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剧院时,‘一没钱,二没戏,三有戏没人看’曾让我感慨不已。”6月20日,在中直院团创作演出管理座谈会上,田玉斌院长以一个事例说明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变化:2000年,舞剧团的青年演员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85%,而现在月收入都在2000元到6000元之间。据统计,到6月底,剧院已演出85场,收入翻番,上半年收入已达300万元。这就是一年多来,重视经营后悄然发生在中直院团的变化的缩影。
艺术品种的特性决定了各院团经营不可能是同一模式,他们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创造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长期以来,院团普遍实行的经营方式是由演出业务部门联系演出业务。这种方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行,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已暴露出许多弊端。随着不断的经营实践,几种经营方式渐渐凸现——代理制。这是不少院团采用的方式。即通过与演出中介公司合作,由代理公司负责市场运营中的宣传、包装、推广票务等工作,互担风险,利益分成。中央芭蕾舞团从1995年就与中演公司合作,采用代理制推广市场。国家话剧院的开门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是与中演公司合作,取得了演出14场收入90万元的好成绩。
社会化。利用社会售票方式和售票网络推广市场。采用这一经营方式的中国京剧院,利用社会各种现有的售票网络打开市场,即所谓“坐公交车”的社会化方式。他们清楚自己的售票网络、演出经营机构目前都不成熟,必须借别人的船出海,于是与京剧网站等建立了长期售票业务等合作关系。
独立制作人制。国家话剧院利用孟京辉的实验戏剧在年轻观众中的品牌影响,将在《关于爱情归宿的最后观念》一戏的市场运作中尝试这一做法。虽然实验戏剧并非戏剧主流,但如果该戏运作成功,独立制作人制也未尝不是经营的一种方式。
中国京剧院的市场策略以北京为点,全国为线,形成网络。通过加大北京市场的宣传力度,打开外省市的演出线,不能不说是他们的经营奇招。比如,他们在北京的演出不仅有固定的京剧观众,还吸引了各地有名的京剧演员,这种集合全国名角的演出,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因为京剧市场散布在各个知识层面上,他们还聘请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为剧院做社会调查,从而有目的地生产。
长期以来习惯于包场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利用“假日经济”,从2001年起,开设了“暑假演出”,面向社会公开售票。其中英文双语版的《马兰花》去年暑假演出10场,收入21万元——这是包场收入的2.1倍尝到了“假日经济”的甜头,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马兰花》连续7天在儿艺剧场演出。今年大年初二,“马兰花”第一次走进保利剧院,上座率达75%。
中央民族乐团的经营项目不仅包括演出本身,就连音乐厅、录音棚等也成为经营对象,在不影响乐团创作演出的同时,为团里创造效益。
国家话剧院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由中演公司运作。中演国内运营中心总监秦文焕说,这也是他们首次运作国内话剧,压力很大。为了扩大宣传,公司邀请导演、男女主演到网站做客聊天,到地坛书市为节目单签名等。可见,这些影视剧惯用的宣传手段在这里也通用。
艺术生产与营销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对营销的认识有深有浅,各院团在做法上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在创作甚至策划阶段就将营销意识提前介入的,其市场效果都比较好。
演出场次增加、演出收入翻番,职工生活改善,创作不断推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直院团在抓住创作演出的同时,在经营方面不断摸索和尝试,应该说都取得了好成绩。
(摘自《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