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3个月前,就想说说苏州,可是很久以来都是俗物缠身,没有那个兴致,一直拖到现在,今晚似乎感觉还不错,又看到鹧鸪天先生的大作,因为不免放肆放肆。
鹧鸪天先生是苏州原住,而在下不过是走马观花者,因此有什么不妥当的,鹧鸪天先生尽管指出,在下也会因此受益匪浅的。
过去总是听人说,这苏杭二州,杭州去去蛮好,大气,苏州则显得小气些,因此没啥好看,不过想起林语堂先生的描述“杭州犹如二八少女般的清纯,而苏州则如一个饱经世故的贵妇”,固然,我喜欢少女的清纯,可也同样喜欢贵妇的成熟,因此还是对苏州万分的向往。
今年倒是不错,经常出差,因此,苏杭二州都得以历遍,先去了杭州,半夜时分,绕湖而行,戏称绕着西湖跑圆场,杭州确实大气,也如越人性格,刚强而硬气;时隔不到1月,再去苏州,则是另一番滋味。
再苏州,最先想到的是辛弃疾,“醉里吴音相媚好”,那种感觉是奇特的,辛弃疾,这位“气吞万里如虎”的山东汉子,居然会被“醉里吴音”锁陶醉,我想,在他写下那些句子的时候,是不是会短暂的忘掉“金戈铁马”“半壁河山”呢?一个豪放派的诗人,居然会有这样的情怀,沉迷于“醉里吴音”,可见其魅力之大,远非我辈所能想象。
然后想到金庸的《天龙八部》,我总是记得阿碧那一口清纯的吴语,由此可见吴语的魅力了。
在下于苏州确是走马观花,在拙政园的莲池边,问采莲的女孩买了两只莲蓬,剥开来,细细品尝,突然感觉,这样的莲子也只能在斯地,斯园品尝,倘若换一个地方则意境全无了。
中午吃饭,在离拙政园不远的一处跨河小楼上,吃了一碗菜馄饨,再加一碗雪菜肉丝面(我是不是太能吃啊),从楼上的窗户望出去,青瓦白墙,静静的流水,突然有种感觉,想在苏州的青瓦白墙中寻一个安静的所在,渡过余生。
说真的,感觉对苏州的走马观花,几乎等于亵渎苏州的美。
想起出自昆山的昆曲,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苏州这样的地方,才会诞生昆曲,莲池边的低吟浅唱,乃是真正的和谐。
又想起曹雪芹来,大观园的开门见山似的设计,当来自拙政园了,让出自苏州的林黛玉住在“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的潇湘馆,也恰恰是合适的,因为这样的意境只能存在于苏州。而那位贾母则是听昆曲的行家,还能变出各种新奇的唱法来,但这样的唱法,只能在园中,这个园,当是苏州的园吧。
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废话,也许今天脑子有点拎不清,所以说话颠三倒四。
再继续说苏州,苏州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内秀,在远香堂,不能进门,只能在门口看看,仔细一看,左面是山,右边是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竟然都在一远香堂了,虽然缩小了,但是意境全然不变,只是变得更加精致,在此体会到了“小气”之说也许正是从此而来,精致不见得小气,精致更加内秀,而粗糙的仿制品,虽然块头甚大,但是粗制滥造,全无意境可言,又想起三星堆来,三星堆的文物,虽然小,但是样样精致,都是精品,再看看广汉市中心矗立的一尊仿制雕像,虽然块头很大,但是一看就知道是今人的作品,全无精致可言,也无意境了,而苏州的园子,则个个都是精品,其中的内秀必须细细的品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走马观花是亵渎苏州的美,不过条件所限,也只能走马观花,唯有期望未来能有机会细细品味了。
说了这么半天废话,到底说到京剧了,京剧的内秀在于文化,您可以说,过去的京剧演员,文化水平都不高,为什么能唱好?其实这样的说法不对,文化水平不是识字能力,韩愈的师说提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话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其中的含义呢?句读之不识并不重要,惑之不解才是关键,过去的大师,可能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古老的文化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传承下来的底蕴则非常深厚,因此惑能解,当然,句读之不识也是有缺陷的,所以京剧始终都是民间艺术,难以提升到文化层次,而正是有言菊朋先生这样的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物加盟,才能把京剧真正提升到文化层次,但是真正做到这点的人确实不多,个人观点,能做到此的不过二人:言菊朋与程砚秋。
不过,京剧是否提升到文化层次并不重要,只有能保持其本身的内涵,也就是演员保持解惑的水准就可以了,关键问题是,现在的演员,可能识句读的能力远远胜过前辈们,但是解惑的能力近乎为零。
前者跟某人谈论京剧唱法,说起程砚秋和张君秋,程先生曾有言:“张君秋空有一副好嗓子,可惜不会唱”,某人则以“苏联专家称张好”为反击理由,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可能有人说程砚秋不会唱呢,关键是立足点问题,如果按照中国的传统唱法,程砚秋就是会唱,张君秋就是不会唱,按照苏联专家的美声理论,张君秋是会唱,程砚秋则不会唱,可是,京剧是中国的戏剧,不是苏联的,也不是意大利的,中国的戏剧,就得解中国的惑,把什么美声唱法做为改良手段是背离中国戏剧的内秀的,惑则难解了。 写了半天,可能大多都是废话,不过写就写了,现在到底明白为什么苏州会出昆曲了,内秀,解惑,不是一般的地方能做到的,京剧相对昆曲已经俚俗化,不过内秀依然,以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法再传承过去的道德观念,因此惑自然不解,郎咸平说,现在的中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敬神的一代,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现在的演员几乎没有解惑的能力,对于京剧的内秀,他们解不了,因为文化断掉了,这不是识句读的问题,是解惑的问题。
夜半时分,就此打住,胡言乱语,请多包涵!
本贴由看水流舟于2005年12月18日01:22:19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