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杜镇杰今年一口气拿出24台传统老戏的全年演出计划,力求通过加工、打磨进而使剧目有所提升,可见他寻求突破的魄力与决心。
京剧极其讲究师承与规范,骨子老戏更是经年流传,眼下剧目该不该迎合观众删减场次?加快节奏?演员可否依个人特点有所创新?前辈大师是高峰还是路障?
近日,北京京剧院召开“寻梦·承泽与艺术品质提高”座谈会。本版两篇文章据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和剧评人张敞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他们一个是业内人士、一个是门外评家。观点视角各不同,但都对京剧如何摆脱低迷困境赢得观众有自己的思考。
京剧艺术受到政府如此之高的重视,过去历史上没有,除非八个样板戏的时代,但那是政治的需要。京剧市场低迷,我们要从自身多找原因,我们应该有点理想,全靠政府贴钱不是个事儿,贴钱解决不了让观众心甘情愿来看戏。
谈到艺术质量提高,什么是艺术质量?怎么提高?我认为,说一千道一万,一是演员,二是观众,中间的桥梁是剧目。演员是根本,要有好的队伍,包括演、奏、舞美,全套班底。
关于艺术质量我就谈一点。“寻梦·承泽”这24场戏,如何打磨得更精,成为具有杜镇杰个人风格的保留剧目,根本还是观念问题。我说句不该说的话,社会在前进,可我们戏曲这个小天地在“文革”之后在倒退,戏曲界人的观念在倒退!
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里王平年纪最大,今年60岁了。第二届研究生基本都50岁以上,这些演员技艺比较纯熟,放在过去,这年纪都能进入老艺术家的行列了,当年“马谭张裘”最红的时候也就这个年龄。如今这些演员应该理直气壮地成为当今京剧的领军人物,应该有自己的话语权了,但是现实让我觉得很可悲,但不赖他们。刚才杜镇杰的一句话,我听了既钦佩,也觉得心酸,都这个份儿了,一个改动,因为前辈没同意,偃旗息鼓。这不正常。
一线中青年演员有很多苦衷,到这个年龄了,上边还有一批“婆婆”,要看脸色行事,还不能发挥自己独立创作的个性,不能随心所欲。我说的不是胡来,我相信杜镇杰不会胡来,他要珍惜“杜镇杰”仨字,他只想把自己的戏演得更好,但是他很怕比他年纪还大、威望还大的人否定,怕有些观众说“原来不这样”。
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文革”后,破除了“两个凡是”,但是在京剧界,“两个凡是”更严重了:凡是大师有的都不能乱动;凡是大师没有的不许乱添。大师添的都对,你,就没对的时候!“先生说了”,就不能改。所以我也
觉得挺可悲的,不是他不愿意做新的尝试,是到时候真挨骂,舆论真压人呢。
我认为,对戏迷,既要尊重,也别全听,戏迷里边保守势力极严重,推波助澜。有的人并不真懂,你到剧团里来过过日子,靠演戏挣钱吃吃饭就知道该怎么着了。我觉得,要尊重一线艺术家们和观众见面的真实感受,这是剧目质量的检验标准。艺术质量不是听某个权威、某个先生说,要分析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要看这个戏演出效果怎么样,如果不破除固有观念,就不会出四大名旦,不会出四大须生,也不会出后来的厉慧良。
远的我没接触过,厉先生我接触了,《钟馗嫁妹》是厉先生的代表作,现在谁都按他的演,可当初60年代他演这个戏是挨了大骂的。北昆的钟馗历来上场就是八面威倒缨盔,要突出的是钟馗除妖斩祟将军的身份。厉先生喜欢这个戏,从吴道子的画看到钟馗的形象太美了,喜欢,他追着尚长春到上海连看三场,回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了从头场就是一身红的形象。他有合理的解释:虽然钟馗是除妖斩祟将军,但根本上他是个文人,是个进士,满腹经纶,只不过性格刚烈。今天嫁妹妹,不是官方行为,是完成家庭的夙愿,像过节一样,完全可以以这样的形象出现,但当时有人反对。
由于他艺术上的出色创造,现在凡是演《钟馗嫁妹》,就连北昆这老根儿也跟着这么走,如果厉慧良听了这骂,缩回来了,就没有今天的厉派。厉先生对《长坂坡》的改动当时也遭到了一些非议:杨小楼是这样的吗?那是不是就只能杨小楼一个样啊?现在演的梅先生的戏,都跟他一样吗?为什么就不能有发展呢?
程派这些年火,就是程先生的弟子们形成几个戏路,赵荣琛、王吟秋、李世济、新艳秋,各有各的风格,他们都在程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改动,不单是表演风格的变化,而是从剧本从处理都在改,那个年代反而没有人对这个说太多。现在倒过来了,京剧界思想意识的倒退极为严重。
现在北京京剧院“寻梦·承泽”对传统戏进行调整,各个院团虽然没那么说,但很多一线的人都有这个想法,抗不过这个大气候,只能小打小闹,要不然活不下去。所以 “寻梦·承泽”要想把传统戏搞得更好,使有些传统戏能保留下来,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演出效果——观众欢迎不欢迎。专家的意见都是经验之谈,非常宝贵,认真消化,而不要停留在先生怎么说必须怎么做,我尊重你,不代表盲从;允许我说个“不”字,不代表我跟你抗。
我希望杜镇杰到了这个年龄胆子大点儿,别怕挨骂,要想成大家,就要在骂声中成长,只要你不胡来,错了明儿改回去不就得了,演出效果今天不好明天再来嘛,今天扎靠演得不舒服,明天不扎了。认识到就大胆去做,有些事,不问,没事;问了,不听,不合适,听了,又不符合今天的实际。所以,有时候巧妙地问,不要问得太仔细。艺术上尊重前辈,就是用我们的脑子去完成前辈没有完成的事业,用他的思想去完成他的事业,学大师的艺术,先学大师的观念。我们今天没有抗日战争,也不用蓄须明志了,是要学大师对待艺术的执著,不怕挨骂的精神,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都是在骂声中成长的,包括马连良先生,挨骂少不了。
当然我说话还是不腰疼,因为我不在一线,我是感觉观念有倒退,深感有必要“拨乱反正”。市场、观众是第一位的,让观众喜欢、看好了、过瘾了,这是标准,而不在乎某某某曾经是不是这样,他不是这样我就这样了,怎么着吧?我觉得就是要学前辈的精神,当年的这个精神不过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