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并举"作为理论家、艺术家一致同意的戏曲发展道路,近年来却有越走越偏向新编古装戏一侧之势。
请看,1995年第一届中国京剧节共演出11台戏,新编古装戏6台、现代戏3台、传统戏两台;1998年第二届中国京剧节共演出15台戏,新编古装戏10台、现代戏4台、传统戏一台,祝贺演出传统戏一台;2001年第三届中国京剧节共演出25台戏,新编古装戏20台、现代戏4台、传统戏一台。
以上统计数字清楚地表明大型戏曲汇演中呈现出"喜新弃旧"的通病。为什么老戏受到如此冷落?为什么新戏一统天下?道理是明摆着的:新戏可以获奖;新戏代表了各文化部门的政绩;新戏是各院团的形象工程。但是大家也都清楚:目前的新戏能保留下来的极少,一般来说,得了奖,就完成了使命。新戏的话剧化舞台呈现使演出成本太高,制作费大都用在灯光布景上;导演的心思很少用在唱念做打舞上。这样的戏排多了,演员的艺术水平能提高吗?演员的收入能提高吗?
与评奖汇演时相反,全国几乎所有的戏曲院团的营业性演出,剧目仍然靠的是传统戏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老艺术家排出的那些保留剧目。因为这些戏有观众痴迷的唱段和表演,让戏迷百看不厌。
我们的新戏何以缺少生命力?是因为新戏背离了艺术规律?是因为创作者对该剧种的艺术特性把握不准、功力不够?还是我们根本不想重视戏曲的艺术规律?这话一定会让许多创作者大为愤怒,坚决不能同意。可新编戏20年前走的弯路为何今天还在走,且有越走越歪的倾向?比如大制作已被社会各界批了近20年,却越做越大,钱越投越多;比如与戏的情节、情境、主旨毫无关联的伴舞已被批了20年,如今伴舞者人数却越来越多,服装越来越昂贵、暴露,乃至形成了十戏九伴舞的潮流。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作为新戏表演手法的基础的老戏,失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剧团能拿起就演的大戏不到20出。即便翻看全国各京剧院团的日常演出剧目,也都是那数得过来的10来出老戏。你再向青年人、外国人讲中国的京剧有上千的传统剧目,他们还能相信吗?我们编排新戏的艺术手段又怎能不越来越贫乏,又怎会不越来越非戏曲化?(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