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戏曲学院的校园内,田汉、王瑶卿、萧长华、史若虚4位老校长的铜黄塑像总能引人驻足。不忘先辈,继往开来,是戏校的优良传统,其中,史若虚校长献身戏曲教育事业的探索精神,已镌刻在无数学子心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1950年中国戏曲学校成立直至离世,史若虚始终满怀热忱,一心一意地投入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日前,中国戏曲学院召开了“戏曲高等教育四十年暨纪念史若虚校长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诸多学者与艺术家共同缅怀“老校长”,回顾史若虚为新中国戏曲教育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说:“我们深入研究、传承先生的办学理念,既是对其最好的追忆和缅怀,也是总结新中国戏曲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更是推进新时代戏曲教育发展的引擎。”
广纳群贤,完善师资
1950年1月,史若虚任中国戏曲学校教务长。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戏曲学校改制为大学体制,史若虚出任中国戏曲学院的首任院长。
“史若虚先生不仅有参与创校奠基之功,更作为长期教学工作的实际负责人,先后辅助田汉、王瑶卿、萧长华等校长,从无到有,建立了学校戏曲教育体制和教育体系。”巴图说,其中关键的办学治校理念就是史若虚对于戏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始终坚持专家治校、专家育人。
“他广聘戏曲界贤能,兼容南北各派,摒弃门户之见,充实教师队伍。名家名流云集国戏,在此授课传艺。”戏曲理论家钮骠回忆,刘喜奎、侯喜瑞、谭小培、荀慧生等名角都曾在学校任教。
“记得梅兰芳等各流派大师还来学校为我们示范表演,让我们大开眼界。”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回忆8年戏校生活,不禁感慨“老校长”教学思想的超前,让学生们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起博采众长的理念。
“他对教师的遴选与教学的把关非常严格,教什么戏心中有数,绝不将就马虎。同时不忘打造梯队,培养青年教师,让他们继续深造,奠定了戏校的办学根基。”钮骠表示,如今,保证教学质量的上乘稳定,仍是学院倍加重视的大事。
因材施教,桃李满园
数十年以校为家的史若虚,把培养学生成才放在首位,不断探寻着现代戏曲高等人才的培养方式,在他的倡导下,“因材施教、普遍培养、共同提高、适时拔尖”的培育模式逐渐成形。“满腔心血化甘露,滋润满园桃李香”,戏校最终培养出了刘秀荣、杨秋玲、刘长瑜、李维康等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成为戏曲界的领军人物。
学院的首届毕业生、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回忆道:“史校长提倡大班带小班的教学模式,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同学们一同上台演戏。甩水袖、跑圆场……低年级同学在潜移默化中将基本技巧学到了手。这种‘传帮带’的模式,久而久之就成了学校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史若虚认为,只有在舞台上演过的戏才立得住,所以实践演出成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在校内实践,史先生还经常带领我们到长安大戏院、西单剧场等舞台正式演出。通过不断地观摩与实践,我们对剧目的了解与掌握更加扎实了。”李维康表示,部分学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崭露头角的,为毕业后进入剧团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见人见戏”的育才理念让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在年轻时就找到了定位。史若虚发现她嗓音细腻甜美,最适合唱旦角,为她安排了《杨门女将》等教学剧目,并督促她苦练武功。“先生曾对我说,‘朱砂无存,红土为贵’,告诫我要认识自己,并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刘长瑜说,“我永远感念恩师的良苦用心,谆谆教诲受用终生。”
不忘初心,传承文脉
作为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史若虚在传承传统戏曲科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又探索了现代戏曲高等人才的教育方法,实现了戏曲艺术教育特殊性与高等教育普遍性的辩证统一。
戏曲理论研究与教育工作者贯涌认为,纵观史若虚戏曲教育思想,其中涉及的基本规律与原理,对如今的戏曲高等教育依然具有启迪性。
“史若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戏曲教育存在的根本矛盾,如素质与能力、天赋与培养、传统与现代等问题有着独到而清晰的认识,他的教育思想中渗透着辩证思维和博大智慧。”贯涌表示,如今这些矛盾依然存在,为推动戏曲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必须要研究史若虚穷尽一生探寻所留下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
“史若虚校长是戏曲教育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他继承传统,培养尖子,不断促进戏曲教育向新时代转化,他的教育思想值得后继者效仿、学习。”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主任颜全毅说。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指出,继承史若虚等前辈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国戏优良传统,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要肩负时代使命,努力实现新时代戏曲高等教育和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龚裕说。(实习记者 韩君怡)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