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的感召力当从哪里来?

来源:苏州日报(2014-10-17)葛宇

文艺是什么?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前天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文艺承载的是一种精神力量。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但无论如何艰难险阻,中国人都扛过来了,正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创造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的民族提供了精神支撑。现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但艰难险阻也更多了,就必须继续发挥文化的支撑作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这一精神力量,新世纪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时代的召唤,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之中,创造出一大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但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有些文艺作品被经济利益绑架,内容低劣,制作粗糙,低俗、庸俗、色情、暴力充斥其中,一切为了经济效益、眼球效应,把简单的“票房”、“收视率”、“广告量”作为评判和衡量艺术品质和审美价值的唯一标准。这直接导致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显然,这样的文艺作品经不住时间的推敲检验,更低估了受众的审美情趣。
文艺工作者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迷失方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靠谱的办法,惟其如此才能创作出真正有底气、接地气、聚人气的优秀作品来。历数那些“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其成功之道概莫能外。
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原因正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那句评价“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主流正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能收获高人气和高美誉度,源于表达的题材,也源于它的“表达风格”,写伟人也写普通人,写国是国情也写百姓生态,让观者体味到,庙堂之上也有人情味、百姓家里也有大政治;“接地气”的作品不仅耐看还有影响力,作家莫言围绕山东高密“东北乡”构筑的精神世界,为他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好的作品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当前,伴随着技术迅猛发展,生活方式转变,价值观面临多元冲击,我们比以往更期待优秀文艺作品的涌现,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在春风化雨中通过有感召力的人物、故事来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使命和担当,文艺工作者不仅责无旁贷,更时不我待。
有句话说得好,“(写作)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时刻牢记责任,不辱使命,不入歧途,不剑走偏锋,更不能迷失方向。只有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才能积聚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