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八珍汤》观后 2016-02-15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清秋124

资料图

自古都称道血浓于水的亲情,其实自古以来,对亲情淡漠甚至刀戈相向的,大有人在。人世间的亲情,在某些人眼里,是珍贵如生命的,有些人眼里,却又与权钱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概因个人的秉性罢了。

晋剧《八珍汤》,是部非常好的剧目,它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了生活的。剧情扣人心弦,男人为了功名离家20年,女人为了寻夫寻子,受尽苦难,好在这出剧有个让人愉快的大结局。最后,功成名就的男人和两个同样有出息但善恶不同的儿子,一家人相认。给世人留下的意义是什么呢?无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碗亲情的八珍汤,真正让人铭记的,无非是“家”的味道。功名从来害人不浅,世人很难说真的能够放下利禄之心,往往容易被荣华富贵迷了眼,忘记自己的源头所在。更有甚者如剧中的凤冠,嫌母亲身份低微,意欲灭之,真真禽兽不如。

相对来说,历史上,越是为官者,对亲情越淡薄,为了帝位官爵,父子兄弟成为敌人,相互迫害的例子还少吗?今天,很多兄弟姐妹为了财产和抚养老人等问题,矛盾到不可开交的亦不在少数。实质,都是利欲在作祟。从这一点上看来,人类想实现大同世界的目的,真是路漫漫其修远了,好在,有人相信迟早能够实现,相信比不相信的好,有个目标,生活才会不至于没有希望。

轻翻全世界的历史,手足残杀的现象多了。原来,“人之初,性本善”这六字,是原存在时限的,不长,颇具讽刺意义。人之本性的优劣善恶,有时藏着不被人知的两面性。父母是品行高尚的人,儿女不一定高尚;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品德亦不相同,有好有坏。

无论怎样,做人,品性依然是个大问题,是重要的一面。孝为先,总是没错的。相反,为了权力和金钱,宠妻灭母,丧尽天良的人,是会遭天遣的,也是不道德的。

《八》剧中,一个丫环都能为正义挺身而出,这又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和善良的人存在的普遍性,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不至于绝望。好人总是有的,坏人也是有的,好坏的渗透里,构成了似复杂似简单的人生。

孙老夫人最后与高官丈夫相认时,意欲摔碎凤冠,哭诉20年的不幸遭遇,听来让人心疼且心里百味杂陈。不仅孙老夫人,这红尘世间,为功名羁绊的人还少吗?有几个不是在熙熙攘攘红尘为名为利为权的路上奔波?这不是人的本性吗?这有悖于“人之初、性本善”的教义吗?

倘若把人生所求用“理想”二字来解释的话,理想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值得我们褒还是贬?龙冠的不认贫母和最后的悔恨交加,也是红尘中人不少的生活版本吧?为一时的名利,连亲情都能搁舍的人,品性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可父母终是会谅解的,这又值得我们思考了。父母之于子女与子女之于父母的感情,或者说“爱”,能相提并论吗?

史有姬昌被逼吞子与吐子化兔之说,试想,就算为了社稷,这食子的周文王也足以因此让后人评诟了;更有李世成玄武文政变杀死兄弟之史实,为了帝位,什么亲情手足,统统一边去吧;再有武则天为保帝位,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颠覆了“虎毒不食子”的古语……

但凡遇到名利之惑,有多少人能守得住自己的心而不被诱,能在善与惑之间,淡定从容知道自己的选择?记着少年时翻阅《绝代双骄》,其间江别鹤就是个食子肉的畜生,为了练武,不惜食子以成意。如此说来,《八珍汤》中的龙冠还算不错的了,毕竟只是打了老母并将赶了出去,没亲自杀死食之。

好人与坏人的比例,孰多孰少?世道不同了,人心不古也禁不得推敲。因为从古自今,大同小异的亲情故事被残酷的现实演绎得面目全非,读来让人心寒,也让人气恼,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才会真正杜绝此类现象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