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部让我在忘了自己在看京剧的京剧。我浑然忘我,痛哭流涕,完全忘了注意任何一点技术方面的东西。以至于看完戏,当热情的戏迷涌向舞台的时候,我默默地走出剧场,不想听任何加唱,一任自己沉浸在文姬归汉的故事中不能自拔。在大厅里碰见于魁智老师,他看着我哭红的眼睛直乐,我闷了半天说出一句:"您一直说你们北方人搞戏比较扎实,不象我们上海那么花俏。我今儿信了!"
第二天一早,约好了采访《康熙王朝》的编剧朱苏进,不料他竟然也在前一晚看了《蔡文姬》,和我一样,爱得不得了。于是话题久久围绕着该剧展开,以至于双方都不想多谈"康熙"。看过"贞观"、"洛神"等多场好戏的朱先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文姬"的偏爱。"肯定能拿金奖!"他说,而已知道北京京剧院此番取舍的我不敢说话。朱苏进用"天衣无缝"这四个字形容该剧在艺术上的精致,还向我打听剧中的胡茄声是不是真实的那种乐器的声音。我知道,打动眼前这位优秀作家的最大原因在于该剧中强烈的人文色彩和感情渲染力--现代人的人文和感情。这和《康熙王朝》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束了采访,我急急打电话了解情况;果然,《蔡文姬》的精彩没有改变她此番注定的陪赛命运。我有一点愤怒,在南京的街道上,剧中的一幕幕又在眼前浮现:
要琴还是要手?文姬伸出玉手。
总该放心了吧?胡王喝下药酒。
思汉定要归汉?文姬苦问梦中的昭君。
爱她非得娶她?胡王备下送归的马车。
十二年夫妻恩爱,文姬怎下得了归汗的决心?我不走,她说。
十二年夫妻不算短,胡王又怎忍看爱妻的盖世才华无谓凋落?你回去,他说。
该剧由评剧《胡风汉月》改编而来,但其人物定位显然借鉴了前几年新排的那一出话剧。以至于该戏虽然唱段繁多,也实在悦耳动听,让最引人入胜的还是情节本身。我最喜欢的场景是文姬逃离胡王的帐篷,在雪地中昏倒,在梦中于昭君对话的那一段戏。京剧中有这样的场景,大胆之极,也实在精彩之极。
当然,"戏"的加重、"角儿"的相对削弱对京剧艺术来说也许并不是好事。但无论如何,该戏带给我极大的欣喜,终于有一部戏,让我敢于对一个最讨厌京剧的朋友说,走,我带你去看一出京剧,你保证能看下去--还是朱苏进说得简洁到位--《蔡文姬》大大拓宽了京剧的欣赏层面和艺术包容量。
有机会的话,建议一观,即使不为京剧只为剧;尤其是感情丰富的女同胞们。:)
本贴由鸿帆于2001年12月26日23:54:45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