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人对于京戏的改革,是个保守派。
“我就是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不要尝试任何改变……”这首歌是谁唱的,已经记不清了,只是无意中听到的,也同样是无意中感觉到这句话与我喜欢的京戏有些关联:
京戏是一种需要想象的戏剧,就像第五期的中国京剧上的一篇文章所述京戏有时是美在联想的。
近日在电视上看于魁智的《野猪林》,此戏是李少春先生和翁偶虹先生协力改编的,又看了李胜素的《白蛇传》,此戏编剧为大文学家田汉先生。当我看这两出戏时,我品了又品,此两出戏同是建国后新改编的,也可称为新戏,可此新戏有新戏的感觉吗?唱腔还是京戏的,伴奏还是传统的,虽未听到交响乐的恢弘,不也同样感受到林冲心中的愤恨了吗?舞美用的是中国的水墨丹青,点到为止,没有一味的堆砌,铺排,舞台虽小可用最简单的复杂足以表现野猪林的郁郁葱葱
。《白蛇传》中没有华丽的戏装,但白娘子依旧美丽出众,还是用一只船浆表示行船。龙套虽少、场面不是很大,可给我的感觉是,不乱,足已表现出水漫金山的故事。
在“五·一”期间看了梅兰芳大师的电影《洛神》,这出戏是一出歌舞戏,全然没有矛盾斗争,没有政治阴谋,只是两个人的一次相会,也是神人两隔的绝别,尽管故事应是凄惨的,可我没有一丝忧伤,因为洛神她唱得、舞得太美了,美得让我忘了这出戏上演的是一场别离。
我写出以上两段文字,是因为我想说说新编京戏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
京戏的改革是要渐进的,而且我认为要弄清楚,它是一种古典的美,她有些地方就是因为散发出古典的气息才会吸引观众,试想一下,让西安的兵马俑穿上西装会是什么样子?:)
很多人把京戏的改革认定了要改变伴奏,是从样板戏开始走上偏峰的吧,我成为戏迷已经八年有余,可我只看过两出现代京戏,一出是袁世海先生在沈阳的最后演出《红灯记》,另一出是今年春节“沈京”复排的《沙家浜》,这出戏本人想试着让自己接受交响乐,进入剧场后发现“沈京”没有用交响乐,还是用最传统的伴奏,我听了很新奇,而且我听着更喜欢了,虽没厚重的交响乐,可在胡琴的陪衬下,江南的渔米水乡更可爱更秀美。我就想真的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吧。西洋的歌剧也唱过中国的故事,可只是故事呀,它用咱中国的乐器了吗?我们的民乐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时,有西洋的乐器吗?而且新戏的唱腔设计是懂京戏的人设计的吗?如果是,为何越来越像西洋歌剧?新腔,好久没有感受到了。
京戏需要新戏,可新戏应是什么样的?大制作?大制作的电影未必会得奖,但大制作的京戏会得奖,可观众认可吗?《大唐贵妃》成本很高,试想如果不是这六位演员出演,上座率会高吗?此戏具有推广价值吗?有人说现如今讲版权,可京戏是万万不可如此而为的,要知道,就是因为有不同的人唱同一出戏,才会让这一出戏得以完善、发扬、流传。
新戏中很难见韵白了,更多的是话剧式的喊、朗诵,如《大唐贵妃》里的高力士。《曹操与杨修》中进酒的那个小官。新戏中的对白越发地像话剧。遗憾呢!!!我们需要铭记的是“千斤念白”!!!!
京戏不同于西方的话剧,它不是很严格要求要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的,即便有,也把矛盾淡化了,让人很少能感受他的存在,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唱腔和表演上。《乌盆记》中的冲突是什么呢?京戏更多的是表现人物,通过京戏的唱、念、做、打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是次要、再次要的。京戏的教化作用也在淡化,比如“从一而终”,这一概念在京戏中还有,可还有谁会对此念念不忘呢?
再有一点,脸谱是京戏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新编的京戏中唱花脸的演员很少再勾画脸谱,绘制新的脸谱,谓之创新,怪哉……
写了这么多,只是想写一种感觉,一种最近京戏给我的感觉,我还是很想说:我就是喜欢你现在的样子,别尝试任何改变。至少别变得不再像你,不再姓“京”。我又记起袁世海先生说过:论技巧永远比不上杂技,演员不会踩着钢丝去“挑滑车”;论服装、布景、道具永远比不上话剧和电影。而她真正魅力所在是她独有的表演程式,她独有的夸张的脸谱造型以及积无数京剧前辈心血在其中的京剧服装,所以京戏姓“京”。
本贴由慢三拍于2003年5月10日23:11:29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