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之后,“昆曲热潮”愈演愈烈,看古老的昆曲正成为一种时尚,9月12日~14日,著名导演田沁鑫将带着昆曲《1699·桃花扇》走进国家大剧院,为观众献上这部经典好戏。
导演解读
田沁鑫:并非叫板《牡丹亭》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被田沁鑫改得颇有几分现代主义的味道。然而这一次她表示,《1699·桃花扇》绝对忠于原著。
国家大剧院版规模最大
广州日报:在改编《桃花扇》的过程中,您是如何做到既尊重原著,又适合舞台演出的?
田沁鑫:《桃花扇》是清代艺术家孔尚任的旷世名作,原著写了44出戏,但是完整在舞台上呈现非常难。《1699·桃花扇》是根据孔尚任原作按照演出节奏删节,剧本上并没有任何的新编和擅改。
广州日报:这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版本和以往的有什么变化?
田沁鑫:《1699·桃花扇》在排练上演初期,就根据演出的规模和演员以及演出的长度三方面的组合,做了几个不同的版本,这次中秋节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版本从规模来说是最大的,演员是年轻演员和四个梅花奖演员混搭,3个小时演完。
广州日报:这部剧投资400多万元,据说大部分钱都花在了布景和戏服的制作上?
田沁鑫:可以这么说。这次的戏装面料与手工都是不惜工本的,所有的都是苏绣工艺,绣一件起码一个半月。全剧总共有200多套戏服,演出时就像一场“服装秀”。除了这些一般的戏服,剧组还有三件只供展示、舍不得让演员穿上台的戏服,工本费要两三万元一件。
沾了白先勇的光
广州日报: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掀起了“昆剧热”,有人评价您执导这部剧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田沁鑫:可以这么说。白先生带起“昆剧热”并不是偶然的,白先生在文学上的造诣很高,又是个传奇人物,他做出了《牡丹亭》,很多人就冲着他的名去看一下,还有部分人是在附庸风雅。现在在北京,看昆曲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说《1699·桃花扇》是“后人乘凉”并没有错。
广州日报:《1699·桃花扇》的演员四代同堂,是不是也为了与青春版的《牡丹亭》叫板?
田沁鑫:完全不是。当时我们选用17岁至21岁的年轻演员担纲主演,是希望让一批戏校刚毕业的年轻演员借此崭露头角。《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只有16岁,我希望尽可能恢复原著中角色本身的年龄。
做昆曲是顺势而行
广州日报:您认为这种“昆曲热”能持续多久?
田沁鑫:中国正处于一个文化回潮期,做昆剧在现阶段是顺势而行,我只是顺应了这种潮流。昆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昆曲之美,就在于它的和谐之美。
广州日报:你对昆剧等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比较乐观?
田沁鑫:不能这么说,我一直认为传统艺术在国内没有绝对纯粹的市场。就拿我们这部剧来说,昆曲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政府投入,我们的目标是保证长演不衰。现在国内的演出市场比较浮躁,昆曲的传承发展非一日之功。
风格:
原汁原味再现1699年原剧
作为昆曲的经典剧目之一,《桃花扇》是清朝初期孔尚任的巨作。对于《1699·桃花扇》的剧名,导演田沁鑫解释说:“1699年是昆曲名剧《桃花扇》脱稿的时间。最近200年里,它都没有原貌上演过,这次我将原汁原味地再现原剧。”
阵容:
三代大家四朵“梅花”同台
在演员阵容上,《1699·桃花扇》堪称“四代同堂”,有第一代演员、现今在世的最负盛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石小梅、胡锦芳为代表的第二代,柯军、龚隐雷为代表的第三代以及施夏明、单雯为代表的第四代。
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柯军三代名家、四朵戏剧“梅花”在舞台上竞技,可谓“绝版豪华阵容”。
道具:
宝物造就“流动博物馆”
在导演眼中,《1699·桃花扇》就像一座“流动博物馆”。
舞台回廊上喷绘了堪比《清明上河图》的明代画作《南都繁会图》,很多价值不菲的宝物将登上舞台,如刺绣皇后姚建萍亲手绣出的戏服、昆曲大师俞振飞题写的折扇、名师祖传的头饰等,流失200余年、康熙年间的曲谱将由新人唱响,一些道具也大有来头。”
《1699·桃花扇》的舞台水影、树影等舞美设施全部从英国进口,镜面地板映出清晰的人影。舞台采用透光材料,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将在舞台上出现,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院馆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此外,全剧的200多套戏服,件件手工缝制,堪称艺术品。(林芳)
(摘自 《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