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到石坑,看苗到学校,品戏到乐坊。”老祖宗留下的古老艺术——昆曲十番,引起了前来参加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工作会议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古老艺术魅力无限
一部《牡丹亭》,百年缠绵曲。由84岁高龄老艺人赖喜能带领的遂昌县石练镇石坑口村村民,在县城古乐坊上演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十番”演绎得风情万种,有板有眼的表演,清丽婉转的唱腔,让现场观众着实感受到了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办主任王淼介绍,遂昌县不仅在“昆曲十番”的发祥地石练镇石坑口村建立了传习基地,同时在石练镇小学、遂昌实验小学创办了传承教学基地,另外还在县城创办了“遂昌昆曲十番古乐坊公司”,搭建了一个由村、镇、县三级联手传承,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舞台。目前,遂昌县已组建了“石练十番”“女子十番”等6支表演队,300多名青少年、80多名民间音乐爱好者学习“昆曲十番”,共同承担着保护、开发“昆曲十番”的文化传承。
传统艺术后继有人
赖喜能告诉记者,“遂昌十番”是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时得以传播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笙、箫、九云锣、梅管、提琴、鼓板、双清、三弦8种乐器轮番演奏若干曲牌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又因其演奏的曲目主要是昆曲曲牌,故也称“昆曲·遂昌十番”。据专家考证,“昆曲·遂昌十番”与现时流行的昆曲有所不同,其演奏风格和内容独具特色,是遂昌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2008年,“遂昌十番”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终身享受省和县两级政府津贴的赖喜能,为了发扬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顾年事已高,对所在的石练镇村民进行昆曲十番的乐器和乐谱辅导。如今,石坑口村已拥有一支20余人、远近闻名的表演队,他们不定时地在赖家祠堂和村口大樟树下摆开阵容,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研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专家学者。来自台湾的几位师生惊奇地发现,“时至今日,遂昌的老艺人能看着工尺谱演奏和演唱《牡丹亭》,真没想到昆曲在偏僻的遂昌得以完整传承,给我们撰写课题提供了难得的活教材。”
许婷是石练镇小学的学生,她和上百名热爱昆曲的孩子一样,除了每个星期有专门的课时、专门的教材学习“昆曲十番”,接受石坑口村老艺人的现身传教,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参加浙江省昆剧团老师和国内专家来学校举办的培训班。许婷说:“如今,我们已经能够表演《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长生殿》、《浣纱记》等代表性曲目的片断了。”学校成立了教工十番乐队和学生十番乐队。
链接产业 打造品牌
为改变平常昆曲十番演出都是临时性、即兴性、自发性现状,赋予这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有更高的艺术含量和可欣赏性,2008年,由遂昌县政府出资,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起组建了遂昌昆曲十番古乐坊公司,去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经常来听戏的何梅芳大姐告诉记者,能容纳120人的古乐坊,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免费演出。
遂昌县委宣传部部长尹建中满怀信心地说,要把古乐坊打造成像“纳西古乐”一样的旅游文化品牌。由来自全县的20多名半职业演员和15位专职演员一起,共同肩负起向外地游客展示昆曲十番技艺、送戏下乡、参与大型文艺晚会以及旅游景区演出的重任,努力让昆曲十番的文化品牌最大化。如今,昆曲十番古乐坊不仅成为集旅游观光、古乐欣赏、休闲品茗,具有雅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展演、展示场所,而且一条发展传承昆曲十番的文化产业链也已逐步形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