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京剧改革的话题众说纷纭,有说京剧要发展就必须走改革之路的,有说不能随便乱改的,我本人则主张京剧不能改革,细述如下。

一、京剧不能改革的理由

京剧改革的话题之所以众说纷纭,我认为是对京剧改革的目的认识不明确,说不清应该改什么,改到什么程度。之所以目的不明确,是因为弄不清什么是京剧,以至于现代京剧是不是京剧都成了问题。
到底什么是京剧,京剧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能不能改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不揣冒昧,试着先提出一个京剧的内涵,或者叫做京剧的特征,供爱好者参考,京剧似乎应当包括以下特征:
1、唱腔以皮黄腔为主,附以南梆子、高拨子、四平调、昆曲、民间歌曲小放牛等曲调;
2、念白以韵白、北京方言为主,偶尔可以使用湖北方言、山西方言,其他语音一律不准使用,尤其不准使用普通话,使用普通话就是“话剧加唱”、“白开水、没滋味”;
3、文场以三大件为主,绝对不准加入西洋乐器,考虑到在京剧文场中加入京二胡是梅兰芳先生的一个创举,可以考虑在文场中加入一些民族乐器,因为京剧在近200年间才加入一件京二胡,所以必须做到每若干年才能加入一件民族乐器;
4、京剧服装必须以明朝服装为主,如要增加其他朝代的服装,必须经京剧协会讨论批准;
5、京剧武打必须以传统套路为准,不能引入新的套路,尤其是李连杰拍了《少林寺》的电影以后,新的套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如果随便引入武打套路,不利于程式化的保持,而且特别规定不准使用步枪等现代化道具武器做为道具;
6、布景必须坚持虚拟化的原则,保持京剧布景的含蓄美,坚决不准使用浮浅直白的实物布景;
7、剧情也必须坚持虚拟化原则,四个龙套代表千军万马。 等等。 以上特征不过是一家之言,算不得数。但是只要有了一个公认的京剧的标准特征,京剧改革的问题就没有可争论的了,只要按照京剧的标准来衡量一下,符合标准的,就是京剧,不符合标准的,一律逐出师门。所谓的京剧应不应、能不能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确定京剧的标准特征问题。 这也是我认为京剧可以不改革的主要理由。只要京剧的标准特征确定了,随便改革了哪一条,京剧就不像京剧了。
那么就会有人问我:“按你的说法,现代京剧不是京剧吗?”这还用问?现代京剧不符合京剧标准特征,应当立即将其逐出师门,永远不得回山!
还有人会问我:“裘盛戎先生演出的《雪花飘》、《杜鹃山》、李少春先生演出的《白毛女》算不算京剧?”按照标准,当然不能算京剧,如果这些戏算京剧,那么多现代京剧不就都可以叫做京剧了吗?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不仅不能开口子,而且必须把裘盛戎、李少春开除出京剧籍,永不叙用,按照国人的传统,对这种背叛师门、大逆不道的行为本应诛灭他们演过的所有剧目,考虑到他们为京剧发展曾经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他们演出过的符合京剧特征的剧目特准予列入京剧发展史册。
这么做是不是很清楚?所以完全不用费神讨论京剧改革的问题,京剧艺术大师、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专家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千万不能被京剧改革拖累住身子,以至于把发展京剧的重担撇在一边,那可就真成为毁灭京剧事业的罪人了。
发展京剧的重担是什么呢?窃以为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编一套教材,包括中专、大专、大本、研究生的系列教材,教材应包括京剧发展史、京剧发声、脸谱、韵白、唱腔、板式、锣鼓经、虚拟剧情、虚拟布景、京剧武打、京剧服装、京剧伴奏、京胡演奏法、京剧剧本、优秀剧目选编、各流派艺术特点等等。现在哪一门专业都有自己的教材,而且非常系统,而且非常普及,而且在新华书店、大学、自考点都能买到,有的专业不用进大学的门,仅靠自学就能成才,我们京剧总不能说连一本像样的教材都没得可卖,没听说过那个专业有还没拿到大本文凭,反而拿到研究生文凭的现象吧?这个任务是不是非常重大,是不是关系着京剧的生死存亡?
二是编一本《京剧韵白字典》,以便流传后代,如果仅靠口传心授,只怕迟早会失传。
三是制定京剧教育规划,建立京剧学府,纳入国家正式招生计划,走正式的招生渠道,这才有一点发展京剧的气氛。 四是成立京剧资料馆,把历史上的京剧剧目资料搜集起来,永远保存;同时成立京剧博物馆,搜集散落的文物资料,供后人学习景仰。
做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认真做一些这样的工作,比耗费精力讨论什么京剧改革要有意义的多。 这些工作做好以后,京剧就可以告慰祖师爷,在我们这一代,已经把妄图摧毁京剧的叛逆清除出了师门,替祖师爷清理了门户;同时把京剧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即此即可保证京剧流芳百世,永垂青史,再也不用担心京剧会失传了;而且由有志之士捐资建立了京剧最高学府,保证了京剧事业的后继有人,请祖师爷放心,也请全国人民放心,京剧决不会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二、现代京剧怎么办

文章写到这里,可能喜爱“现代京剧”的朋友们早已骂了我十八遍祖宗了,我在这里真诚地向喜欢“现代京剧”的朋友们表示歉意,我本人喜欢传统京剧,但是我也非常喜欢“现代京剧”,尤其喜欢样板戏,因此我非常理解“现代京剧”的朋友们的心情。当初为了演好“现代京剧”,解决一个个从未遇到过的困难,曾有多少人呕心沥血,做了多少无私的奉献,创造了多少脍炙人口的唱段,却从来没拿过稿费,没留下名字,至今人们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做了无名英雄,你们创作的现代京剧堪称是艺术史上的奇葩,我认为,如果把“现代京剧”的道白改成韵白,京剧历史上没有哪一出剧目在艺术水准上能与“现代京剧”比肩。
但是“现代京剧”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受到非议,被称为是“话剧加唱”、是“白开水、没滋味”,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现代京剧”就更引起了一些朋友的不满,有的一听样板戏就想起牛棚;有的只要再见到这种革命的样板戏,就像曾经吃过一只苍蝇,马上就想呕吐;有的认为“现代京剧”可以叫“江剧”、也可以叫“青剧”,就是不能叫“京剧”,还有的甚至认为“现代京剧”就是破坏京剧的罪魁祸首,所以“现代京剧”成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弃儿。京剧曾经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兼收并蓄,吸收各姊妹艺术的营养,才发展到今天的成就,为什么偏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现代京剧”这么视若寇仇、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呢?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人家不喜欢,“现代京剧”也就没有必要非得死乞白赖的留在京剧界中,留在那里有什么好处?除了给人家的改革添麻烦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意义了。况且中国古话说:龙生九种,种种不同,总不能九个儿子都叫龙这一个名字吧?譬如蒋介石的儿子如果还叫蒋介石那就乱套了,就是叫小蒋介石也不好听,还是另起一个别的名字的好。
对于一些人对“现代京剧”的攻击,也不必往心里去,他们攻击“现代京剧” 是他们没有知识,连200年以前的资产阶级都懂得“我虽然非常反对您的观点,但我必须尊重您说话的权利”,这个道理他们不懂,他们想彻底消灭“现代京剧”,那就随他们去好了,“现代京剧”能不能存在,不会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有人说中国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100年,但在封建专制的残余、不准别人说话这一点上,恐怕有人要落后200年,我们不必和他们一般见识,我们只考虑怎么把“现代京剧”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既然我是把“现代京剧”逐出师门的罪魁祸首,我自然有义务为“现代京剧”起一个更好的名字,现在我就先起一个名字,供“现代京剧”的朋友们参考。 起名之前先要确定起名的原则。我觉得给“现代京剧”起名首先要考虑名字的时代性。京剧和“现代京剧”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京剧使用韵白,而“现代京剧”使用普通话对白,这一区别就体现了二者的时代性。韵白是国家推广普通话以前的产物,是那个时代的普通话,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京剧艺术大师们在各省方言林立的情况下,综合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方言的特点,创造出了韵白这一比较容易听懂的当时的普通话,这是一个专利级的发明,此举不仅为普及京剧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韵白被评剧、豫剧、汉剧、黄梅戏等剧种广泛使用,也促进了这些剧种在全国的传播。但这个韵白普通话毕竟是一种局部普通话,只归纳了几种方言的特点,而且还包括尖团字、入声字,因而这种韵白普通话的适用范围还存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国家推广、普及适于全国使用的普通话,这个普通话比韵白普通话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阔,更容易让全国各民族都能听懂,而“现代京剧”就是以普通话为对白语言的,因此,“现代京剧”的新名字应当带有推广普通话的这个时代的特征。 其次,给“现代京剧”起名字要考虑地域性。
戏剧的命名似乎以体现地域性特点的居多,如豫剧就是河南地方戏,粤剧就是广东地方戏,京剧就是北京地方戏等等。京剧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恕我寡闻,我实在是不知道,但我猜京剧名称的来历不外乎有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徽班进京以后,凭其才艺在北京站住了脚,故而自命为京剧;第二种可能是徽班进京以后,受到北京人民的喜爱,故而北京的百姓把皮黄腔称为京剧;第三种可能是京剧进入皇宫内苑演出时,获得了太后老佛爷的赏识,老佛爷金口一开:“这个戏叫皮黄腔多难听啊,改个名字吧,让皇上赐个名,就叫‘京剧’吧。” 不管京剧的名称是怎么来的,这个名称确实体现了浓厚的地域性色彩。民国政府建都南京时,把北京改成了北平,京剧也立刻改名成了“平剧”,原来京城原有的“平剧”自然得让着京城老大,把自己“平剧”的名字让给京剧,在自己原来名字的“平”字旁边加一个言字边,把“平剧”改成为“评剧”。共和国定都北京以后,“平剧”又改名为“京剧”,可见京剧是把自己看成与北京同生死共存亡的北京地方戏的。
而“现代京剧”的地域性就不仅限于北京一地了,回顾一下就可知,“现代京剧”几乎唱遍了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那时连县里都有唱样板戏的京剧团。因此,给“现代京剧”命名必须体现这一地域性特点。
原则弄清了,“现代京剧”的新名字已经呼之欲出了,现在我就正式提出一个建议名,这个名字可以叫做: “以国家推广的普通话为基础的、能让全国各民族兄弟姐妹都能听得懂的戏剧”。
哎呀,老先生!您这个名字起的太长了一点儿吧? 名字确实是长了一点,不过,长一点能说明白含义,不容易产生误解。另外国人都有非常的简化、浓缩的能力,他们立刻会把这个名字简化为——“国剧”,被简化以后的名字怎么样,还不错吧!
“现代京剧”改名为“国剧”以后,就可以不受以前困扰的约束了,今后再也没有人骂“现代京剧”是欺师灭祖、背叛师门了,“现代京剧”从今以后可以按照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大胆演出受各族人民群众喜欢的现代戏,大胆编演新戏,不断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有人说现代京剧是“高大全”,对这样的话不用去理会,其实京剧比别人更高大全,你看京剧里的诸葛亮,明明是阻挠祖国统一,六出祁山发动战争,结果次次失败,最后把自己的性命都丧在五丈原,导致蜀国灭亡,却始终不悟,这是不是高大全?如果说诸葛亮的高大全责任在罗贯中,不能怪京剧,那么咱们就看2005年6月上演的新编历史剧《袁崇焕》,袁崇焕被崇祯帝处以千刀万剐的极刑,却至死不思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只是一再表明自己为了人民安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大全形象,这可能吗?你光顾自己高大全了,皇帝把你杀了,你还可以保卫人民安危吗?你连这一点智慧都没有,不值得你总结吗?还有袁崇焕的英雄老母亲,她老人家在儿子被赐死、自己被发配充军以后,本应对皇帝感激涕零,感谢皇帝没有将她全家满门抄斩,但她却在戏中公开大骂皇帝是昏君,犯了这样一种十恶不赦(十种不能赦免的死罪)的大不敬的罪过,崇祯皇帝竟然不予追究,不仅说明皇帝是非常仁慈的,而且这样英雄母亲教养出来的袁崇焕儿子应当领导辛亥革命才对,你看这是不是高大全?
其实谁都想把自己崇拜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本无可厚非,因此我们不攻击别人是高大全,因为我们只要知道,“现代京剧”曾经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就够了。我们还可以诚恳地给新编历史剧《袁崇焕》提一点建议,如果把英雄的形象降低一点,就可以更加突出该剧的悲剧性,更充分地揭露封建专制的愚昧和无知,从而把剧目精炼成经典剧目。
有人说“现代京剧”是“白开水”、是“话剧加唱”,这次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国剧”的宗旨就是必须以普通话为基础,就是普通话加唱,加唱不仅加皮黄腔,而且还可能加一点评剧、梆子以及其他各种地方戏曲的腔调,真正体现“国剧”的博大胸怀。
除了演好自己的戏以外,还有两件大事要想着办。一是要把裘盛戎先生、李少春先生、袁世海先生,以及所有为“现代京剧”花费过心血的艺术家们以“创立、发展国剧的先驱”的尊称载入国剧史册,不忘前辈们为发展“现代京剧”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是要整理现代京剧的剧目,有人说文革十年间,文艺园地一片荒芜,只剩了八个样板戏,其实不然。我记得除了《智取威虎山》(京剧)、《红灯记》(京剧)、《沙家浜》(京剧)、《海港》(京剧)、《奇袭白虎团》(京剧)、《红色娘子军》(舞剧)、《白毛女》(舞剧)、《交响音乐沙家浜》八个样板戏以外,同时演出的还有:《龙江颂》(京剧)、《红色娘子军》(京剧)、《杜鹃山》(京剧)、《节振国》(京剧)、《平原作战》(京剧)、《磐石湾》(京剧)、《审椅子》(京剧)、《红云冈》(京剧)、《渡口》(京剧)等大小京剧,另外文革刚结束时,还有一部《蝶恋花》(京剧), 这些剧目都应纳入国剧的范畴,其他还有文革以前演出的如《八一风暴》(京剧)、《六号门》(京剧)等,尽管有的戏的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但是这些剧目的唱腔却有着非常高的水平,如大师李丽芳在海港中的唱腔完全有独具一格的流派风范,这都是应当很好地继承的。
除了这两件大事以外,如果评剧现代戏也要求加入国剧行列,以及其他如:《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半篮花生》(越剧)、《沙家浜》(粤剧)、《渡口》(河北梆子)、《人老心红》(淮剧)、《拣煤渣》(淮剧)、《沂蒙颂》(舞剧)、《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管得好》(吕剧)、《三定桩》(莱芜梆子)、《小店春早》(黄梅戏)、《半边天》(吕剧)、《红霞万朵》(黄梅戏)、《两张图纸》(湖南花鼓戏)等等一大批地方现代戏也要求加入国剧,怎么办?我建议国剧应当展开博大的胸怀,凡是以推广普通话为基础的、或把地方方言进行加工提炼,使其既有方言味道,又能让全国观众听得懂的,都应当纳入国剧的范畴。既然称作国剧,就可以在国剧麾下,包含国内的各优秀剧种,顶多在名称上多加几个字就是了,例如某某日上演《金沙江畔》(国剧·评剧),这样才有泱泱大国的“国剧”气派。
好了,“现代京剧”可以含泪拜别师门,另起炉灶了,这样一来,泼天的大事也都了了,以后凭自己的本事挣饭吃,自己没有了以往被别人看不起的烦恼,也给京剧减轻了一个大负担,那就是,京剧再也不用为自己的改革发愁了。

三、如何发展京剧

文章写到这里,京剧的朋友们恐怕也早已骂了我十八遍祖宗了,我在这里诚恳地向这些朋友们道歉。因为我是非常热爱京剧的,但平心而论,现代京剧分出去,比留在家里好,而且即使现代京剧分出去,也脱离不了和京剧的血缘关系,不管到什么时候说起来,“现代京剧”也是京剧的亲生儿子,“现代京剧”发展成“国剧”,那也是京剧老子永远的骄傲。 但不管怎么说,“现代京剧”也曾经是京剧的一个改革方向,从今往后,如果“现代京剧”不是京剧了,京剧的改革就更加没有方向了,京剧怎么办?京剧的发展方向不是更渺茫了吗?
其实不然,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京剧拔根汗毛,就比“现代京剧”的腰还粗,只要京剧稍微振作一下,就可以发出灿烂的光芒。具体怎么办?我觉得只要做到“创新流派”,“出新剧目”,“更新观念”就足够了,而且要做到这些并不是很困难,君若不信,请听我慢慢道破玄机:
1、怎样创“新流派” 创“新流派”,首先要打破两个枷锁,一个枷锁是:“只有全面继承才能发展”,意思是如果你没有全面继承,你只继承了一点皮毛,或者你只继承了半瓶子醋,你就没有资格创“新流派”。
为什么说这是个枷锁?一是因为“全面继承”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全面继承”。如果我们问孟广禄先生,您全面继承了裘派艺术了吗?孟先生一定会回答:不行,还差得很远。如果说这么问是强人所难,那么我们换个问法:李胜素老师您“继承”了梅兰芳大师的《贵妃醉酒》这“一出”戏了吗?李老师估计也会回答:不行,还差得很远。这种回答不只是谦虚,而且广大观众对这种回答也是认可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大师和弟子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在气质上、或者是在喉咙的构造上,都会和大师有相当程度的区别,弟子怎么可能全面继承老师的东西呢?
其二,“全面继承”是部门相关领导的事,领导组织把京剧教材编好了,京剧就不会失传了,这才叫做“全面继承”,如果这个工作没有做好,京剧如果失传,应当打相关领导的板子,不能把继承的责任推给广大演员,让广大演员承担全面继承发展京剧的责任,广大演员对承担全面继承的责任没有任何义务。
其三,“全面继承”的说法不符合辩证法,是不科学的。齐白石老先生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所以齐老先生的弟子在绘画上就不搞“全面继承”,而是着意创新,因而出了许多有成就的大家。京剧的老前辈也讲究因材施教,不是要求学生像老师,而是按照学生自身的条件,发挥这个学生自身的特点,通天教主王瑶卿教过的四大名旦,并没有要求四大名旦“全面继承”什么,而是让四大名旦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今天的“全面继承”似乎就是看谁学得像,按照白石老先生的说法,岂不是“越像越死”,如果学的绝对像,那京剧就死定了。
在“全面继承”氛围下,孙毓敏老师不得不说:“60岁以后再创流派”,此话非常有道理,你60岁以前就创流派,你的师傅、师伯、师叔还都在世,人家骂你一句:“你才学了几出戏,就想创流派?”或者骂你一句:“刚有了点名气,就想超师傅?”恐怕绝对没有你的好果子吃,唾沫星子就会淹死你。
所以要创新流派,必须打破“全面继承”的枷锁,从学戏就开始就想办法出新,您只学了一出戏,就唱出了新意,这有什么不好?从这个角度说,您出新的年龄越早越好,您十几岁就出新,二十几岁就成名,您还赶不上马连良呢。
第二个枷锁是:“大师的东西已经炉火纯青,成为经典,很难改动。”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说,但我觉得,在唱腔上,1234567七个音符排列组合成的旋律可以是无限多的,四大须生都唱过“劝千岁杀字休出口”,世界上就不会出现第五种唱法吗?我看未必,如果用心,再出四种唱法也是可能的。在唱词上,更不能说是“炉火纯青”,譬如脍炙人口的《淮河营》中的唱词“三人同把那鬼门关上爬”,连中学生都能看出这句唱词在语法上有毛病,唱词中“把”字不能和方位词“上”同时表示一个事物,用“把”字,就不能用“上”字,可以改成“三人同把那鬼门关爬”;或者用“上”字就不能用“把”字,可以改成“三人同往那鬼门关上爬”,这样就符合语法规则了。
我们再来看一句唱词,《借东风》中有一句:“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如果别人称赞诸葛亮,这样说是可以的,如果是诸葛亮自白,这样说就不妥,古人称“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扶保刘备,一生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怎么会自吹“犹如反掌”呢?“天书”者,外文军事著作也,诸葛亮肯定会知道学习一门外文的难度,他绝对不会洋洋得意地自吹自己学一门外文“犹如反掌”,这不符合他的性格。这句唱词如果改成“习天书学兵法扶保汉邦”,恐怕要更符合人物性格一些。唱词改了以后,曲谱就得跟着改,这样才能保证字正腔圆,词曲都改了,新意就出来了。
我们再来看一段脍炙人口的梅兰芳大师的“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哇,玉兔又早东升”,唱词中的“冰轮”、“玉兔”指代的都是月亮,唱词的意思就是“海岛月亮初转腾,见月亮啊,月亮又早东升”,到底是“初转腾”还是“又早东升”?如果改成……,算了,我这个门外汉就不要在这里班门弄斧了,天下明白人多的很,我们只要看清楚一点:大师的东西并不是“尽善尽美、很难改动、不能发展”就足够了。
如果有人有决心创新腔、唱新声、我是十分愿意出力帮忙的,我的网址是(tswx18@163.com)。
两个枷锁打破了,创立新的流派就不难了,大师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创立流派的关键就是不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就会出现新的大师。
2、出新剧目 梅兰芳大师说过,我的戏连演一个礼拜也没人看。京剧历史二百多年了,您总让人听“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一出戏让人听二百年总说不过去吧?况且我们总说“文革十年只剩了八个样板戏”,粉碎四人帮已经30年了,如果我们一出经典剧目也拿不出来,恐怕也说不过去吧?所以,出新剧目已经是十分急迫的事了。但现在人们只愿意写小品,似乎郭沫若、田汉等大剧作家一死,就没人会写大戏了,个中原因何在,恐怕与没人倡导有关。只要鼓励,例如象1964年那样,搞一次全国性的新剧目观摩演出,新剧目一定会百花齐放。
过去大师们几乎都自己写剧本,或聘请专家为自己写剧本,这个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
3、转变观念 现在的僵化观念主要表现在守旧上,凡是旧的一切都好,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除了前面提到的“只有全面继承才能发展”、“大师的东西已经炉火纯青,成为经典,很难改动”、等以外,表现还有以下几种:
一是“以大师为准”。目前各种赛事的评委,一出口就是“你这里唱得不对,大师是这样唱的,你应当这样唱”,极少能听见“你这里唱的有新意,跟大师唱的不一样,这样唱好”的鼓励创新的语言,把好端端的大赛弄成了八哥学舌大赛,这样下去真的要把京剧弄得应了齐白石老先生“像我者死”的话了。
二是“京剧要争取观众”。
毛泽东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说过,“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该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此,应当是京剧为人民大众服务,不应当是人民大众为京剧服务,京剧争取观众的说法,显然是有些本末倒置了,树立了京剧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观念,京剧就获得了无限的生机;如果京剧只是自我欣赏,而且争取观众也来参加这种自我欣赏,京剧的前途是不问可知的。
不多写了,希望以上所写的能证明我是确实喜欢京剧的。

本贴由和事佬于2005年8月20日08:48:17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