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黑泽明在五十年代拍摄的电影名作之一《罗生门》,一直是我们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教学片。四年前上戏的学生们曾将其搬上舞台,台湾剧人吴兴国也曾将其改编成京剧,但从未在内地公演。有意思的是,最近一段时期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将视点锁定了《罗生门》。在日本能乐、话剧《罗生门》正在上演,在英国的一些艺术家正与日本人合作创作英国版的《罗生门》,在意大利也有意国版《罗生门》上演。现在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和中国戏剧家协会推出的新版小剧场《罗生门》,这一题材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一群对戏剧有着独特思索的年轻人,带着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正在打造一部演出形式新奇的“鸳鸯”式小剧场戏———《罗生门后》、《罗生门》,并即将在7月25日至8月3日每晚于北京人艺小剧场隆重推出。
这部戏的看点较之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内容上根基全在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而贯穿的思考又主要依靠杂糅芥川另外3部短篇《袈裟与盛远》、《蜘蛛之丝》和《竹林中》的相关情节。演出形式则分别采用话剧和戏曲两种样式。该剧的完整演出每轮分为两天,话剧《罗生门后》与戏曲《罗生门》先后登场,而演出阵容却是同一套人马。除女演员刘巍外,优秀昆曲小生、梅花奖得主王振义担纲男主角,花脸演员姚字、丑角演员李欣以及青年戏剧人刘序、日本人山田晃三加盟演出,导演方彤。创作主体是一些还未走出校门或走出校门不久的学生,可谓是小剧场戏剧的青春组合。另外,以戏剧版为戏曲版做注,以戏曲版为戏剧版做和,两者之间形成悬念,相互呼应,轮番上演,这在戏剧市场上可谓首次。
据该剧的编剧之一兼导演方彤介绍,该剧主题的落脚点是探索在“人性的迷宫中,男人、女人和人的心灵到底是怎样行走的?”这样一个比较理性而又充满灵性、颇具玩味意义的话题。“因此我们在戏里采用了大量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去局部放大,同时更多地摘录了戏曲观众耳熟能详的昆曲名著、评剧反调乃至样板戏的唱腔,作为色彩上的调剂,在增强戏的观赏性的同时强化戏剧张力。”
首次担任制作人,也是该剧惟一的女主角,来自北昆身兼老旦、做工花脸、娃娃生的优秀女武生刘巍说:“《罗生门》自诞生以来,已经有多部电影、戏剧的改编本在世界各地上演,可以说成为了一种《罗生门》现象。我们之所以用戏曲、话剧两种形式来演戏,就是基于自己对于戏剧本身有着与众不同的思考,特别是在生活中我们遭遇过许许多多关于人性的搏杀。许多在昆曲舞台上独角戏的演练,更使我们发现了戏剧里深层次但又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东西,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用戏剧的方式去解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之轻,因此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小剧场。

记者 陈滨(摘自《北京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