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认为“迎合青年观众”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中老年的观众都是喜欢京剧的,不需要“迎合”,而只有青年观众需要“迎合”,这个说法极不可信。我想起早在十几年前“纪念徽班进京”的研讨会上,就有专家提出很乐观的意见,认为:“人只要上了岁数,就会爱上京剧的”。我一直坚持否定这个观点,把京剧艺术当成“老年艺术”来看待,从而盲目的乐观。
我身边的经验,四十岁到六十五岁的人,喜欢京剧的也不算多,这个年龄段算不算中老年?有的比较熟悉“样板戏”,传统戏看得很少或根本不看,这算不算喜欢京剧?
一个人从十五岁到三十岁,这十五年是“成型”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这个时期的经历会对他的喜恶有很深远的影响。这个时期生活在解放前的,如今已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了,他们见证过三、四十年的的京剧时代,他们看过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他们喜欢戏的比较多,懂戏的也比较多;这个时期生活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的,他们现在也都古稀之年了,他们见证过建国后京剧短暂的又一次繁荣,他们看过马连良、杨宝森、裘盛戎,他们喜欢戏的也比较多,但懂戏的不太多;目前四十五到六十岁的人,他们十五岁到三十岁正在经历一场文化的浩劫,他们看过的是“革命样板戏”,是“铁梅”、是“柯湘”,他们喜欢戏的不太多,懂戏的更少,而他们,正是当今“振兴”京剧的主力军。
我觉得,喜欢上京剧有三个前提条件:
一、具备传统文化艺术的常识,能欣赏传统美、古典美,有基本的修养。我要强调的是,这里不是指理论,而是只素质。大字不识的乡下老太太,也能凭借这种素质,剪出漂亮的窗花;而一个大学教授也可能在歌剧面前如醉如痴,而对西皮二黄嗤之以鼻。
二、对生活有一定的积淀。任何传统艺术都是一种文化积淀,这需要相应的生活阅历去体味它。一切古典的伟大在于,它常看常新,越久越醇。时尚给予人们的是声色的冲击和快感,这之后所能留下的,且被反复回忆和再现的,就是传统和经典。
三、有一个能常听到、看到、接触到高水平京剧演出的客观环境。因为戏是“熏”出来的。
所以,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被京剧艺术所吸引和感染,反之亦然。 再说“迎合”,我至今没有见过一个优秀的传统艺术演出,是“迎合青年观众”得来的,没有成功的案例吧?如果说迎合,我们要迎合的并不是市场和观众,而是京剧艺术本身!如果按照京剧的艺术规律教戏、排戏、编戏、演戏,拿出最美的、最妙的、最优秀的、最纯粹的东西来,京剧就会“移步不换形”的发展下去,观众就会关注和认同,市场就会壮大和兴盛。反之,背离了京剧的艺术规律,“迎合观众”的作品,青年的、老年的都会不喜欢,这样的作品也留不下来,传不下去。即便是讲“迎合”,请问:你了解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想要的是什么吗?你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用京剧的形式表达出来吗?反正我是怀疑的。
有人说传统戏好看的也并不多,那么什么叫好看的京剧呢?京剧主要是看情节立意、看服装布景,还是看表演?《空城计》是不是好看的传统戏?有的人演起来就特没劲,不好看。一出京剧好不好看,决定于演员的水平,和观众期望的角度。我想强调一下,很多传统戏随着岁月被淘汰掉了,但其中脱离时代、庸俗肤浅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被人为毁灭的,这里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演员没有继承好,一代不如一代,最后失传了,没人能演了,演出来不好看了。另一方面是被扣了帽子,打了红叉,不让演了。等解禁时,也失传了,没人能演了,演出来不好看了。
物竞天择,不可怕,咱认了。物竞人择,就让人遗憾,咱不服。好看不好看,谁来定标准?谁能定标准?
在娱乐多元化的今天,京剧再振兴也达不到鼎盛时的样子,这很正常。几千年的传统,已经灭亡的玩艺儿多了,何况几百年的京剧?我们要反思的是,它们是怎么亡的,是被历史自然淘汰的,还是被人为破坏的。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集萃的戏剧表演,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是京剧落入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我也根本不相信京剧会灭亡,如果这个灭亡不是指“小范围、小群体和低水平”的话。
书法、国画、古体诗……这些都还“小范围、小群体、低水平”的活着,并没有灭亡,也没人喊“振兴”,它们让一些不肯或不会“迎合”的人维持着。
偶尔听到“新东方”著名讲师罗永浩的讲课录音,反复批判中医是伪科学,是骗人的。我反对,可我也迷茫,因为一旦你要振兴中医,先蹦出来要资助的,很可能是一群跳大绳的“半仙儿”。
当批判传统成为一种时尚和进步的标志,你还能说什么呢?何况已经这样一百年了。

本贴由裘迷于2006年2月26日19:45:1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