱不了以武戏为主的模式,所有故事更是离不开三千年的中国题材。京剧所表现的内容多半不为外国人所熟悉,因此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而《哈姆雷特》则不同。尤其对于每年都举行“哈姆雷特戏剧节”的丹麦人来说,莎翁笔下的故事、乃至台词他们早已烂熟于心。“舞台上有令人惊奇的造型、服饰、音乐、歌舞,甚至杂技……不过,最令人惊奇的还是京剧音乐,它如此精确,总是紧紧抓住你的注意力。”看,丹麦观众已完全醉心于京剧艺术了。
针对市场需求,以销定产,正是《王》剧成功的重要原因。由于文艺院团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导致剧目演了一两场就不能演出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并不少见。而且,产品一旦适销对路,其影响即会迅速扩散。果不其然,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节就主动找到上海京剧院,邀请《王》剧今年10月前去演出。

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能立足世界

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单跃进说,京剧《王子复仇记》是中国经典拥抱西方经典的成功尝试。导演石玉昆解释说,莎剧和京剧都是诗化的艺术,《王》剧追求的是“魂是莎剧、形是京剧”的艺术境界。丹麦的文化界人士在观看演出后也赞叹说,《王》剧以中国京剧的“形”深刻表现出了莎士比亚剧作的“魂”。
对“哈姆雷特之夏戏剧节”,也曾有国内的话剧团有意参加。但甄建国大使认为:用话剧演《哈姆雷特》,丹麦人已司空见惯。而唯有用国粹京剧来演绎,才能传递令西方观众眼睛一亮的“东方文化”。驱车3小时从瑞典赶来观看演出的艾兰德女士说:“在经历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变时,中国仍然拥有如此古老、精美而令人震撼的艺术,这非常了不起!”事实证明,用最纯粹的中国传统艺术去碰撞西方经典,呈现出中国文化古老和现代的双重面貌,将给观众提供新的审美体验。
据统计,中国有16个剧种演绎了12部莎剧,仅京剧就有5部。但在新世纪里,京剧《王子复仇记》堪称国内第一部成功演绎莎剧、并获西方观众认同的作品。该剧完全让其回归京剧本体,从编剧、导演到表演,无不进行了“中国化”和“戏曲化”的处理。如莎剧原著中不少脍炙人口的独白,都改为京剧唱段。全剧的故事由丹麦搬到了虚拟的赤城国,人物也都以中国姓氏命名,如哈姆雷特摇身变成了子丹王子,奥菲莉娅成了殷缡小姐等。
巧妙运用京剧特有的丰富手段,表现莎剧中鲜明的人物个性,又是《王》剧的一大特点。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曹树钧教授分析说,《王》剧第一场《遇魂》,判官用了“喷火”这一特技,揭示了哈姆雷特之父(剧中为雍伯)在地狱受的煎熬,从侧面反映哈姆雷特(剧中为子丹王子)心灵的苦痛。又如,让圆滑世故的奥菲莉娅父亲(剧中为殷甫)走“矮子步”,以表现这位“丞相”的人格低下,也很有特色。莎剧与古希腊悲剧不同,注重悲喜交叉,而《王》剧中有“戏中戏”场面,其中中国特色的大头娃娃、木偶的表演,轻松有趣,巧妙地转换了舞台气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京剧《王子复仇记》又一次印证了这一至理名言。

小制作,让剧目在市场中自由驰骋

一台气势恢宏的舞台作品,却因为人员过于庞大、舞美太为复杂而导致成本激增,以至无法出国甚至赴外地巡演的例子,在如今的演出界并不少见。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荣广润认为:“艺术创作应该多元,剧目创作绝不要在大制作、滥用大牌明星这一棵树上吊死。《王子复仇记》是小成本、小团队的小制作,却让其轻装上阵,驰骋海外。” 当时投排《王子复仇记》时,上海京剧院就有这样的考虑:进,可打开丹麦等海外市场;退,可轻车简从进校园,为大中校园普及京剧艺术。《王子复仇记》全剧演员总共12名,分别赶演剧中有名有姓及龙套30多个人物,有的演员要1人顶5个角色。全剧的舞台美术空灵、写意,通过对4扇可折叠的屏风与5把椅子的灵活运用,分别交代宫廷、城垛、坟地、御苑、校场等场景。《王》回归了京剧的“大衣箱制”,充分利用了京剧的传统服装,大大节省了制作成本。
《王》剧在策划之初即确定了起用年轻演员及创作人员的思路。除导演石玉昆和作曲金国贤为资深艺术家外,其他如编剧冯钢,舞美设计陈益娜,灯光设计孙浩、陈晓东,鼓师刘磊,主演傅希如、郭睿玥、赵欢、陈宇、严庆谷、高明博、刘大可等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25岁。在丹麦演出时,观众对能文能武、嗓音透亮的主演傅希如以及郭睿玥、赵欢等演员都极为喜爱,纷纷用上台拥抱、合影拍照等形式表达他们的心情。
开拓海外市场,对那些初出茅庐、难得有机会登台的新秀而言,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摘自 《文汇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