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谢涛在京接受记者採访时介绍,她带来了举办晋剧“传习所”的建议,希望能够有利於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谢涛被称为“晋剧第一女老生”,也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她表示,对於十八大报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关於文化建设的论述。比如,报告中提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谢涛认为,现在有的人谈到传统文化,常常有个误区,认为传统文化不被年轻人接受、年轻人也不喜欢。这只是因为我们没有为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提供平台、没有给年轻人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传统文化放在一个平台上,让大家认识。她举了亲身经歷为例:自己曾把晋剧带到北京知名高校演出,原来还担心学生们不接受,事实上却很受欢迎。

“把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当包袱背,不对﹔把传统文化当包袱扔,也不对。”谢涛说,一些人说起传统就是排斥的态度,却能够对外来文化品牌如数家珍。而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谢涛的剧团在法国演出时,受到了观眾的热烈欢迎。对於这一点,她也很意外。法国的观眾告诉她,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看懂了,道理跟欣赏歌剧是一样的。“观眾说,他们也听不懂意大利语,但并不影响欣赏歌剧。晋剧的语言虽然听不懂,但戏曲的丰富舞台表演,让观眾们同样看懂了。”

对於文化体制改革,谢涛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景是非常好的,体制机制上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但要坚持不能一味迎合市场,否则可能会走一些弯路。艺术作品有其特殊性,可能现阶段看不到经济上的回报﹔但在社会效果上,一出好的作品却可能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我们团现在一年的演出有400多场。对於我来说,可能更多的时间是在演出,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编排新的剧目。”谢涛认为,晋剧的发展,需要通过大量的演出来走向市场,也需要一批人沉下心来进行创作。所以她建议举办晋剧“传习所”,希望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投入,聚集一批人才,专心投入到传统剧目的收集整理和新剧目的创作中去。

谢涛说,传习所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对传统剧目的抢救性保护。晋剧的国家级非遗传人有十多位,却隻有自己一个人是在职的,其他人的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她坦诚地举例说:“我所掌握的戏大约有50多出,我的老师会100多出戏。老师的老师,会200多出戏。”现在掌握200多出戏的前辈年事已高,如果不能及时通过音、视频资料,将他们所知的戏保存下来,意味着很多剧目就失传了,那将是晋剧文化的损失。如果能请他们在传习所,把自己所知传承给后人,就是对传统剧目的抢救性保护。

“传习所这个团队不用太多人,哪怕隻有几十个人也够了。让大家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能够专心投入艺术创作。”谢涛说,她期望剧团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的同时,也能够顺应戏曲艺术的规律,实现两方面相辅相成。

十八大代表谢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