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举办了七届。从2000年推出以来,名家唱名段演唱会已成为艺术节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昨天,天蟾逸夫舞台的京津沪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场面十分火爆,喝彩声不断。京剧演出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但京剧演唱会却如此热闹,这是一种值得人们品味的文化现象。
名家和名段,是取得票房效应的主要元素。喜欢看戏的人都知道,看戏看角儿,一台演唱会集中了这么多的名家,本身就有眼球效应,迎合了戏迷的审美需求;名段更是戏中之精华,经过多少年的时间检验,戏迷们烂熟于心;再加上京剧流派的艺术特色,同一唱段,不同的流派能唱出不同味道,这也是经典唱段百听不厌的魅力所在。
由此我想到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以奥地利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为主的这台音乐会,成为全球乐迷的节日,这与我们的名家唱名段演唱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外国人把京剧称为中国的歌剧,名家唱名段现在已成为我们的新年京剧演唱会,每年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称得上是新年的一道文化大餐。
京剧是我们的国剧。200多年来,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唱段,是子子孙孙享受不尽的文化财富。在京剧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又一代的京剧艺术工作者为振兴京剧事业,又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优秀作品,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新的经典唱段,这也为我们的京剧演唱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演唱内容。近年来,像《野猪林》中的“大雪飘,扑人面”、《白毛女》中的“扎红头绳”、《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等,都成为名家唱名段演唱会的曲目,并深受广大戏迷的欢迎。
从名家唱名段演唱会的火爆品味出两点启示:一是名家的名人效应。京剧要走出困境,首先要培养名家。这使我想到刚刚结束的央视举办的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获奖的演员,名家唱名段应该为他们提供展示艺术的舞台,这就是出人;二是名段效应。在挖掘传统唱段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创作新的名段,这就是要出戏。
艺术节要打出品牌,需要名家唱名段演唱会这样的热效应。(吴为忠)
(摘自 《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