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立胜

“历史矣,故事矣;历史亦故事,故事亦历史。天地舞台,舞台天地;台下尝世间酸甜苦辣,台上演人生悲欢离合。叙述‘舞台人生"的辉煌,映射‘人生舞台"的沧桑……”
这段由人民音乐出版社著名编辑张辉先生近年策划出版的《中华名伶传奇丛书》的卷首语,深刻地概括了百余年来戏曲艺人们的沧桑经历。目前已出版的十五部中,涉及了五个剧种的十五位艺术家。像落难山东的小妞,后来成为“评剧皇后”养女的《芳菲永驻——小白玉霜》;像受到千万戏迷追捧,慈禧亦无比垂爱的《粉墨王侯——谭鑫培》;像京梆“两下锅”,身为梨园会首,却参与变法,勇于革新的《梨园领袖——田际云》;像八旗世家子弟,中国第一批现代军校学生,虽开创了一个艺术流派,但却饱受孤独之苫的《寂寞儒伶--言菊朋》……
可以说,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使广大的读者了解了众多艺术大师们坷坎甚至不乏波澜的人生历程,也使广大读者认识了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戏曲艺术。因此,当我见到张辉时对他说:你做了一件大好事,读者、作者、艺术家都要感谢你。他由衷地对我说:“我不求感谢,‘弘扬"不能光说不练,要脚踏实地地让戏曲走到观众中间,尤其是青年观众 中间去,必须在他们与戏曲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作为一名戏曲出身的编辑,我有责任、有义务去搭这座桥,也甘愿当这座桥的一砖一石”。
张辉曾是戏曲大军中的一名战士。1975年初,少年英俊的他怀着对艺术的憧憬考入北京艺校器乐班学习板胡演奏专业。经四年寒暑,终以各科成绩优秀毕业而留校任教兼演奏员。为完善学校的教材建设,在繁重的教学与演出之余,他协助老师记录整理了本校的《河北梆子音乐教材》(一、二),初次涉足文字工作使他兴奋不已。1987年,为进一步得到深造,他放弃了九年的教师工作,放弃了当时在同龄人中较为优厚的薪金,苦苦奋斗了几个月,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学习戏曲作曲专业。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唱腔写作……全梁上坝,收获丰厚。还未毕业就应邀创作了新编历史故事剧《点额记》、《皇室遗恨》等,且深受好评。著名河北梆子花脸演员李士贵早在排练时多次慨叹地说:“梆子剧种男声唱腔一直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有多少很好的演员最终在不科学的声腔面前败走麦城,我们早就盼望着懂戏曲、爱戏曲的音乐家们和我们一同对男声唱腔进行改革。看得出来,张辉在男声唱腔的创作上很有想法,既关照了剧种唱腔旋律的特点,又考虑到了男声演唱的生理因素;既照顾到了百多年来男女唱腔同宫同调的传统习惯,又较为恰当地选择了适宜于男声生理的演唱音区。如果这样长期地认真地研究下去,梆子男声唱腔问题-定会得到解决。”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为了能主动地对戏曲事业“鼓”与“呼”,张辉最终选择了“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编辑工作。从文艺团体迈入文化大院,视野更加开阔,担子愈感沉重。为了满足广大戏曲工作者与爱好者的需要,十几年来,他策划和编辑了音乐理论、演奏教程、戏曲史论、普及读物等近百种图书,仅戏曲图书就有《中国戏曲史图鉴》(中英文)、《中国戏曲史略》、《京剧脸谱图解》(中英文)、《戏曲音乐研究丛书》、《名派名家名段歌唱系列》(即“梅、马、程、裘”唱腔琴谱集)等。不仅如此,他还勤奋著书,《河北梆子音乐概论》就是他与京、津、冀戏曲音乐理论家合作,为河北梆子剧种音乐第一次“树碑立传”的专著。他还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戏剧电影报之约撰写京剧知识连载(连播),亦受好评;其后出版的《东篱采菊——京剧知识ABC》一书印数可观。新作《京剧知识一点通》,是他与合作者献给青年读者的入门性普及读物。
《京剧知识一点通》,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一点通”。正如书中“内容提要”中所说:“这是一册奉献给青少年朋友和戏曲爱好者的通俗入门读物,并非、也无意于‘传道、授业",只是将京剧艺术的点点滴滴寓于故事中记录下来,以通俗、轻松、诙谐、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给你,从中你会觉得‘她"其实离我们很近……”书中采用问答的形式,告诉读者怎样轻松地区分“西皮与二黄”,京剧音乐与乐队的形式,什么是“六场通透”,“样板戏”是怎么诞生的,怎样观赏妩媚多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撰有鲜有人知的[娃娃]与[娃娃调]是一回事吗?……
张辉对我说:《京剧知识一点通》与“传奇丛书”是相匹配的普及读物。我拜读完作品后悟到了他的初衷:“一点通”虽写作通俗,但是具体到了每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传奇丛书”则是“曲线救戏”,以小说的体裁,承载了众多艺术大师的生平事迹与艺术风格,有可读性。正因为可读、耐看,才能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去了解戏曲,达到弘扬的目的。这才是一个高档次编辑应有的水平。
编辑是幕后人,是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架彩虹桥的人,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人。我为有这样一位为他人而甘愿辛苦的朋友、同行而欣慰。几千年前,祁奚举贤而不避亲,今天,我要勇学祁奚,把我的朋友张辉介绍给广大读者,愿戏曲界、新闻出版界的仁人志士,多几个张辉这样的执著者,推出更多的戏曲精品,为弘扬戏曲艺术尽一分力,发一分光。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2004.8)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