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是我爸——
这些年,总是忙自己的小家、忙永远也忙不完的工作和一些琐事,很少注意到爸爸的变化。那天,妈妈说,你爸爸今年该吃女儿的“一刀肉”了。我们才想起,爸爸也已是花甲之人了,也才发现,在我们心中永远坚强、挺拔,我们觉得永远也不会老的爸爸似乎真的变老了。
这种感觉很强烈,但它并不来自爸爸的身体,而是从他对逝去的爷爷、奶奶的眷恋,从他对陪着他一起慢慢变老的妈妈的依恋,和对一个个业已成家立业的儿女的深深的父爱上感受到的。
爷爷、奶奶都是很善良平和的老人,他们都是寿终正寝。一直以来,在爸爸眼中是戏比天大,事业第一,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他所深深挚爱的晋剧舞台上,生活在老家的爷爷奶奶一直由姑姑来照料。我记得,那时奶奶总说:“娃们都是干正事,我知道。我没别的要求,等我死的时候,俺娃能在跟前吗?”那时的爸爸总是不以为然。可当奶奶突发心梗后,已经退休的爸爸虽然还在跟随剧团演出,但毕竟能抽出身来,因此他和妈妈、哥哥照顾奶奶,奶奶发病一周后去世。当时,爸爸也已是六十多岁了,在为奶奶守灵的最后一个夜晚,爸爸照家乡习俗与将要入土的奶奶一起吃饺子,寒冷的夜晚,摇曳的烛火,冷清的灵堂,爸爸和着泪水与奶奶吃着最后的晚餐。那一幕,至今想起,都让我们泪不能禁。三年后,爷爷也走了,爸爸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以前总爱喝点小酒的爸爸从此滴酒不沾,这是一种怎样的痛啊!他那多少年不变的饮食习惯,随爷爷而一去不返了。后来,我们总小心尝试着:“爸爸,有好酒,您少喝点?”没用,爸爸从心理到生理拒绝喝酒,就是对逝去的父母的一种深深追念吧!
我们的妈妈,既是爸爸志同道合事业上的好帮手,也是相濡以沫几十年生活中的贤内助,同样身为晋剧艺术家的妈妈,为了支持爸爸的事业,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这些爸爸都知道,但他把对妈妈的爱和感激都深深埋在心底。这些年,爸爸象变了一个人,他帮着妈妈做家务,和妈妈一起晨练,如果妈妈和我们出去旅游,那爸爸的电话是不会断的。“你妈妈上山了吗?可要注意啊,扶好她。”“你妈妈吃得还习惯吗?住得好吗?”我们会反抗:“爸爸,她是我们的妈妈,我们会照顾好她。”这时,爸爸才笑嘻嘻地放下电话。
陕北杨家沟
我们兄妹三个,哥哥是唯一男孩,也只有他做了演员,和爸妈是同行。记得小时候,哥哥挨打是家常便饭,因为爸爸要监督哥哥练功,排戏,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教子场景,让我们姐妹俩常怀侥幸心理:“亏得我们没当演员”。直到哥哥成家,当上副院长,被选为政协委员,获“梅花奖”荣誉,爸爸对他还是那么严格甚至苟刻。可现在,爸爸真变了,看到也已是中年人的儿子排戏辛苦,他会提醒:“要注意饮食,多休息。”有时,他看到舞台上哥哥有些不尽如他意的地方,爸爸也能宽容了。而当他看到他的儿女、孙子、外孙们周末聚在一起,他的那股高兴劲儿,更象一个患“人来疯”的老小孩儿,真是让人感动。
以前的爸爸不苟言笑,一心为戏,形容伟岸,让我们敬畏。现在的爸爸温和慈祥,心中有戏也有家,象一个邻家的老人,我们更爱他!
老爸,节日快乐哦!
刊于《太原日报》
游台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