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山西梆子是从小时候就让祖辈们给种下了一颗种子,在心里慢慢发芽,很喜欢听里面的唱腔,很喜欢晋剧带来的那种呓呓的声音,更喜欢演员在台上华丽的表演。晋剧总是有别于其它剧种的温婉与激昂,也许是山西的语言决定了晋剧的唱腔,唱起来似乎漫不经心,但又丝丝入扣,拖着一种慢节奏,确在慢理丝条中蕴涵着力量,涵蕴着所要表达的情感,在一瞬间冲出天际,让人不得不感叹这高亢的声音。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成龙大厦请来了山西省大同市晋剧院来演戏,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消息,还是让自己多少有点欢喜,这次可以很好的过过戏瘾。在欢喜之余还是要感谢成龙大厦举办这样的活动,一包烟的戏价让爱好山西梆子的人们可以坐进剧场听戏、看戏、品戏。
对于张北的人来说,很久没有听到听到正宗的山西梆子了,很多人有爱戏的热情,但没有多少人懂戏,更不懂晋剧有什么流派,在一些剧目上也不是很明白,至于演员唱的如何他们会给一个最质朴的掌声,我想这就代表了他们最真挚的观点,这次戏的剧目不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打金枝等,第一天唱的是《醉陈桥》,还是把许多人给难住了,我心理想着陈桥应该就是陈桥兵变的故事,从后汉到宋代建立之间的故事。
当大幕拉开的时候,悠扬、清脆的伴奏深深的吸引着自己,自己仿佛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更想吸吮果汁一样过瘾,终于亲耳听到了晋剧的现场伴奏,犹如一缸山西的陈醋,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因为对大同市晋剧院的人没有几个熟悉的,网上戏迷朋友也大多数是太原或以南的朋友,只知道有个李玉成,还有个唱化蝶的杜玉梅与李爱梅,他们也大多退休或远离舞台了。心理不激动,很平和地去听,内心也没有多少期待与兴奋,认认真真地听就是了。
晋剧界说到须生那肯定就是女红,这是晋剧的一大特色,因为晋剧里女演员比较多,因为找人还跑到后台去了,看到了妆花好的赵匡胤是位女同志,大同晋剧院唱这出戏应该师出有名的,晋剧界以前有位乔玉仙就是唱斩皇袍这出戏的,应该要有别于丁派的唱腔,在开演后还果真如此,明显有别于丁派,这对晋剧来说是一件特别的好事,在丁派占主导地位的晋剧界,能多出几个门派来说,更能彰显这个剧种的魅力。我们的惯性思维总是认为晋剧中只有女红拿的出手,是这个剧种的一大特点,其它的行当总是一种缺位的表现,似乎都不尽人意,这出戏给了人两大看点,一是扮演郑子明的黑头,另一个则是扮演高怀德的武生,显然这则戏的主角是须生,但他们两位都给这出戏增加了亮点,让人去品嚼黑头的唱腔,刚劲用力,味道十足,如同吃黄米面糕一样软金颤颤的。全戏的高潮部分在杀宫之一折,高怀德听说郑子明被斩后愤怒的心情,出场后的一个踢脚就抓住了台下的观众,在质问佯装酒醉的赵匡胤时的表演细腻与到位,在怒与愤之间,本来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久经沙场不曾破皮掉肉,确在建立国家安享太平之时,就因为一个女色,在遵循国家法度之上一阶武将就此陨落,上奏多道本章全部压在了龙书案下,是真醉还是假醉之间,是在玩把戏还是糊弄人,兴师问罪之间体现了高怀德疾恶如仇的性格。平常也不多看武戏,在晋剧中似乎很少能看到武戏,因为须生与青衣占了绝对的优势,在宣传方面也更多的宣传这两大流派,对武生缺乏应有的认识,这出戏的最大亮点就体现在这位武生的杀宫上,斩首韩龙,问罪苗顺,质问皇帝,都通过手中的宝剑与招式来体现,特别是桌上的功夫,让人耳目一新,改变了对晋剧只注重唱,不注重表的旧有看法。给力的乐队,让整场杀宫,富有激情,充满了感染力,也使人足足过了一场戏瘾。
以前对于晋剧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光盘与网络上的片段与宣传,似乎晋剧也只有那么几个剧目,在宣传方面也更多注重的是须生与青衣,这出戏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启示,也给宣传者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晋剧不仅仅是能唱文戏,也能唱武戏,并且能唱的很好。
看了第一天的精彩演出,心里充满了惦念,可能这就是戏迷的一种心情,也可能是晋剧吸引人的原因,思绪依旧沉醉在胡胡与三弦的拔动中,依旧畅游在板胡的节奏里。下班后依旧想去看戏,要想看戏就只能求着赵老师了,与赵老师在第三天的演出中一老一少的戏迷又一次坐进了剧场,看晋剧舞台上演绎的忠孝节义,悲欢离合。
大同晋剧院给张北人民带来的演出,满足了人们多年来看晋剧的愿望,给人们又多了一种品味人间百态的话题,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演绎的故事也是我们开展群众路线的一味良剂,教化人们弃恶扬善,明辩是非,权要为民所用,利要为民所谋,而不要像陈世美与张继保一样发达后不认妻儿,父母。
看到了现场演出的晋剧,伴着悠扬的曲调,带着祥瑞的气息,乘着马飞着龙,品着浓浓的山西醋,带着悠悠的晋剧曲,祝愿成龙大厦越办越红火,祝愿张北风调雨顺,祝愿晋剧在圆伟大祖国梦的征程里谱写新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