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平今年整60岁,退休前,她是河北省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剧院不可缺少的主演之一。退休后,胡金平对京剧的热爱没有停止。她不仅在社区内开设京剧社,还将课堂开到了网上,教授全国各地的京剧票友学习京剧。
小微信大课堂
星期五的下午,在石家庄家中睡午觉的胡金平被手机信息叫醒。她打开手机一看,是一个沧州京剧票友发来的语音信息。她没有急着打开,而是翻身起来,定了定神,走到窗前坐下,上了年纪,眼睛花了,这里的光亮让她能够看清手机屏幕。这时才打开手机,点开这条信息。
随即从手机中传来一个响亮的女声,刚播放2秒钟,胡金平就听出来了,这是一段《苏三起解》。录音中的女声有板有眼,在外行人看来,这是一段精彩的表演。可是内行听门道,一边听着录音,胡金平大脑在飞快地运转。她时而以手托腮似在沉思,时而皱紧眉头仿佛不满。这条五十来秒的录音播放完毕,她已经了然于胸,重新打开录音又听了一遍。然后按下了手机上的录音键。
“这次唱得比上次进步多了,你要注意几个问题,在该用力的时候用力,不该用力的时候,不要乱用力”“这个字应该念gai,而不是jie,戏曲读音和生活中不同”“在第三局唱得有点快了,不能抢拍”……这条长达50秒的录音,竟像是录在了胡金平的头脑中,每一字每一句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提出的问题都丝毫不差、一针见血。讲完之后,胡金平担心有遗漏,将票友的信息又听了一遍,从中又找到一处问题。
就在胡金平录语音信息的同时,手机响了三四声。她松开发送键之后,眼睛觑到手机屏幕上,点开了下面一条未读信息,同样也是一个票友发来的录音。她起身泡了一杯茶,顾不上喝一口,便又立刻打开手机信息,一段《红灯记》的声音从手机中流出来,胡金平聚精会神地听完这条语音信息,略一沉吟,将自己的指导意见同样以语音的形式发到了聊天群中。
这已经成了胡金平的必修课,每个周五的下午,她都要在微信聊天群中为票友们指导京剧演唱。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辛苦。从下午三点开始,胡金平一条接一条地聆听票友们发来的录音,经过自己的判断,给出自己的指导意见。有些票友还在聊天群中向她提问,她也都耐心地一一回答,时间就在这样一问一答中飞逝,胡金平说:“常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特别投入,外面天黑了我都不知道。”
胡金平对这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有时群里的消息多,她一定要每一条都回复。往往一聊就到了晚上,晚饭也是随手扒拉点东西吃,吃完了又开始和票友交流。胡金平很有耐心,点评也非常到位,票友们都佩服她。大家都称呼她胡老师,在群里交流比上课还要认真。时间久了,在京剧圈里传开了,有个老太太微信教京剧,慕名来请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当中许多人不知道,这个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
一生挚爱京剧
在石家庄安苑小区活动室,记者见到了胡金平,她一边表演一边讲解,常常迎来大家的掌声。尽管年事已高,活动不便,可是无论是姿态还是唱腔,都表现出了专业水准。
胡金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戏曲改变了她的命运。虽然家人都是农民,可母亲爱听河北梆子,常常在家中哼唱,从小听着母亲唱的河北梆子长大,胡金平对戏曲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和天分。在普及样板戏的年代,她常在腰里系一条红布条,和小伙伴们一起模仿《红灯记》。上小学的时候,她就已经能唱出样板戏中的许多唱段。上中学的时候,因为爱好文艺,她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
对于戏曲的热爱和天分,让胡金平走出了农村,来到了城市。1976年,河北艺校在全省招生,来到了廊坊。胡金平并没有获得面试资格,但是爱好戏曲的她,陪着同学到廊坊去考试。面试的时候,其他人一个个走上讲台,她只能蹲在一个角落里,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表演。面试完了,考官发现在墙角还有一个学生没有表演,就让她上来试试。胡金平喜出望外,清了清嗓子立刻来了一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既是她最拿手的戏,也是她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当她唱完后,面试的老师们都拍手称赞。过了不多久,结果出来大家都吃了一惊,正式面试的学生都落榜了,反而是胡金平这个“饶头”被录取了,原因自然是她优异的表现打动了考官。
1976年5月,胡金平正式进入了河北省艺术学校学戏曲。在学校里,她学老旦,为了演好角色,她常常拄着拐棍,跟在老太太身后学她们的步伐。为了学习基本功,她像小学生一样,每天早晨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吊嗓子、踢腿、压腿。退休前,胡金平是河北省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剧院不可缺少的主演之一。
退休以后,胡金平对京剧的热爱没有停止,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前来登门学艺的人越来越多,认识的票友也越来越多。这些票友不局限于石家庄,而是遍布河北省内,甚至还有山东、河南的票友也在关注胡金平。这些外地票友不止一次对她说,老师,我们过去听你上课吧。话虽这么说,可胡金平并没有让他们过来。她说,为了听我一堂课,让他们大老远跑过来,路途遥远暂且不说,一天的时间够不够?晚上要不要住下?这些都是事儿,因此我一直没同意让他们过来。
为了满足大家听课的愿望,胡金平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开办网络课堂。
活到老学到老
胡金平做事雷厉风行,今年上半年,她的网络课就正式开办,课堂就用大家最常用的联系方式——微信聊天群。最初,胡金平想在社区活动室里试试网络课堂,可是大家能够当面听她讲课,参加网络课堂的兴趣并不高,她索性直接将外地票友邀请进入一个微信聊天群,正式开始了她的授课之旅。因为她传授的角色多是老旦,所以她给这个聊天群命名为“网教老旦班”。
微信群成立后,外地票友纷纷加入,一想到有专业人士指导,大家都感到非常激动。聊天群中很快就聚集了四十来人。可他们一开始就遇到难题,许多选段都是三五分钟,更长还有十来分钟,在微信中发语音信息最长是一分钟。这可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只好采取折中方案,把一个选段分成几部分来录。这样虽然勉强可以,可是也造成了很多混乱,随着人数渐渐增多,这种方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胡金平发动学员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位学员主动提出来可以帮胡老师将录音制作成课件,分享到微信群中,这个问题终于解决。
从那以后,每周五的网络课成了胡金平雷打不动的惯例,她认真直爽,学员们不叫她老师,而是叫她大姐。一位京剧票友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老师,不仅不收我们一分钱,还针对我们每个人的特点一对一地指导。跟着胡大姐学京剧的几个月,进步比我过去的几年都要大。我已经介绍了几个姐妹加入到胡大姐的网教课中了。网络授课开始以后,原来有些不习惯用微信的本地学生,也开始加入到网教课之中。这个网教课大受欢迎。
胡金平的腿受过伤,行动不便,限制了她的活动范围。可是网教课一下子解放了她。胡金平说,活到老学到老,看看我们的网教课,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