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事情耽搁,有一段时间未光顾"文苑",请爱斑竹恕罪!前几天偶然见到琴声的"十三道辙四声尖团字汇(四)",此事工程浩大,琴声和爱斑竹进行了艰辛的劳动。在目前,很多专业演员都抛弃尖字的情况下,爱斑竹不辞辛苦,坚持进行这项工作,精神尤为可贵!敬佩之余,撕边愿提供几点意见:

1.什么是"尖团字"? 琴声先生对尖团字的划分是广义的划分,把声母为z、c、s的字通称为"尖字",其余字(不仅包括声母为j、q、x的字,还包括声母为 zh、ch、sh的字,连声母为d、t、n、l、g、k、h,甚至零声母w、y的字也包括在内)通称为"团字"。这种划分可能是一家之说,撕边无意去评判其对错。只是感觉按此划分所列的表过于庞大,不便记忆。撕边不忍给爱斑竹和琴声先生泼冷水,但不得不说句实话--造此表似乎费力不讨好,由于未抓住主要矛盾,所以不便使用。 撕边认为京剧尖字与普通话的区别仅在于声母由j、q、x变成了z、c、s。按照狭义尖团字的划分,我们只研究普通话中声母为 j、q、x的字就可以了,在京剧(韵白)中如果那些字的声母相应地变成了z、c、s,就称为"尖字",如果声母仍为j、q、x则称为"团字"。例如,普通话中修和休读音均为xiu,但在京剧韵白中修读作siu而休仍读作xiu ,所以,修为尖字仍而休为团字。 而对于三和山,普通话有卷不卷舌之分,三读作san而山读作shan,京剧韵白读音也是如此,这就不属于(狭义)尖团字之列。至于寰 、丸、言、含、南、兰、元、谭、还、沿、团、连等字与尖团字根本就不搭界了!

乡音未改的人,习唱京剧第一步是学习普通话,依据是《新华字典》而不是"尖团字表";第二步才是分辨"尖团字"、"上口字",前者的依据才是"尖团字表"。这种"尖团字表"的规模就小多了,但它抓住了主要矛盾,比较好用。

2.怎样掌握好"尖团字"? 精简后的"尖团字表"字虽少了许多,但仍很难一下子记住。撕边的经验是:"结合唱段,日积月累"。 每天把你今天要唱的唱段中,属于"尖字"的字用符号^标出,尽量记住。在演唱时要注意:确有把握是属于"尖字"的字方可唱成"尖字",把握不准的字暂且唱成"团字"(不算错),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弄得"满嘴尖字"被内行笑话。曾有一位戏友,裘派花脸唱得很有味(儿时受过方荣翔指点),可总是把 "香"、"今"、"金"、"晓"这些字唱成尖字。幸亏他很谦虚,撕边向他指出后就要求把常见的尖字写给他,撕边按《裘盛戎唱腔选集》把主要唱段中的"尖字"一一摘出,写了一小张纸给他。不久,再听他唱,尖团字全都对了。

某些地区的方言,尖团字分明,且与京剧的尖团字相吻合,例如河南(大部分地区?),山东的聊城、威海等地,身边遇到讲此类方言的人,无论他懂不懂京剧,都应把他当作尖团字的顾问。撕边单位有一位女书记 是山东文登人,一口家乡话,尖、团分明,"集合"读作"zi-huo","几何"读作"ji-huo",绝不混淆。从她上任后,开会不再枯燥,听她讲话是巩固尖团字(还有部分上口字)的极好机会。朋友们如有这样的机会,千万不要放过。

3 .琴声的字汇中还有几个字需要商榷: 缄、荃、铨、涎、迁、倩、茜等字不是团字,都是尖字。 喧、牵二字不是尖字,是团字(无口字旁的"宣"才是尖字)。请斑竹核查定夺。

冒犯之处,斑竹海涵!

本贴由撕边一锣于2001年8月23日14:25:57在〖文苑京剧社〗发表.

关于广义尖团字和狭义尖团字--

作者:潇潇

我以前曾经在梨园曲苑说过我的看法,在这里说说吧,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一直流传着两种尖团字的定义系统"守温字母"的"精、清、从、心、邪"五个字母结合齐齿、撮口两呼所拼的字为尖音。"见、溪、群、晓、匣"结合齐齿、撮口两呼所拼的字为团音。有一种"团音正考"就采用这样的定义。这就是狭义的尖团字划分。这一定义在北方大部份地区的人是容易了解的,但是对于南方某些地区的人来说,则又有问题,南方有很多地区把"守温字母"的"照、穿、床、审、禅"结合开口、合口两呼的字也称为团音。相对把"精、清、从、心、邪"结合开口、合口两呼所拼的字叫做尖音。这其实是商音与徵音的区别问题。 简单地说,一种定义是j q x和z c s与i v(淤)结合的区分问题,一种定义是zh ch sh和z c s与a u结合的区分问题。这两者都不是非常全面的尖团字区分。

如果我们现在把两种定义的尖字和团字分别合并,形成一种比较科学可信的尖团字划分方法,就是广义的尖团字定义。尖字即为z c s与四呼中任何一呼相拼的字,这就是科学的尖字定义。团字分重团字与轻团字。重团字定义为zh ch sh与开口、合口两呼相拼的字,轻团音的定义为j q x与即是介母又是韵母的齐齿、撮口两呼相拼的字,也就是和i v(淤)两个韵母兼介母相拼的字。这是把南北两种尖团字定义和并的结果,而琴声把尖字的范围扩大了。

在狭义尖团字定义的基础上加上开口、合口两呼中的商音、徵音之辨(就是zh ch sh与z c s之辨)就是广义的尖团字定义。也就是说,狭义尖团字定义只在齐齿、撮口两呼中讨论,而广义尖团字在所有四呼范围内讨论。这对于南方人学习京剧是有益处的,因为南方人一些地方的人往往把商音读成徵音,这也是学习尖团字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南方人大部分地方的人对于狭义尖团字分得很清楚,广义尖团字扩展的部分就非常费劲,必须一个一个记忆。北方人对于广义尖团字商徵音之辨比较清楚,但是对于狭义尖团字就非常模糊,需要一个一个记忆。可能大家要说普通话语音已经解决了商徵之辨的问题,就不必要关心了。但是普通话语音解决京剧音韵系统的商徵之辨是不是那么完整呢?恐怕是有偏差的,比如"争""升"这些字,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是商音,在京剧音韵系统中是徵音。这就是用系统外的知识来定义系统内的概念所带来的模糊。一个科学的定义,不能片面。狭义尖团字定义只在齐齿、撮口两呼中讨论,只是能够帮助能够分辨商徵的学习京剧者记忆尖团字,但是作为"尖团字"一个整体来说,还是广义的定义最为贴切,对于学习京剧的人最有用处。

本贴由潇潇于2001年8月25日14:30:42在〖文苑京剧社〗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