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台湾四十年来最好的舞台剧”美誉的《欲望城国》即将由中国京剧院与当代传奇剧场搬上北京保利剧院的大舞台。在了解了此次演出背景资料并观摩了彩排之后,发现《欲望城国》其实为我们试解了长期困扰梨园行的三大课题,也为京剧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题之一:京剧的现代化
从《欲望城国》中我们不难看到或听到一个又一个京剧的传统,甚至包括《四郎探母》式的唱段和吴兴国从高台上翻下的身手。但我们同时看到了更多实验话剧和现代舞的影子,这一切不仅给《欲望城国》带来了更丰富的观赏性,也使京剧走出传统的程式化,走向表演方式的现代化。特别对于演员来说,既要具备传统京剧演员的素质与绝活儿,又要有现代戏剧甚至现代舞的表演能力。这一次,吴兴国一班人马算是为我们作了一次成功的示范。
课题之二:莎士比亚的中国化
《欲望城国》带给我们的另外一个惊喜是莎士比亚的中国化。对于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国粹京剧来说,题材领域的开掘一直是一个制约京剧发展的 “瓶颈”。除了“样板戏”以外,今日京剧舞台上常演、戏迷们耳熟能详的基本上还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那些经典老戏,京剧新经典剧目的诞生,一方面有赖于业内人士更开放的观念与胸襟,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发现新的题材 “矿藏”,在这方面,莎士比亚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目标。莎士比亚的戏剧具有很强的戏剧冲突与传奇性,他往往先设置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宿命,然后让观众眼睁睁地看着主人公随着命运的波浪一步步走向人所共知的结局。而在这一过程不断出现的意料之外正是剧作最迷人的精彩。只要改编得当,一定会比我们重起炉灶创作一个以某位历史人物或某一历史事件为原型的所谓新编历史剧要强得多。吴兴国们很聪明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将莎翁悲剧《麦克白》不留痕迹地嫁接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同时也点醒了我们一个洋为中用的思路。
演员的吴兴国化
吴兴国是我最敬佩的两位台湾男演员之一,钦佩是因为他的演技,因为他跨剧种多方面的表演才能,更是因为他对舞台艺术的迷恋与虔诚。像吴兴国这样京剧演员出身的影视明星在我们这里并不少见,但我们通常只看到坚守京剧舞台或走下京剧舞台去拥抱新兴影视艺术的两类艺术人才,而没有吴兴国这样先成就于京剧后走红于影视又不时重回京剧舞台的名角。你无法想像于魁智这样重量级的京剧演员去演电影电视剧,也同样不可想像于荣光、刘蓓这样出身于京剧舞台的影视红星再回到长安大戏院粉墨登场。但是吴兴国却把这两种可能性都做给我们看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这样的演员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在体制上,我们是不是没有为吴兴国这样的大演员创造成长的环境与条件。
带着这三大课题,9月26日在保利剧院,从京剧迷、话剧爱好者到追星族,北京不同需求的文化消费者都会得到自己的答案与自己的享受。(《北京青年报》/渔家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