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央十一播的昆曲《红楼寻梦》节目的时候,是我已经知道自己考上研究生,但还没有开学的时候,自然也就不认识现在这些同学们,所以对昆曲还处于努力去了解,但是不会想到要追着看的时期。所以,有朋友问我有没有参加那次节目的录制,我说没有,那时候根本也不会想着要去现场,就是电视上播了我一定看看,毕竟已经是长期的习惯了,我打开电视之后,直接先把三个戏曲频道的节目看一下,有些自己感兴趣的一定会定点去关注。之前看过《越女争锋》,通过那次的节目,让我喜欢上了很多的越剧青年演员,看到了越剧的希望,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机会和那些演员结识。同样,这一次的《红楼寻梦》也让我喜欢上了一些昆曲的青年演员,并且看到了昆曲未来的希望。虽然我们觉得从戏曲电视分类的角度来说,《越女争锋》应该算作是青年演员大赛类的戏曲电视,而《红楼寻梦》更像是为了某个目的(演出)而举办的青年演员选秀,但不管怎么说,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是相似的。记得看完第一期的“宝钗组”,我就发现了两个让我非常喜欢和看好的演员——罗晨雪和邵天帅,尤其是罗晨雪,我记得当时就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看《青春戏苑》“红楼寻梦”第一期中,竞选薛宝钗的几位演员都是我在之前一点也不了解的青年演员,但是看到最后一位选手罗雪晨表演的《桃花扇·守楼》,看到舞台下那个女孩并没有过人的美丽,一点不似我当年看到舞台下未施脂粉的那个女子让我觉得惊为天人的美丽;说话的声音也很一般的,一点不似我当年听到那个女子接我电话的时候所传出来的让我心醉和心动的声音。可是,当我看到她含着眼泪走上台来,发现这个女孩的扮相美极了,她就是我梦中的李香君,也仿佛多少有些她身上的影子(她是演过李香君的,而且在中间有过类似昆曲的扮相。我始终认为一个人通常更容易对某个固定类型的人感兴趣);听到那个女孩轻轻吟唱的第一句,我又觉得她的声音那样的动听,像是我心中的昆曲的声音。那一刻,我的眼睛忽的一热,说不清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很凄清,哪怕我没有过李香君的人生体验,但是那一刻,我觉得无论是那么唯美的唱词还是那个女孩的表演,都让我觉得我的心仿佛随着那位与我大抵是同时代的女孩(后来知道她是1987年的,并且据说四年前就已经饰演过《1699·桃花扇》青春版中后半场的李香君了,也算是大器早成的女孩了吧。有些时候,戏曲演员除了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手段塑造人物之外,在恰当的年纪饰演恰当的人物也是很重要的。)一起穿越了时空,我们来到了大明王朝将要灭亡的时候,我们就在媚香楼中,在离李香君不远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她,看着她孤独的倚着窗子,头上留着一缕桃花瓣一般的血痕,无奈的悲泣着,时而又瞩望着远方,期盼着那个男子能够赶快来到她的身边,可是,我们竟然不能够说话,不能够给那个女子一丁点儿的安慰……是的,那个站在舞台上的女孩,她的眼泪始终没有流出来,始终只是在含在眼眶中的,她不要小女子柔弱的哭泣,她是最有傲骨的李香君!几乎胜过了《桃花扇》中所有的男性。所以,我一次又一次的看回放,然后下载了视频,或看或听,一直也只是把眼泪含在眼睛里,虽然心里会觉得很堵,但却觉得自己是不能够哭的。每一次看到那个女孩欲说还休的结束表演之后,心中都会非常的不舍,我希望她不要停下来,希望她把这个故事永远的演绎下去,只是,看着她轻轻拭去自己眼泪的时候,我才会意识到她是在演戏呀!原来,昆曲也终于可以让我如此的感同身受。那个女孩说:“我三岁的时候,看到我有一个姐姐在台上表演京剧,我当时就觉得她的扮相好美,所以后来我学了昆曲。现在昆曲在我的生活中应该是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我愿意把我的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这项事业。”当我看到她的表演的时候,我觉得那绝对不是她说给别人故意去表决心的话,那是上天赐予了她一颗能够和戏中人相通的心灵之后她不顾一切的追逐。这样的演员,是注定要去做演员的。这样的演员,肯定是少之又少的,但是,我竟是如此的幸运,看到过一个又一个,她们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感动着我、引领着我、给我以力量,让我也要执著坚定的走了下去。我很想感激她们。我多希望这样的感激不仅仅存于我的心中,我希望我可以用我的行动去兑现我的承诺和报偿她们也许是在不经意之间所带给我的感动与力量。这个女孩还说自己已经学了两年的国画了,她说因为老师对她说绘画是在画纸上创造空间,而戏曲是在舞台上创造空间,我觉得艺术都是相通的,所以我学了国画。后来我又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女孩,有的因为昆曲学了书法,有的因为昆曲学了古琴,她们都是因为通过对那门古老的戏曲剧种地学习,开始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懂得让自己沉下来,一点点积累自己的艺术底蕴,中国最传统的艺术,确实需要这样的积淀与传承吧。我听到昆曲《红楼梦》的导演对那个女孩的评价:“我被你迷住了!你在舞台上,这不是舞台,这是你的天地!你在那里展示的那么完美,这个人物那么完美,你的才华表现得那么完美!”是的,我也被那个女孩迷住了,好的演员,她会有足够的气场,那气场会让你觉得他在统帅这个舞台,哪怕他所扮演的未必是一个强硬的、霸气十足的角色,哪怕他不是这出戏所谓的“主角”,哪怕只是一举手一投足,他就是能够将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他的身上,随着他的表演去体会剧中人的喜怒哀乐,百味人生,那百转千回的美妙,仿佛只能存在于梦境之中,却可以被他们演绎的如此动人。我知道,这一刻,我终于走近了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走近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那种走近应该也是一种注定吧。

很可惜的是,我一直没有机会看罗晨雪的现场演出,主要是因为地域的问题,我从小就生活在北京,而他们的演出基本都是在南京,但是我的两位同学小雯和兰兰都是看过的,兰兰前段时间去了南京,特地在“梦幻”的兰苑剧场看到了罗晨雪的演出,并且也被深深打动。说尤其是她的《刺虎》简直演绝了。她们这样一说,弄得我也很想在下半年罗晨雪举办个人专场的时候去看她的演出了,希望到时候一切都能安排得开吧。真的很喜欢这个女孩,不事张扬,非常内敛和乖巧,像她的属相一样是一只乖乖的小兔子,当我们在微博上加了好友之后,她看到我的一些伤心和困惑总是会给我评论安慰我、鼓励我,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吧。我总是觉得,作为戏曲理论方面青年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其实我们是很需要和演员,尤其是这些青年演员多交流、多接触、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一起前行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看她的演出,我相信凭借他的天赋、她的努力和她的机遇,她一定会成为昆曲舞台上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员,我们都会一直关注着她、喜爱着她、支持着她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