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晋剧,是在70年代初观看张家口青年晋剧团演出《智取威虎山》,由杨洪涛主演杨子荣。以后便是到市文工团蹲点,多次听李风云同志清唱晋剧片断,她的保留节目便是“三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梆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家口市晋剧团得到恢复,传统剧目频频上演,使我有机会观看了《打金枝》、《明公断》、《哑女告状》(李风云主演)、《龙城二娇》、《太阿剑》、《梳妆楼》(牛学桢、张受仓、李萍等主演)等剧目,逐步对晋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与著名的老演员们多次交谈,挖掘抢救张家口的戏剧史资料。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晋剧不愧是张家口地区的代表剧种,张家口也不愧被称为晋剧第二故乡。

(一)

张垣,是张家口市的旧称、别称,也称“东口”,与“西口”包头(实际上“西口”指陕西省府谷县)遥遥相望。从清朝以来.张家口逐步开辟为对俄通商要地,张家口逐步成为著名的商埠。在张家口的上下两堡十里长街,遍布茶庄、票庄、钱庄、布庄等等,而山西商人(亦称晋商)在张垣商人中势力为最。由于晋商聚居张家口,山西梆子(晋剧)也随之被带来张家口,晋剧流传到张家口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山西为晋剧第一故乡,自然剧社与演员众多。在旧社会处于最下层的艺人们谋生艰难,除了走“西口”(包头)外,就是到“东口”(张家口)谋生。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时演出的剧场,有上堡的大新园、下堡的小新园、下堡南门旧园(十三旦所建)。

大批山西商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包括营业开张、中秋、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结婚喜事、丧事需要的文化活动)主要是看戏(也称“听戏”),晋剧是他们的家乡戏,自然最爱看.这当然也是晋剧繁荣的一个原因。再加上晋剧艺人在张家口谋生的条件优于其他地方,更加推动了张垣晋剧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过去曾有一种说法,山西舞台上最负盛名、被观众所认可的晋剧名角,都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到过张家口演出唱红,并使张家口的观众首先认可,回到山西等地才能成为名家。也有一批名演员,出身于山西,学戏在山西,而后又在张家口演出唱红,并安家落户在张家口。如刘明山、薛宝昌、郭兰英、王桂兰等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应归因于张家口的观众文化层次较高,欣赏水平也较高,经济基础也比较雄厚一点。简要分析为:既然张家口为著名商埠,晋商又占据统治地位.而经营者大都是商人出身,都读过书,文化水平自然较贫苦农民、手工业工人等高出一筹;晋商走南闯北与各地商人交往,眼界也开阔一些,比经年累月不能离开故土的当地观众欣赏水平也高出一筹。由于晋商经济实力雄厚.不仅舍得花钱看家乡戏.捧名角,而且当遇有重大庆典活动,也会合资或独资唱大戏,这自然会请晋剧名角演出。因此在张家口,演员出演的机会更多一些。此外,每个人都具备的乡土观念,也是晋剧繁荣的—个内在原因。在张家口,有一批山西籍的移民落户,山西籍观众基础比较雄厚。山西剧团或艺人来张家口演出时要看其真功夫。唱念做打的功底是瞒不过张家口观众的眼睛的。所以,凡在张家口唱红者。回到山西等地就能被认可,当然这里也并不排除在山西唱红的大批名角。但即便是山西名角,来张演出后,回到山西也更可以使其升华一步,身价倍增。俗话说,知名度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以前曾流传“欲在山西成名,须在东口(即张家口)唱红”的说法的确不无道理。

(二)

晋剧在张家口的起步与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山西省戏研室专家王易风曾撰文将其分析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是很科学并除如其分的。这也是今人研究晋剧在张家口发展史的可靠依据。笔者认为,亦可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

1、第一个时期:清同治年闻至清朝末年。这一历史阶段,在张垣演出的名角有二盏灯、三盏灯、丁毛旦、闹儿红、千儿红、三元生、八百黑、孟来黑、十七生、刘德荣(云遮月)、一条鱼、天明亮、芦凤桐(二毛旦)、老十二红、洒金红等。而生于张家口的戏剧大师、梨园奇才侯俊山与从山西来张的刘德荣等则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侯俊山(1854--1935),名达,字喜麟,张家口市万全县东红庙村人,晚年移居到张市桥西区行宫巷,侯俊山自幼学习晋剧.天资十分聪颖,后经名师点传,如鱼得水。唱念做打俱佳,旦行及红、黑、生、丑均臻于上乘。13岁出科便成为顶梁柱,“十三旦”艺名不胫而走,传遍张垣。17岁时,到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艳名扫噪京都”,有口皆碑。当时主演《打金枝》、《辛安驿》。光绪十八年,被送入升平署,入宫唱戏达十年之久。慈禧赐其黄马褂等,并认侯为“御几”,赐字“喜麟”。清大学士徐桐麟曾赞誉他说:“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他曾到上海、天津演出.使两地观众为之倾倒.上海百代公司曾为他录制了唱片。他把山西梆子的精华带进了河北梆子,开创了唱腔风格独具的京梆子深受欢迎,他自然地成为河北梆子的创始人之一。他戏路颇宽,集武生、各种旦角于一身,在《三上轿》、《断桥》、《牧羊圈》、《三堂会审》、《烈火旗》、《铁弓缘》、《蝴蝶梦》、《风仪亭》、《伐子都》、《迷人馆》、《八大锤》、《回荆州》、《青石山》等戏中均演主要角色。他还将京剧、河北梆子的精华带回张家口,融进山西梆子,对山西梆子的发展与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凡义演活动,均积极参加。有时一次捐献白银就达500两。他与梅巧玲、程长庚、徐小香等京剧大师过往甚密。王瑶卿、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谭鑫培、杨韵谱等都对他称道有加。1935年五月初一,侯俊山病逝.享年81岁,北京各地前来吊唁者络绎不绝,极尽哀荣。他也是在旧中国得到善终的一代艺术大师。

刘德荣(1869-1913),山西忻州人,艺名“云遮月”,清光绪十七年到张家口与名班搭班唱戏。他主工旦角,拿手戏有《双官诰》、《算粮登殿》等。翌年,适逢徽班与梆子在京城竞技,他应邀进京,曾被招进宫廷献艺。当时,一同进京演戏的有一条鱼(青衣花旦)、天明亮、芦凤桐(二毛旦)、老十二红、洒金红等。刘德荣主演的《东官扫雪》等深得慈禧喜欢,御赐女蟒、凤冠和古董,自此红极一时,成为北路梆子之佼佼者。44岁时唱戏累死在舞台上,英年早逝。

2、第二个时期:从民国初年到解放前夕。这一时期张家口成为晋剧其它剧种(京剧、京梆子)艺人大交流时期,当时人才济济的主要原因与张家口的经济形势有关。民国元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张家口的商品交易额已剖历史最高水平,追溯商业繁荣的原因又与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交通的便利,为各剧种交流演出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从客观上推动了张垣戏剧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京梆子名演员常兴业(小名蛮庆,工青衣)等曾来张家口演出。

在这一历史时期.也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两个阶段。民国初年到九一八事变前,活跃在张垣戏剧舞台上的代表人物有晋剧四大名旦:李子健(小牡丹花)、刘明山(五月鲜)、王玉山(水上漂)、张宝魁(筱吉仙)。

李子健,原姓常,小名笃庆,工小旦与刀马旦,后因入赘李家为婿,改姓李。他是晋剧四大名旦之首,文武皆能,其代表剧目有:《凤台关》、《英杰烈》、《大破天门阵》、《百花点将》、《盗仙草》、《春秋笔》等。同列“四大名旦”的王玉山、张宝魁都向他学过戏.后起之秀牛桂英也得到过他的传授。他的妻子李翠芬为河北梆子著名演员。他们的儿子李世芳成就也很突出.曾受到过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传授,李世芳以后之所以成为京剧“四小名旦”之首,与李子健的家教是分不开的。1949年李世芳因飞机失事而去世,年仅26岁,李子健因痛子伤心过度,翌年逝于北京,当时他刚刚50岁出头。

刘明山(1897-1986),“云遮月”刘德荣之长子,艺名五月鲜,晋剧“四大名旦”之一,拿手戏有《三娘教于》、《采桑》、《六月雪》等。他演出的特点唱腔是清丽委婉,做派传神.表演手法细腻,感情真挚,富有生括气息,在晋剧界独树一帜。张宝魁因受刘明山与李子健的影响,由河北梆于改唱了中路梆子。

王玉山,山西北路、中路梆子皆能。山西流传着“宁叫阎锡山不坐了。也不叫水上漂不唱了”的谚语。他的走圆场功是一绝,恰似水上漂浮,既快又稳,他的拿手戏有《祭椿》、《大上吊》等。他虚心好学,向刘明山学青衣戏,向李子健学刀马戏和彩旦戏,还向京剧名家尚小云、荀慧生、评剧界名角喜彩莲学戏,对旦角各行无所不精,可惜“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张宝魁,原学京剧,后改河北梆子,又改山西中路梆子。他把两个剧种的旦角艺术融于一身,能戏甚多,尤其善演刀马旦和武旦戏,如《风台关》等。他表演的人物一团正气,无限激情,令人肃然起敬。他的弟子众多,如筱桂桃、筱桂林、筱桂芳、筱桂琴、筱桂红等。他教学不辍,晋剧很多名家如牛桂英、郭凤英、刘芝兰、花艳君、刘仙玲、王爱爱、冀萍、田桂兰、高翠英、郭彩萍等都曾得到过张宝魁的教益。

此外,李锦云(盖天红,工须生)、子都生、刘玉富(玉石桂娃)、一条鱼等均在张垣演出。晋剧名家一条鱼和洒金红共同培养了王桂春、王桂香两个女演员,为晋剧界女演员之首。与此同时.太原的丁巧云、丁果仙。很快在舞台上出现,她们均为中路梆子第一代女演员。此时,著名须生薛宝昌(艺名小二宝)也活跃在张垣舞台上.他“一句乱弹值千金”,名扬塞上。

薛宝昌(1891-1925),祖籍山西汾阳,8岁开始学戏,16岁与兄沿街乞讨流落京师,拜“二宝红”为师,工胡生,很快便学会了《空城计》、《天水关》、《调寇》等名剧。由于他演出形神兼备,观众为其取艺名“小二宝”。他与山西梆子名演员“云遮月”、“灵芝草”、“白旋风”、“真天明亮”被观众称为“晋剧五仙”誉满京师。曾进宫为慈禧太后演戏。慈禧先后赐他红色宝珠、翡翠玉扣板、象牙玺和行头。1912年。“小二宝”来宣化演出《空城计》,—炮打红。他刻苦好学,不断探索,向“十三红”学会了《困雪山》、《太白醉写》等。他把李太白潇洒豪爽、狂放不羁、形醉神清、不畏强敌的性格表现得惟妙惟肖,台下观众看呆了。“一句乱弹值千金”便由此而来。由于他演戏认真刻苦,1926年英年早逝,年方34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三四十年代,除了以上众多名演员演出外,在张垣舞台上还出现了一批晋剧新秀:如牛桂英、郭凤英、郭兰英、吴本贞、筱桂林(生角)、吉风贞(青衣)等等。

牛桂英在《三娘教子》和《打金枝》中独特的嗓音、清晰的口齿、优美动听的唱腔和真挚感人的表演,倍受观众青睐。而当时年仅14岁的郭兰英1943年来张家口演出,在《算粮》、《铡美案》中,以高亢优美的唱腔,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弦,成为当时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

筱桂桃的出现,像一颗闪亮的新星,给晋剧舞台增辉添色,大放光芒。当时流传甚广的“一颗果子一颗桃”,“果子”是指后来成为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女须生丁果仙;“一颗桃”即指后来成为出类拔萃表演艺术家的筱桂桃。此外还出现了著名花脸郭寿山(金铃黑)与杨盛鹏、著名须生崔得旺(九岁红)等,这些演员的成长与提高离不开张家口这块培养晋剧人才的沃土。张垣与我国的晋剧事业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5年8月23日,张家口首次获得解放后,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贾克、刘流、何迟、王久晨等曾深入到旧剧界,与广大戏剧艺人一起对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格调低下、内容荒诞的旧戏进行了改革与规范,为张家口的晋剧事业向着繁荣健康的正确方向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尽管1946年10月至1948年12月,张家口曾被国民党占领,但张家口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广大晋剧艺人在斗争中求生存求发震。1948年12月24日,张家口再次获得解放,晋剧艺人才真正获得了新生。杨丹卿(筱挂桃)、刘宝山(小十二红)、郭寿山(金铃黑)等是这一历史阶段的新秀中的代表人物。

杨丹卿(1919-1973).原名杨生秀,张家口市宣化区人。师承张宝魁(筱吉仙),为杨取艺名“筱桂桃”。主工青衣、小旦、刀马旦、是一名文武兼能、唱做俱佳的优秀演员,誉满华北。1937年应上海“胜利”和“百代”两话匣公司邀请,与北京“三儿生”合作灌制唱片,行销全国。她注重表演。刻画人物功力颇深,塑造人物形象逼真,堪称一绝。其唱注重以声传情.吐字清晰透明,张弛程度有节,且台风十分严谨,被誉为晋剧“梅兰芳”。看家戏有:《百花点将》、《清风辜》、《少华山》、《英杰烈》、《梅绛雪》、《杀宫》、《花木兰》、《百花赠剑》等。曾任宣化晋风剧社社长。1956年任张家口戏曲学校校长.省、市政协委员,“文革”中受尽摧残,1973年病逝,享年54岁。

刘宝山(1903-1976),山西忻县人,刘德荣之于,自幼向父辈学戏。8岁即登台演出,1913年随兄刘明山到张家口。拜王天恩为师,曾与“小二宝”同台演出。19岁时拜“老十二红”为师。由于他在《太白醉写》、《骂殿》、《桑园会》等戏中扮相俊美而又端庄大方,加上天赋的好嗓,在三晋、绥远、张宣等地,声誉日高,被誉为“小十二红”,民间流传着:“太原的丁果仙张宣的刘宝山是晋剧两大胡子生”的说法。他唱大板乱弹,激情奔放,嗓音宽广,高低有度,运用自如。其表演身段,潇洒脱俗,轻盈健美;细腻逼真,独刨一派。他善于博采众长,刻意求新。将河北梆子唱腔融于晋剧唱腔中。后又向京剧名家马连良、袁世海、张君秋等学习京剧表演艺术。他所饰演的杨六郎、赵德芳、田云山、杨继业等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献地图》一戏,他把张松这个人物演活了.此戏仅他一人能唱。

郭寿山(1908-1966),又名郭永恩,宣化县赵川镇人。13岁学戏,先工小旦,后拜“河南红”为师学胡生。25岁时改工花脸。他思维敏捷,聪明好学,刻苦钻研,潜心探索,具有唱功好、做功硬、戏路宽等特点。其唱腔音域宽广、音色宏亮、清脆流畅.恰似刚劲有力的金铃,形成花脸行当的独特风格.“金铃黑”的美名声震舞台。他演出的代表剧目有:《斩单通》、《明公断》、《铡赵王》、《清风寨》、《捉放曹》、《审潘红》、《火焰驹》等。他把旦角婉转的唱腔融于花脸唱腔之中,解决了花脸唱腔吐字不真的瘤疾。他1956年入党。1960年担任市晋剧团团长,中唇剧协会员,省、市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市文联常委,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张家口分会常委。1966年9月罹难,终年58岁。

筱桂桃、刘宝山与金铃黑是建国前出现的晋剧新星.在当时即光芒四射。他们在解放后又是承上启下的领衔人物,不仅是张市晋剧舞台上的台柱子。还为晋剧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尖子人才。

3、全国解放后.为晋剧在张家口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解放初到“文革”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两个阶段。

解放以后,以刘明山、筱桂桃、刘宝山、郭寿山、吉凤贞、南定银等为代表的老艺人与解放后迅速成长起来的一批新秀同台演出,相映生辉,开刨了张垣戏剧舞台的辉煌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演员有:出身于梨园世家的著名旦角演员刘玉蝉(刘明山之女)、著名生角演员王桂兰、著名青衣演员吉凤贞、著名女须生王云楼以厦名演员南定银、张胜林、崔德旺、刀马旦刘俊美、旦角刘仙梅、刘凤霞、刘艳琴、宗桂枝及王巧玉等等。

在50年代初,除了上演传统剧目外,还排演了《蝶双飞》、《仙锅记》、《绿判官》、《铡赵王》、《万福宝衣》、《复郢都》、《春香传》、《张羽煮海》等一大批新剧目,使张家口广大观众耳目一新。其中刘玉婵、王挂兰主演的《蝶双飞》,观众反响犹为强烈,在张市连演300余场不衰。街头巷尾都谈论《蝶双飞》,学唱其中的《十八相进》、《楼台会》片段。

解放以后由戏校培养出了一批晋剧艺人,其中有牛学祯(须生)、李风云(青衣)、成淑玲(小生)、张受仓(花脸、须生)、张桂英(旦角)、史全武(文武小生)、李增香(刀马旦)、杨洪涛(须生)以及韩淑英、曹雅仙、吴比等。

“文革”10年,张市的晋剧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市晋剧团解散,大批演员下放到工厂劳动达10年之久。郭寿山、刘宝山、筱桂桃在“文革”中受迫害.先后离开人世,这对张市的晋剧事业是一大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解放以后这一历史时期晋剧事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张家口的戏剧舞台上,晋剧这朵塞外奇葩愈开愈艳。市晋剧团得到恢复,新老演员密切合作,取长补短,焕发了艺术青春,在戏剧舞台上大显身手。李凤云主演的《哑女告状》非常成功,她的保留节目“三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梆子)尽人皆知。著名女须生、原省政协委员牛学祯,唱做俱佳,颇得晋剧大师丁果仙的真传,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青年晋剧团除上演传统剧目外.还成功地改编并上演了新编历史剧《龙城二娇》、《太阿剑》、《梳妆楼》等,在全省戏剧汇报演出中一次次获奖。市政协常委、青年演员李萍荣获国家最高奖——文华奖后,又荣获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成为河北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演员。主要演员张受仓、董丽萍也均有上佳表现。蔚县晋剧团大胆改革,在探索中大步前进。他们成功地改编上演了《天女与战神》、《代国情》等新编历史剧,原市政协委员韩金香等主演的《代国情》也获得了文华新剧目奖。韩金香荣获了文华表演奖,还于2000年8月当进为河北省“德艺双馨”文艺家。

纵观张垣剧坛100多年的历史,晋剧在以上三个重大历史时期,占据了张家口城乡戏剧舞台的主要地位。晋、冀、蒙三省区几代晋剧名家、名角均在张垣剧坛上登台献艺,张家口不愧被称为“晋剧第二故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