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不仅使老一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扬,同时也使青年演员们有了很好的学习、继承范本。不少青年演员通过参加配像工作,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自己的艺术素养,在表演技艺上有了长足的长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优秀张派青衣、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的关门弟子赵秀君参加了《打渔杀家》、《法门寺》、《断桥》、《大·探·二》、《龙凤呈祥》等戏的配像。日前,赵秀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对记者谈了参加“音配像”的体会。
赵秀君说: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是李瑞环同志提议发起并亲自关怀,组织实施完成的。这项伟大的历史文化工程对京剧这门国粹的抢救、振兴、普及、传播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已经录制完成的不少作品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媒体播出,更是起到了很好的向广大受众推介、宣扬京剧艺术的作用。我们青年京剧演员参加“音配像”工作,更像是潜入了京剧知识的浩瀚海洋。这里边有太多的宝藏需要我们深入发现和开掘,有太多的营养等着我们去吸取。
赵秀君告诉记者,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实实在在是编就了一部京剧知识的百科全书,对我们年轻一代京剧演员来说,可谓拥有了一部宝典和开启京剧艺术宝库之门的钥匙,其中的艺术宝藏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音配像”将老一代艺术家们创造出的艺术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供我们学习。我有幸参加这项工作,要感谢李瑞环同志、老艺术家和方方面面的信任和培育。
赵秀君介绍说:“我为恩师张君秋先生的好几个戏配了像。在配像过程中,得到了老师悉心的言传身教,老师生前不顾年事已高,把几个戏中的唱腔和身段为我做亲自示范,为我深入细致地分析剧情和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为了提高我的综合技艺,老师还曾请其他优秀艺术家对我进行辅导。老师仙逝后,许多艺术家也对我在艺术上的成长给予过无私帮助,为了我更好地完成音配像任务付出了许多心血。如今,我每次在新排一出戏前,必先观摩一下音配像作品,认真揣摸其中的各个艺术侧面:唱、念、做、打是怎样融为一体的,服装、化妆、道具、布景是怎样设计安排的,人物表演和剧情结构是怎样和谐统一的等等,每次都使我受益非浅。
赵秀君认为:“京剧音配像”令我们青年演员可以站在巨人肩上攀登高峰,其意义是非凡的。通过参加音配像工作,我深深感到,京剧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取得杰出成就的艺术家,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我们青年演员学习前辈的技艺,必须认真探索,得其精髓,不能浅尝辄止,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牢记“先继承、后发展”的宗旨,把自己的艺术水准不断提高上去,不辜负领导和各方面的希望。
赵秀君说:“七月底之前,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的预定任务即将完成。能做为参与这项工作的一员,向李瑞环同志和社会各界做一圆满汇报,我感到由衷高兴。”
记者 张浩(摘自《今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