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昆曲剧院5月29、30、31日在长安大戏院连续三天推出经典保留剧目,三天的展览演出都是北昆复院以来各个时期的看家戏,非常耐看也非常难得。
《四平山》:绝响了二十年
5月29日的演出,用空谷足音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已经68岁高龄的北方昆曲剧院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侯少奎先生在文化部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资助下,近日把整出京、昆两下锅的《四平山》作为珍贵的艺术资料录下像来,并特意选择长安大戏院公演,而且只贴一场,殊为难得。
《四平山》是描写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在四平山救驾隋炀帝的故事,属长靠武生勾脸戏。该戏是著名京剧前辈大师尚和玉的代表作,后尚和玉传给了侯少奎的父亲著名京昆大师侯永奎,侯永奎又传给了侯少奎,三代相传,时间跨度近百年。侯少奎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就没有再演此戏,如今,时隔20多年,侯少奎重新披挂上台,雄风不减当年,再现非常吃功的武生看家戏《四平山》,实属难得一见。
为了增加看点,演出前面,北昆特别安排了优秀青年昆剧艺术家魏春荣、马宝旺联手主演《水浒记·活捉》作为开场。而这出剧目不仅是昆剧载歌载舞的优秀保留剧目,也是两位国家一级演员珠联璧合的代表作。
《牡丹亭》:风行了二十年
30日由优秀青年昆剧艺术家董萍、王振义、王瑾、白晓君以及新秀张鹏等共同主演的北昆代表作《西厢记》和31日是由优秀青年昆剧艺术家魏春荣、邵峥、王瑾领衔,白晓君、海军、张鹏等联袂主演的北昆版名著《牡丹亭》,都是北昆已故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瑶铣老师生前倾心传授的,也是北昆新时期剧目的高峰之作。
《西厢记》系著名戏剧前辈马少波先生根据王实甫同名元杂剧改编,为昆剧舞台惟一的北派《西厢记》,也是北昆剧院独有的剧目,在中国剧坛享有马西厢的美誉。
而《牡丹亭》更是昆剧舞台值得一看的优秀改编版本。这个版本是昆剧刚刚恢复传统剧目时的第一个登上舞台演绎完整故事的《牡丹亭》。由于北昆的领异标新,才使得曾经饱受争议的《牡丹亭》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纷纷亮相。一时间形成了全国昆剧院团争演《牡丹亭》的繁荣局面。北昆版不仅继承了原著中讴歌人性的一面,而且对传统文化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戏曲园地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近年来,白先勇推动的三本《牡丹亭》风靡舞台,但仍不能褫夺北昆20年前版本的风采,很多观众看了北昆的演出后感慨万端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摘自 《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