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自小喜爱文学艺术,对名作家作品,均有涉猎。移居美国三十六年,此爱不渝。记得初抵得州,与早年抵美的台湾移民接触,便听到白先勇的名字,知道他的作品,如《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甚受海外报社读者追捧。稍后他用昆曲演出明代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在海峡两岸以及美国戏剧舞台上,造成极大震撼,名重一时。休斯敦市有间名叫“佛光山中美寺院”,于三月十四日举办“中美文化讲坛”,邀得白先勇到来,为美南广大地区读者畅谈昆曲之美及在世界受欢迎的程度。讲题是《昆曲面向国际》。
消息早于月前报道,马上引起华人热烈回响,不独休市侨民雀跃,得州其它大城市,如达拉斯、圣安东尼奥的侨胞,也驱车来参加座谈。一些美国大学教授、学者、学生慕名而至,中国驻休市副总领事周鼎,也前来聆听白氏的演讲。
当天下午两点,白先勇神采飞扬地出现在听众面前。国际佛光山会长赵辜怀居士,先以简洁的语句,向大众介绍白氏生平:他生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一日,出生地为广西桂林,其父乃国民党桂系三巨头之一的白崇禧。白先勇七岁时,患有肺结核,经医师诊断,不能就学,故其童年大多独自度过。抗日战火点燃后,他随家人先后到过重庆、上海和南京。一九四八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四年后移居台湾。中学毕业时,他以第一志愿考取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学系。不过很快便发觉与志趣不合,遂改换跑道,向外国语文学系进军。一九五八年大学毕业后,他在《文学杂志》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金大奶奶》。两年后,他与台大的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王文兴等共同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在此发表了多篇文章。
一九六二年,白先勇母亲马佩璋病逝。他深爱其母,一旦失去母爱,痛不欲生。守孝两月后,他便飞到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爱荷华作家工作室(Iowa Writer"s Workshop),学习文学理论和创作研究。一九六四年,发表《芝加哥之死》一文,该文被认为是白先勇一部转型之作。著名学者夏志清教授称该文“在文体上表现的是两年中潜心修读西洋小说后的惊人进步之作”,它标志着白先勇已进入了新的成熟写作境界。一九六五年,他取得硕士学位,随即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在此定居下来,一住三十年。
在这段教学及写作的生涯中,他写下了《台北人》、《孽子》、《游园惊梦》、《树犹如此》、《纽约人》、《青春版牡丹亭》、《永远的尹雪艳》、《今昔之比》、《灵肉之争》、《生死之谜》等脍炙人口的小说,部分作品曾改编为舞台剧与电影。著名诗人余光中对白先勇的文学成就有这样的评述:“在主题上可以说为当代台湾中上层社会塑下了多面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说熔合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洋小说于一炉。”夏志清更高度评价说: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诵的作品的,有两位,就是男的白先勇,女的于梨华。白氏为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自五四运动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他的一部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刊于一九七九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的创刊号,成为第一位登上大陆的台湾作家,南京大学一位教授说,“大陆的读者和文学研究者对台湾文学的认知最先是从白先勇开始的,他们惊奇地发现,在阻隔三十年的宝岛上原来有如此精美的文学作品。”
这个开场白,说是简介,但内容已十分精彩,把白氏大半生的文学成就呈现于在场的各界侨胞眼前。到了此刻,便是白先勇登坛演讲的精彩时段。白氏开言先点正主题谈昆曲。昆曲始于中国明朝,衍生于中国江苏昆山一带,从明代四大声腔中脱颖而出,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有百戏之母之雅称。它是昆山产生的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开始时它是昆山本身的地方戏,可能与它的语言吴语系有关,吴侬软语,本身即具抒情的音乐性,文学性特别高,经历当时乐师的多番文饰,文人雅士的推介,明朝朝廷接受了昆曲,便成为高雅的文化,在明清两朝代,独霸中国剧坛二百多年。只是后来清朝口味改变,改爱京曲,昆曲便开始式微,到了民国时期,昆曲很难粉墨登场,只依仗地方上一些昆曲老师私相教授而勉强维持下来。白先勇自小也喜爱曲艺,自从接触到昆曲之后,便被它深深吸引,“它集中了中国文学、戏剧、舞蹈、美术之大成,我不能让它式微下去,我要抢救昆曲,我要把它发扬光大!”就是这个心愿,令白先勇遍找中国剧本,务求寻觅到一个家喻户晓的剧本,以配合昆曲来表演,重新吸引中国戏迷,重新将其推广到西方舞台上去。
历经艰辛,在浩瀚无涯的戏剧中,白先勇找到了元朝戏剧大师汤显祖,并对他的《牡丹亭》格外喜爱,他对汤氏的思想、文词、曲艺万分敬佩。为了坚定自己的看法,白先勇特别走访台北的星云大师。星云大师对昆曲也是情有独锺,对《牡丹亭》的生死轮回十分向往,认为与佛教的教义不谋而合,因此鼓励白先勇全力以赴,让昆曲的艺术透过《牡丹亭》的剧艺,呈现在世人面前。
正当白先勇呕心沥血、精心筹备昆曲《牡丹亭》时,二○○一年五月十八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评鉴“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中国的昆曲列为十九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昆曲的最高敬礼,是中国昆曲史上一个重大的日子。白先勇受到极大的鼓舞。他走遍台湾及大陆各地的各式剧院,细心挑选青春艺员。最后在苏州昆剧院中,找到了一群俊男美女,精挑其中四位昆曲演员来排演《牡丹亭》。经一年艰辛排练,先到台湾首演,马上哄动宝岛。紧接着马不停蹄,先后到苏州、北京、香港、澳门、上海、天津、西安、广州等地演出了一百二十多场,观众二十余万人,其中学生达十万多人。北京国家剧院开幕时,有六部戏剧在此表演,昆曲《牡丹亭》便是其中之一,可见中国政府对它的重视。白先勇及其昆曲剧团,再接再厉,向外国进军,他们前后在美国西岸洛杉矶、旧金山、英国伦敦等大城市公演,所到之处,盛况空前,西方观众对昆曲中的水袖,笛子音乐,激赏不已,对《牡丹亭》中的两情相悦,缠绵交织,无比赞叹。一位英国剧评家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两人为同一时期的作家,汤显祖写作《牡丹亭》,时值一五九八年,较英国的莎翁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早了两年,两人的两部作品,都是传诵万世。美国的剧评家甚至表示:这是自从一九三○年京剧泰斗梅兰芳来美国演出至今,中国文化对美国造成的最大冲击。
在讲演中,白先勇以《牡丹亭》的部分录像,让现场观众惊艳于它的唱腔、身段,也看到了美国各大学的教授及学生,震慑于《牡丹亭》之美。热烈赞美及激烈讨论的场面,引起在场人士的深思:西方人士对我们的文化这么崇尚,我们再不去保护它,发扬它,说不过去。感谢白先勇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昆曲所作出的努力!(来源:香港《大公报》,作者:杨百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