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海开幕之际
今天,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上海开幕。经典的重温、新剧的激赏、群文的普及,历时半月的艺术节,将奉上完美的“大餐”,让市民走近国粹,聆听名角,亲身感受京剧无尽的魅力。
当锣鼓敲响的时刻,当全国京剧人汇聚上海的时刻,当梦幻般的优雅再一次打动我们的时刻,有理由回望:
这一个城市,与这一个剧种,相识138年的不朽传奇……
结缘,上海取名
知道吗?京剧的名字,还是上海起的。
在北方,国戏诞生的半个多世纪间,一直叫二黄或皮黄。1876年,也就是光绪二年,3月2日《申报》登了一篇《图绘伶伦》的文章,介绍北京前门一带画铺所绘戏曲艺人画像的情况,其中有这么一句:“京剧最重老生……”据考证,这便是“京剧”首次见诸于文字的记载,此后,“京剧”一词逐渐通行全国。这个称呼的渊源,还得往上推整10年,同治六年(1868年),天津的皮黄班子首次来沪,在满庭芳茶园演出,就被称作“京班”。
从“初不知二黄调”到“市井儿童信口成腔”,不过十年,京剧在上海大受欢迎,并逐步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人称海派,也称南派。“上至汉口,内及苏杭,远去闽粤……佥以上海为根本”,可以说,正是有了上海作据点,向南方广阔地域的辐射,才使京剧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大剧种。
为什么一个北方戏种,能在南方的上海立足稳固并发扬光大?为什么已经开埠的上海,近有昆山昆曲,远有西洋歌剧,却独独为京剧“趋之若狂”?
“昆曲太雅,歌剧太洋,而京剧,既有北曲的刚劲明快,又有南曲的委婉深沉,在声腔的行当化和演员个人化上达到空前高度。它吸收了许多有益的艺术元素、规范和技巧。这就造成了它的审美优势,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这和上海多元的城市文化其实是相通的,所以上海人对京剧一见倾心。”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高春明说,“这样的热情,加上上海远离政治漩涡中心,是清末混乱政局中难得的平静之地,经济发达实力又居全国之首,市民阶层出得起钱看戏,很快,上海就成了全国最大的演出市场。”
辛亥革命后,内廷供奉取消,堂会也大见减少,名角更是蜂拥上海。当时北京名伶间流传“去一次上海,能吃一年”。是上海,给了京剧新活力,更带来了京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鼎盛繁荣。可以说,当时京剧在上海演出之多、从业人员之众、普及之广,在全国无出其右。
“嘿,真可以说一句,哪个名角不到上海,就不能唱红!四大名旦中,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三位都是在上海唱红的。日后京剧三大表演体系中的梅派和麒派的发展,也和上海息息相关。”《中国京剧史》下卷主编沈鸿鑫说。
“正是从上海,京剧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这样评价京剧与上海的结缘。
创新,自始贯之
如果说北京以皇城根的恢宏赋予了京剧厚重的气质,那么上海,这个在中国首开风气之先的国际化大都市,给予了京剧生机勃发。
创新,上海城市文化中自始贯之的精神,使在帝都已经成熟了的京剧艺术,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第一次,京剧演出不在老式的茶园子里,而是完全西洋半月形的镜框式舞台剧场;第一次,京剧不是以演员对白或动作,而是用西方引进灯光转换,来区分白天黑夜;第一次,京剧不再是传统的“一桌二椅”单调空间,而采用了西方的转台装置和机关布景;第一次,京剧不仅给观众以“听”的享受,更带来了“看”的美感……
徽剧、昆曲、话剧、电影、甚至芭蕾……华洋杂处古今融合的文化氛围,孕育了京剧革新丰厚的土壤。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对海派京剧地位的奠定居功至伟,他突破了当时只重“唱”的倾向,倡导“整体的戏剧”。龚和德这样告诉记者:“作为改良运动的继承者,作为新文化批判的积极回应者,周信芳借鉴话剧的心理技巧,使程式规范融进了写实生机,让京剧回到了生活。”
而属于京派的梅兰芳,第一次到上海表演,也深深被触动,“上海舞台上的一切,都在进化,已经开始冲着新的方向迈步朝前走了”。回到北京,梅兰芳创排了《孽海波澜》、《黛玉葬花》等新戏。大胆采用改良的旦角扮相、头面和服装。掀起了北京京剧界竞排新戏的浪潮。
如不灭的火种,创新已深深融入了上海这个城市的骨血。曾记否?全国8部样板戏的时代,当时的上海京剧团,就三个剧组,演来演去三部戏:《智取威虎山》、《龙江颂》和《海港》。然而一旦大气候丕变,这座城市的舞台上,革新气质自然复活。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京剧人创排了一系列的新剧目,成为京剧界改革的一面旗帜,尤其是1988年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因对人物性格创造性的塑造,被称为中国戏曲创作里程碑式的作品。
创新,依然是上海京剧人不断的追求。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说:“京剧要生存,要发展,既要继承前辈经验,又必须大胆创新。”
美丽,根植观众
台上,被称为绝代廉吏的清代名臣于成龙,手捧家乡泥土,泪水滴滴而落。台下,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这一幕不是梨园旧事,而是发生在2004年的上海———11月22日上海财经大学的礼堂,上海京剧院《廉吏于成龙》演出现场。饰演于成龙的,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那天,简陋的礼堂被大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演出中叫好声不断。谢幕后,学生的热情更是让主演尚长荣和关栋天无法招架。一位特地从复旦赶来的学生说:“我今天看这出戏,流了3次泪,实在是太感动了,我更没想到,京剧这么好看!”
自1995年以来,上海京剧院“京剧走向青年”活动坚持不懈,经历了最初的“动员”看戏到火爆热烈。在交大闵行校区演《杨门女将》时,挤上台来要演员签名的学生,把前三排的椅子都踩烂了。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说,要拆掉京剧与青少年之间的“墙”,目前上海已有200多所大、中、小学15万人次参与了京剧普及工作。
注重与观众的融合,让普通老百姓享受京剧之美,是创新之外海派京剧的另一优良传统。麒麟童周信芳演剧精神的基点,就是平民精神。他曾经说过,“万不能再以戏剧视为贵族之娱乐品,当处处以平民化为目标。”通俗、新颖,贴近现实以及对民众情绪的体验,为周信芳争取了最多的观众,“年轻人爱他的强烈,中年人爱他的生动,老年人爱他的深沉”。
也是基于这一优良传统,从1995年起,上海京剧院还6次组织“京剧万里行”活动,行程6万多公里,演出超过百场,观众逾十万人次,演出足迹遍及华北、华南、华中等16个省市。几乎是处处轰动,场场爆满。在广州演《曹操与杨修》,一票难求,剧场里不仅有加座,还有站着看完全场的;在新疆乌鲁木齐,远在市郊石化的京剧票友扯着欢迎横幅,一路敲锣打鼓来看戏。一位维族观众携一家三代六口前来观看,还送来又大又甜的新疆西瓜……
从光绪末年上海出现第一个规模较大的票房“盛世元音”,到抗日战争时期进步艺友同演员们一起进行爱国抗日戏剧活动,再到今年即将开幕的京剧艺术节,2000余名京剧爱好者将共同唱响京戏拉歌活动,京剧在上海美丽的生命火花,始终根植于观众,根植无数热爱京剧的市民。
期待,动人约会
几天前,上海一家以年轻人为主要读者群的报纸,做了整整8个版,主题是:“和京剧,有个美丽的约会”。
压题的文章里,把京剧比作一个老土、絮叨却背影优雅如画的女人。年轻的记者感叹:京剧的衰落,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单跃进认为,现代人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欣赏节奏慢的传统戏剧确实有点难。“但京剧的背后,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大问题。一个民族没有独特的文化,是不会被世界认同和尊重的。对本民族的人来讲,失去文化的主心骨,就会缺乏一种归宿感。所以我们有责任保护京剧、振兴京剧。”
记者采访的京剧大家都认同,京剧本身的样式不是障碍,做念唱打依然是京剧的根本。关键是,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寻求发展,必须以现代人的观念作为参照系。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理解古代生活。来沪演出交响剧诗《梅兰芳》的著名老生于魁智说,多年来他一直想为京剧繁荣多排些新戏,很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建立自己的代表剧目,但就是为觅不着好本子发愁。上海市艺术创作中心主任毛时安指出:创作人才的缺乏成为了制约整个戏曲和舞台艺术长期繁荣的瓶颈。
上海京剧院艺术顾问黎中诚对记者说,创作人才可以培养,现在处于较好的环境中,应予以京剧更多的重视,以更大的胆子来定位。相信只要继续吸收、积累、博引,京剧就不会衰亡。
所以这次京剧艺术节,主旨就是“传承与创新、关注与发展”。组委会首次设立了武戏擂台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面临困境的武戏,关注京剧的生存空间。所以这次京剧节,上海不仅举办海内外名票汇演,还将让“京剧进校园”、“京剧进社区”、“广场天天演”,争取更多的观众,亲身体验京剧的精彩……
一百多年,京剧予上海,多少记忆难以磨灭。
传说未老,上海和京剧,期待更动人的美丽。(端木复 刘旻 尤莼洁)
(摘自 《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