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院:“变”中出新
与前几年相比,中国京剧院最近渐渐红火起来。新创剧目《图兰朵公主》日前荣获一项国家级奖项,是近10年来自创剧目的第一次;参演即将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又是20多年来首次出征国家级艺术节;新戏《泸水彝山》入选第四届中国京剧节,8月长安演出季已开锣。
把演员“赶”上台
中国京剧院这几年动静不小,业绩不俗。问院长吴江使了什么招数,他只说了两个字“折腾”。整理老戏,编演新戏,把演员一个一个都“折腾”到舞台上;引进演出季,下基层演出,进校园演出。这种大运动量的“折腾”,锻炼了队伍,开发了市场,创立了品牌。
7月末的一天,走进中国京剧院,只见各排练厅异常“繁忙”,锣乐齐鸣。《图兰朵公主》、《天女散花》、《打龙袍》在反复合练;排练厅外,武戏《闹天宫》在空地上“开打”。
副院长宋关林说,现在上班最发怵的事是分配排练厅。全院3个团,10多个剧组,排练厅太少,几个团常为“争夺”排练场地发生矛盾。过去演员之间的矛盾多是张长李短,鸡吵鹅叫,现在一心为戏,热情感人。
中国京剧院近几年做得最轰轰烈烈的一件事,是把演员都“赶”上台,让每个演员都有戏演。剧院有200多出保留剧目,几十位知名演员。每年整理一批老戏,排演几部新戏;举办不同季节的演出季,赴外地开辟“战场”,结果盘活了资源,锻炼了一大批演员,开拓了一片市场。演员邓敏前几年只演过《杨门女将》、《花木兰》,今年仅上半年就主演了10多个剧目、40多场,是前10年的10倍。演员不光在舞台上得到锻炼,收入也“水涨船高”,积极性空前提升。
剧院惨淡经营、爬摸滚打之后,近年来每年平均演出260多场,比前几年翻了几番。所有的演员都有了上台的机会,一批年轻演员从中脱颖而出。有的年轻演员上座率不高,剧院给予演出补贴以示鼓励。吴江说,只有让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花大本钱培养出一批出色的演员,打磨出一批成熟的剧目,京剧才能在市场和观众中赢得一席之地。
将“演出季”做成品牌
几年前,中国京剧院引进西方交响乐团的经营模式,率先进行“京剧演出季”的改革尝试,推出了新春、金秋、“五一”、“十一”演出季等。面对汹涌而入的外来演出,剧院排出强大阵容,调整剧目结构,每个演出季至少选出10多个精品剧目、30余位名角参演。同时,剧院内联外合,邀请各地优秀演员加盟演出,为全国的京剧人才搭建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今年伊始,中国京剧院又亮出了“淡季演出季”的大旗。在演出淡季,营造“风景这边独好”的戏剧景观,变淡季为热季,为文化大都市营造多元文化市场的需求空间。
国有艺术院团的经营管理以往多重排剧目而轻演出,与市场有不小的距离。中国京剧院推出演出季,积极抢占演出市场,甚至打破院团界限强强联手,敢于逆流而上,此举开了国内戏剧生产经营的先河。几年来,剧院将演出季做成了一个品牌,一道惹眼的大餐,共推出传统、新编、新创剧目300多台,演出800多场,观众近50万人次,今年仅上半年就已演出155场,收入260多万元。
中国京剧院不仅把演员“折腾”到台上,还把演员“折腾”到外地,“折腾”到院校。放下架子,另辟蹊径。今年5月至7月,剧院兵分几路,把戏送到基层,送进校园,将舞台延伸至山东、安徽、黑龙江、辽宁、广东等地,在厂矿企业社区军营举办巡回演出;走进北京、天津16所高校,使京剧与高校学子亲密接触,30多出剧目60多场演出,在京城内外刮起京剧旋风。
放下架子服务观众
北京演出扎堆,外地却没有戏看,北京名家荟萃,外地却鲜有名角,这是演出界的一大现状。中国京剧院发挥自身名剧多、名角多的优势,努力开拓市场,立足北京,面向外地,深入基层,既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又为京剧培养了观众,预热了市场,更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如何建立有效的创作和生产方式,如何有规模地应对市场和培养观众,近年来剧院制定了几十条规章制度,经营管理逐步规范有序。他们说,我们的改革是哪儿影响了创作和经营就改哪儿,但不管怎么改,必须有益于事业的发展,有益于演职人员生活水平的提高。8月炎热,中国京剧院的演出似乎更热。8月1日至28日,在北京长安剧院将演出40多出折子戏,100多位演员先后登台;《梁山伯与祝英台》、《包龙图梦断金蝉案》两台新戏即将公演;京剧业内首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张火丁戏剧工作室”挂牌成立。而下半年,《金钱豹》等3台戏将参加第四届京剧节的“武戏擂台赛”;《霸王别姬》、《图兰朵公主》等10多个剧目将巡演东欧。如今,全院上下已没有节假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演员说,如今的日子才真过瘾。(记者刘玉琴)
(摘自 《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