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古地,苏嘉湖一带七十岁上下的人大概都还记得一位叫做孙百龄的京剧艺人,他带着一个京戏班子,活跃于农村和小集镇上,在吴侬软语,江南水乡经营一个京戏班子肯定很不容易。父辈们提到这个戏班子,有时称作草台班,演出条件想来极为简陋。水平可能不是最高,但被当年的父老乡亲所喜欢!
这段历史掌故笔者只能一提印象,知晓详情者肯定有不少尊辈长者。可如令何处去聆听,怕已是不太容易的了。而现下苏加湖一带农村中爱好京戏的农民已实在不多。文革产生了断层,嗣后,新潮的东西出来太多,一切都在因果之中。
尔今场面上的人似乎把振兴京剧的希望和殷切的目光更多投向了文化层面上,求兴旺于大学生。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笔者每每看到尚长荣先生为大学生演出的激动和执着,既让人感动,且又沉思于京剧振兴的迷茫。当京剧界进入大学门槛,希望通过高文化的大学生为京剧推波助澜,发扬光大。想法是不错的。可是张罗此类事儿的人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多少了解。拿出何种剧目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味。用何种形式的演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少有人去功夫探索了。只是想当然地觉得,今天的大学生一定新潮、现代。因此改编新编越靠近现代越好!
可是在笔者看来,情况恰恰相反,假使举办者真正是为了京剧的弘扬,也确实了解大学生应有的文化和素养,那么拿给大学生看的应该是原汤原汁的东西。是上乘的传统剧目,是老辈京剧艺术家经千锤炼方脱胎成形,并久演不衰,家喻户晓的好戏。面不是“塑棚封盖”“催肥助育”快速上市的所谓具有巨大现实主义。恰又过眼烟去。市面上演不了几场甚至只为着评奖搞轰动效应的一些东西。若以后者在大学里应市,笔者认为那是小量了如今的大学生!持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抱轻巧取胜的侥幸心理。将那些从来经时间考验的雏形制作送到大学校去不说你是误人子弟,也起码是对大学生的不尊。
坦言之,而今的大学生,他们的小学、初中时代,京剧早已衰败。纵然是八十年代,全国风行的还是狂跳迪斯科,大有不跳迪斯科,不是中国人的味道。因此少小对京剧少有印象,上得大学门、纲、目多唉,苛求他们不得也,退一步纵使尔今的大学生个个爱上京剧,包括被虚骄的媒体反复张扬“北大学生焉能卖肉”的那位西北大学生也加上,可和中国的广大民众相比例。且还是少数。雅是需要的,阳春白雪当然好,可坐在戏园子五排之前的先不说他们的身价权位如何,也莫问他们看戏是否自掏腰包,算作红花倒当之无愧。可五排之后若空无一人,偌大剧场这红花背上定将阴风阵阵,惹人发寒。因此绿叶丛丛,还是少不了的。
有时候,我们把某种印象当成了规律,个别的例证当作了普遍。不错梅兰芳有齐如山,程砚秋有罗瘿出。而看戏的人可五花八门,三教九流,不一而足。论及文化,果然欠缺了点,而论及知识面,未必比大学里的教授狭窄。当然,若因为京剧是国粹,是放进大学研究室里似大英博物馆里的埃及木乃伊。只供研究为目的的那又当别论。若是让人娱乐的那么看戏的玩意儿应该任其自然。所谓的培养观众,倒不如以往老一辈的专家学者所谆谆告诫过的。以农村中农民和小年级的娃娃们为根本,尽管农民文化层次不高,尽管娃娃们还刚褪下开裆裤不久,可质朴的农民和脑细胞稚嫩易刻下深痕的娃娃们。倒应该是戏曲艺术不灭的最佳拍挡呢。我们不少戏迷朋友们不过是这般走过来的,在村头田岸看社戏,跟着大人进戏园子混点心吃,可终身对戏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中国三百多种民族戏曲艺术才得以他们才维持至今。
希望京剧排列在艺术的最高峰。这本身也许不是什么坏事。可在这营营众生中那些事不量力者总希望轻巧取胜,不知道编剧千锤百炼的艰辛。而一些喜欢搞广告效应的人。只是想挤进大学殿堂。挤进洋人的金色大厅,他们连国粹的肯定自身无有一点自信心。恰还要把民众分出什么雅和俗。鸿儒与白丁。这本已经是陈旧了的观念,其本身不正是在自大自得的嘴脸下恰恰露出了底气不足的一付势利眼和穷酸相。
因此,笔者怀念似孙百龄辈的老艺人。他们为戏曲苦斗过。也给普通的民众带来过欢乐。他们为着基本的生存,风里来,雨里去。宿荒村,住古庙。从一个码头开到另一个码头。他们不可能投机取巧,也从不妄自尊大,借用一句早已用俗了的时兴话,他们才是真正贴着民众心的艺术家!
本贴由鹧鸪天于2004年5月29日09:08:51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