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剧作者再到"反动文人"

做为艺术资料,需要收集老剧本,编辑《京剧汇编》;但是演出团体还需要不断有新戏上演。潘侠风在编辑《京剧汇编》之余,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编写新戏。8年里,先后编写出《一箭和》、《义狐传》、《青霞丹雪》、《三侠五义》、《赵氏孤儿》、《于谦》等戏,分别由著名演员毕谷云、李元春、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和张学津等演出。在此期间他还记录、整理出版了京剧花脸名家钱宝森的谈艺录。

潘侠风自旧社会年轻时,便交了很多演员朋友,又由于他自己会唱能演,所以他写的剧本很适合搬上舞台。一时之间,许多青年演员也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老一辈剧作者。当时不讲过誉之词,不讲包装,还没有刮起处处有家、"师"横遍野的说法。不想这位享有盛名的剧作者,为时不久又成了"反动文人"。此事源于一出《赵氏孤儿》。

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分别领导的三个剧团,于1960年合并成为北京京剧团。打出"马、谭、张、裘"四大头牌的牌子。观众希望看到他们合演的戏,他们也希望以此显示坚强的阵容。排演了一出现成的《秦香莲》,轰动一时,以后再找不出能把四位拴在一起的戏。于是找到潘侠风。潘先生提供出一个《八义图》的剧本,为上、下集。但是四位以为压缩成一个晚上演出较好。剧团里的一位随排把子就把剧本改成一个晚上演出的,又参考秦腔《赵氏孤儿》,加上少许内容,在公演时改用《赵氏孤儿》为戏名。剧作者也不署潘侠风的名字,而改成这位"压缩者"。那时还没有实行著作权法,虽经潘侠风多方多次交涉,但无济于事。剧本出版时,仍然没有他的大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不想"文革"开始,江青指出:"《赵氏孤儿》是复仇主义的大毒草,必须追究作者的责任"。当时潘侠风还是"革命群众",负责监督吴素秋、姜铁麟等"反动权威"。出乎意料,有一天来了一拨气势汹汹的"红卫兵",把他从"革命群众"中揪了出来,挂上"反动文人"的牌子,好一通无情斗争。原来到了关键时刻,那位"压缩者"说了实话:"这个剧本是潘侠风写的,有什么恶意我一点儿不清楚"。潘侠风挨完斗争,进入"黑帮屋儿",反倒乐了:"没想到以往四、五年,经过十多次反映、交涉,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今天让红卫兵给解决了!"那时他还没有想到:"文革"之后,再演《赵氏孤儿》这出戏,他的大名又随着"红卫兵"的消失而消失!

四、从光荣退休到不幸辞世

经过"文革"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潘侠风心灰意冷。且已六旬开外,身体大不如以前。正赶上在刮"退休光荣"之风,他便申请退休了。原想隐退,但是多半辈子与戏结缘,京剧还时时在念。应北京京剧院之邀,先后写出《溜须老店》、《鉴湖女侠》、《侠骨柔情》等,由吴素秋、姜铁麟、李世英等分别演出。此后,不少老朋友,老同事跟他说:"您这一肚子京剧,可不能带了走,得想办法传给更多的人,让京剧工作者、研究者、爱好者受益!"由此打动他继续拿笔写书的念头。开始写《京剧艺术问答》一书。这本24万字的书,在他写来,基本上没查资料,事实、人物,以至年代,都是从头脑里反映出来的。这本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印行,1987年问世,由于的确适用于京剧及戏曲工作者、研究者、爱好者,发行不久即告罄。开版由台湾商升文化出版社分上、下集出版,仍供不应求。后来又由世界出版社,以英文版出版《京剧艺术欣赏》(THE STAGECHRAFT OF PEKING OPERA),在国外发行。此后于1989年至1993年,出版了《京剧集成》一至五集。1993年初,正在校对六、七集,编写第十一集时,值正月十五元宵节。午饭之后,忽觉身体不适,由家里人送到医院,竟自撒手而去。

近时所出的《京剧集成》,是根据潘先生于1937年春天创编的《旧剧集成》,增补加工的。《旧剧集成》从1939年到1940年出版16集。在它以前所出的京剧剧本,无论单本,还是结集而成的《戏考》、《戏典》,都只有念唱词句,没有曲谱。潘侠风觉得不便于学习的人,于是请人记下曲谱。不仅把曲谱附上,还增添了剧中人表演动作和所需服饰介绍。这样,凡准备排演的,无论专业剧团、业余剧团、票社,只要看了,便可一一在握,排戏不必再费周折。出版此书的新世界出版社领导,全力支持,一再表示:"为弘扬国粹,在纸张涨价的情况下,赔钱,也要出齐一百出戏"。不幸的是这位老戏剧家,刚编完十集,便辞世而去。这个任务,还无人能够接替,实为弘扬京剧艺术的巨大损失!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1998.3)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